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能引起他们关注的,肯定不是跟他们生活无关的事情,而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和事,也就是他们身边的事情。既然这样,我们历史教学的方式又该如何改进呢?如何才能找到历史学习的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又如何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呢?这是我们无数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不受重视,学生把历史课看作是加在他们身上的“负担”,他们不愿意承担这种“徭役”,在课堂上学习起来自然就很被动。虽然,现在我们的中考、高考制度都将做很大的改革,但历史的学科地位难以有很大的提高。面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困境,我们必须思变,寻找出路。要想为中学历史教学注入活力,就必须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把学生每一天学习生活中的想法、愿望汇集起来,将它编织成“梦想”带入课堂,然后通过课堂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些梦想,那学习的动力不就找到了源头活水吗?因此,让学生带着梦想走进课堂就成了我的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其核心就是、让学生从梦想中寻找学习的动力,化被动厌学为主动好学。那么,如何让学生编织梦想走进课堂,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这些梦想呢?央视的《开心辞典》栏目为我们提供了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就可以创建出“开心课堂”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出现了一段中国近代史,历史题材的内容在我们的品德课中该如何教呢?如何让历史在我们的课上具有“德”性呢?我认为,可以在历史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生活。怎样跨越时空能让历史和学生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呢?  相似文献   

4.
赵蔷 《甘肃教育》2011,(6):39-39
在历史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抱怨历史学习枯燥乏味,不是记年代就是背人名、地名,对于历史事件的学习也是以“干条条”为主,历史学习的乐趣无从谈起。历史教材内容包罗万象、历史知识博大精深,学生本应学得有滋有味才对,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如果能在历史教学中加入几味“佐料”的话,其一定会变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历史教育似乎经历了追求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阶段。而且,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教育的探索进入了“丛林”时代,中学历史课堂研究性学习、有效教学、自主学习等目不暇接。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教育界探索求真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教育工作者对历史教育本真的迷惘。那么,历史教育的“本真”(或终极价值)是什么呢?历史教育又将如何实现这种价值呢?本文试论述之。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些历史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时缺乏直观感和认同感,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学习这些历史有什么用?”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学生很难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将“古”和“今”联系起来,由“今”及“古”,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会觉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近得触手可及,从而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将“古”和“今”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7.
刘淑珍 《考试周刊》2011,(85):179-179
历史是什么?它是过去的岁月,过去的人类活动。既然过去了,人类为何不让它像落花流水般逝去呢?我们苦苦追寻的缘由是什么呢?我国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研究历史是引导人们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这就是学史的真谛。可是在当前的历史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走人了误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学,更不知道如何学好历史。  相似文献   

8.
张军 《教师》2010,(10):107-107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中学生求知欲旺盛,自我表现意识较强,教师在历史教学方法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互动”呢?  相似文献   

9.
《当代学生》2011,(Z4):54
"历史与人物"这个主题,旨在揭示历史人物在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作用或贡献。我们熟悉他们,了解他们,不只是熟悉和了解历史是如何演变的,人类是如何进步的,以史为鉴,同时也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重温历史事件,汲取鲜活的养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时代的发展,又使得我们所面临的一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考试到处都是。众多考试中,中考、高考乃是最受重视的。2014年的中考结束了,每年中考一结束,总有一群学生备受公众关注,他们的高分秘籍更是被争相探究、热卖的焦点,于是,“学霸”们浮出水面。何谓“学霸”呢?“学霸”在网络用语中意为“学界中的霸主”,一般用来指代平时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学识丰富,学习成绩斐然的一类人,是真正为梦想而坚持的人。他们基本不上补习班,只是课堂上爱提问、下课后爱看书,最羡煞旁人的是他们“玩”得很出色,他们不但会玩还懂得玩儿,还美其名曰:不懂玩儿的人,又怎么懂学习呢?那么“学霸”们是如何练就学习真功夫的?他们究竞是怎样生活的?高分成绩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本期让我们一起探究“学霸”炼成的秘密,共同分享高分生的成长足迹。  相似文献   

11.
胡静炜 《教师》2011,(13):44-45
做英语教师以来,每届都会遇到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也就是“学困生”。在英语教学中,他们是如何出现的呢?教师又该怎样带领他们走出学习英语的困境呢?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历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学生对历史学习没有兴趣。他们认为历史是一门由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与事件组成的学科,历史看起来与他们的生活无关。二是学生对历史有一种隔阂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容易产生误解。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权威们”(包括权威历史材料和权威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历史总是存在“空白”和“裂隙”,而历史本身是由纵向系统和横向系统编织的完整的“网”,是连续的、立体的、完美的“过去的画面”。要真正理解历史,读懂历史,“神人”到过去连续的、立体的、完美的“过去的画面”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教师博览》2010,(2):19-21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4.
受传统观念和其他各种因素影响,不少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往往重记忆轻理解,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他们没有掌握有关理解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与途径。这不仅关系到学习分数与成绩的提高,更影响到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的提升。然而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什么途径与方法才能顺利地实现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搭起历史学习中的理解之桥呢?笔者对此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与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生活在这新世纪之初的中职生,他们对开拓、创新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心比天高,但他们又缺乏对过去的历史的认识和体验,喜欢左顾右盼,又容易对现实产生不满,缺少冷静思考;他们自信又脆弱,自负又急躁,他们只想到轻松愉快,不愿吃苦多干事。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们当老师的怎么办,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怎么办?盯住他们的一些“缺点”不放吗?成天用“清规戒律”来责难他们吗?  相似文献   

16.
王秀丽 《考试周刊》2013,(89):52-52
“哎!又要写作文了”,每遇作文课,总会听到这样愁闷的声音。而我总会心里一紧,深深地问自己:“学生为什么会怕作文呢?”“作文难,难在哪里呢?”“我们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乐于写作呢?”通过不断反思,总结自己二十余年语文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应该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以后,历史学科的地位有所提高,但相对于其他科目,历史学科在初中还是属于“边缘学科”,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家长不理解,以为历史还是以前的副科,学生也不重视,以为开卷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个别学校领导也不重视。面对这种状况,初中历史教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教学就能获得成功。我认为愉快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那么该如何进行愉快教学呢?下文就如何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因地制宜地开展愉快教学的实践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唐明生 《课外阅读》2011,(11):254-255
身为中国人,不少同学对中国历史很熟悉。交谈起来,他们是绘声绘色,娓娓道来。从多个电视频道充斥的历史剧到央视“百家讲坛”的流行,再到各种历史大片的上映。都可见中国历史的“火爆”。然而提到世界历史,不少学生就不知其然了。我们周围少有世界历史的“演绎”,研究之人极少,因此对于十四岁左右的青少年来讲。外国史似乎是很遥远而又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让他们很快就能步人世界历史的学习轨道,真的有些勉为其难。  相似文献   

19.
零花钱     
《小学生作文》2024,(7):10-12
<正>零花钱,让我们最早接触到了“经济生活”,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有的零花钱是长辈或父母给的,有的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技能获得的。你的零花钱是如何获得的?又花在了哪里呢?先听听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20.
凡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老师都清楚,中学历史教学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的能力。要达此目标,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新呢?笔者认为,推进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应该从“教学理念”创新以及“教学方法”创新两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