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通识教育嵌入到中国大学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缺乏有利于通识教育实施的制度安排一直是通识教育受阻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制度性约束因素包括实体性的专业教育制度、零散式的学分管理制度、缺乏科际整合的分布选修制度和纵向分隔式的课程衔接制度.通识教育从普及走向深化的过程中,我国大学要从模仿移植走向本土构建,树立本科通识教育的理念,以建设一套独具特色的校本基础课程体系为核心,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大学体制环境的通识教育实施之路.  相似文献   

2.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是大学学术生命的制度性载体,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室制度的优越性在与传统的大学基层组织形式进行制度的多维比对,以分析观念与制度变迁的关系为主线,借助制度的驱动性要素、教授角色的现代反思与重建、学术权力的合法化提升和现代大学制度的视域进行制度化改革趋向分析,并对制度创新的动因进行解构。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亟待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教育语境下,如何突破现有教学制度的障碍、如何编制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如何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大学推进通识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由教育是西方高等教育的基础,文理教育是现代意义上通识教育的直接源头.在西方,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涵盖了有教养的人、公民人格、服务社会、立足知识等核心价值.民国时期以蔡元培等为代表的“培养学生之完全人格,体智德美四育和谐“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等观念是中国通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成果.通识教育理念与制度的互构形成的中国经验对未来大学通识教育,乃至大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中国化"是一段艰难的历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理论因素和技术因素是影响通识教育的四个主要方面.以比较教育的视角来观察中美大学的通识课程实践,我们可以防止类似于邯郸学步的错误,正确地认识中美两国大学的差异,从而指导我国大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师范大学制度变迁是师范大学在新形势下的一种理性选择,变迁的目的在于走出办学困境,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师范大学通过转变办学观念,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的新体制、新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水平,实现了质量与效益的优化。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晓莉 《教育与职业》2012,(14):177-178
大学通识教育在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评价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文章指出,大学通识教育评价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理念制约、制度制约、资源制约、行为制约四个方面。了解通识教育评价的现状,实事求是地分析制约通识教育评价的因素,是通识教育实施工程中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8.
台湾通识教育的特色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通识教育的主要特色表现在:各主要大学都建立了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中心,以负责推动、规划和执行各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深入;引进美国大学的TA制度,提高大班授课的教学质量;根据现实状况以及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设置优先考虑补助的教学重点;以及建立通识教育评鉴机制,负责协调、规划办理相关评鉴事宜等。这些举措,对于我们当前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纵深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师教育制度重建的再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教育部的工作要点的理解提出在大学逻辑中思考我国教师教育制度重建的问题,首先探讨了我国“十五”期间教师教育的话语转变、制度转变和专业转变的主要表现,并就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综合学院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大学逻辑中教师教育制度重建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源于“文雅教育”。通识教育的作用是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拓宽基础、沟通文理,有利于自身的前途,拓宽专业基础,扩展职业机会。通识教育在今天,一方面,在理念上,它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但另一方面,在实践申,它的重要性叉不断地被淡化,甚至被忽视。通识教育制度困境的出路:加强通识课的教学管理和通识课的考试制度,把通识课与专业课放在同等的位置,鼓励和培养通识课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阎秋霞 《运城学院学报》2012,30(1):81-84,88
中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工作母机,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但是在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师范院校加强综合性的当前师范教育改革中,越来越丧失了自己的"师范性"特色,迷失了自己的办学方向,产生了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受到经费的制约,目前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改革的培养方案等无法在普通高师院校得以实施,因此,普通高师教育改革当务之急就是从转变教师和学生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做起,围绕"教"与"学"进行课堂改革,重构多元的评价体系,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寻找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教育向何处走是个跨世纪问题,历经百年热度不减,学界一般会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高师改大,甚少关注1920年北高师校长风潮中"北高归并北大之议"。该议论传出,不仅激化北高师学生对新任校长陶孟和的强烈抵制,并将战火延至江苏教育会骨干、北京大学代理校长蒋梦麟身上,一时间,人事牵扯派系之争尘嚣其上,使得原本就有分歧的大学体制之争变得极为复杂,问题由此悄然置换为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培养师资孰优孰劣的论争。梳理此议缘起、舆论推进以及教育部出面辟谣、陈蒋双方笔战过程,分析各派交锋动机和措施背后的动因,有助于还原并揭示被派系争斗遮蔽下的高师改革与大学体制之争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两所大学通识选修课相关政策的对比分析,发现两所学校通识选修课在开设目的、开课模块与考核方式等方面相同,在管理机构、开课条件、学分要求与设置、政策支持等方面不同。指出湖北二师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应从加强对通识选修课理念的理解,设置通识选修课程实体性机构,优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课时间,加强通识选修课程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着手改进。  相似文献   

14.
校际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开设既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学校优秀课程的建设。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掘校际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整章建制,突出特色,监督管理,建立校际选修课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强化选课和学习指导,完善校际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优质资源共享,建立校际共享文化。  相似文献   

15.
高等师范院校在校师范大学生,作为未来教师主体,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影响随班就读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对泉州地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各专业在校师范大学生接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在校师范大学生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较积极、正面,但局限在特殊儿童上;不少师范大学生对随班就读缺乏深入认识,态度更倾向于消极;随班就读相关课程的学习对接纳态度没有显著影响。通过访谈,重点探讨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非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成效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布莱顿大学这六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从学制年限、学分分布、课程模块划分及主要课程三个层面比较分析了中英硕士层次比较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并得出关于设置弹性学制、合理构建课程模块、课程内容综合化三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Embedding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system is a considerably complex systemic project, and a lack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beneficial to general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a key barrier in implementation. Currently, the main institutional restricting factors for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include substantial major-based education systems, scattered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s, lack of a distributive elective system with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a vertically segmented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process from popularizing to deepening general education, Chinese universities must move from imitating and transplanting toward local construction; establish the new ideal of undergraduate general education; focus on building featured, university-based fundamental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a; and seek out a path that suits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18.
我国师范教育始于1897年创立的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由早期的师范学校改制为师范专科学校,进而演变成现在的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同时由部分综合大学参与培养师资,已经基本建立起自成体系的师范教育系统。师范教育以培养师资为根本任务,具有专业的扎实性与教学技能的师范性、培养结构的层次性与类型的多样性、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与培养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呈现出师范教育制度由定向型向非定向型转变、培养模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变;课程建设由单一基础课程向教育类课程、综合课程参与的多元化转变;师范教育的重点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教师培训由职前培养向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转变;教师队伍由无法可依向法制化、制度化转变;教师学历、素质等由低向高转变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师范院校是"国培计划"培训任务承担的主体,成都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师范本科院校,近三年来,在参与培训过程中,密切了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推动了学院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深化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了教师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与访谈和数理统计法,了解泉州师范学院学生的排球经历、排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参与排球项目学习的选课动机以及选课动机对课内学习参与行为和课外活动参与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