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答选择方案应用题,可以分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第二步:建立数学模型(主要是函数关系式);第三步: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第四步: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24~25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4页例3。教学目的:1.理解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弄清解题思路,学会正确解答一般的三步应用题。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两积求和、求差等三步解决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两积求和、求差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5.
小数第四册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中承上(三册的简单应用题)启下(今后的多步应用题)的环节,是学生学好一步、两步应用题,为将来学习多步应用题打下良好基础的阶段.在这个关键环节,教师应抓住两个重点:一是抓好一步乘除应用题中的“求一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六年制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应用题例3及练习三十一的第11一17题.教学目的:在已学过的归总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答三步应用题,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一般应用题。第38页例1。教学目标: 1.掌握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的解答步骤。 2.能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说出解题思路。 3.能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准备。 1.揭示课题,公布教学目标。板书:应用题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第38页7至18行。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浙教版《数学》三步式题和应用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三步式题(第二级运算中含乘除混合及两个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能对三步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简单分析,进而解决应用题。3.培养学生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列式,解决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过程】一、题组呈现,以旧引新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  相似文献   

9.
第五册安排了两、三步计算应用题和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第六册安排了简单的归一问题和行程(相遇)问题。1.两、三步计算应用题是在三年级两步计算应用题  相似文献   

10.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新课导入的课堂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第七册多步计算复合应用题例1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这类应用题结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我布置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谁能根据线段图所给的条件编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数学第九册二单元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小节。其中,混合运算包括无括号、只有小括号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三种式题;应用题包括三、四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和归一应用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1.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三册第100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2.初步掌握找中间问题的方法。3.初步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练习题: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________?(先让学生演示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提出问题,并写出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 师:这道应用题同学们只要直接将题中两个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就解决了,这样的应用题叫做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同学们开始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出示课题)。  相似文献   

14.
“九义”小学数学教材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多步计算应用题作了适当的调整,所编排的整数、小数应用题不超过三步,而四步计算应用题(只限于容易的)只作为选学内容。整数小数三步应用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学生感到困难的原因有三:一是应用题多取材于工农业生产,事理不熟悉;二是应用题结构比较复杂,数据也比较繁多;三是解答三步应用题的思路,一般要从概括了的数量关系出发,起点比较高。本文以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中的三步应用题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一、教好解答三步应…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课本第九册38页例1。二、教学目标:1.记住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2.理解解答应用题步骤中每一步的意义。3.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用图解法分析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正确列式计算。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检查验算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九义”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编排特点是:1.从整体入手,按其结构特点分为三组进行教学。2.在每个例题之前安排了一道相关的一步计算应用题,为学习两步应用题作了铺垫,起到了衔接新旧知识的作用。3.在每个例题之后,安排了“想一想”的两道题。这类题改变了例题中的第三个已知条件,而不  相似文献   

17.
两步应用题教学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教材第三册五单元的加减应用题,四册三单元的乘加、乘减,几倍求和、几倍求差以及先算加减法的加除、减除等应用题,都是两步应用题的起步。两步应用题是一步应用题的发展,又是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准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两积求和、求差等三步解决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两积求和、求差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编写的义务教材,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对多步计算应用题作了适当的调整,所编排的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四步计算应用题(只限于容易的)教材中作为选学内容。整数、小数三步应用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本文以六年制数学教材第九册的三步应用题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一、起好解答三步应用目的四个步骤。第九册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阶段用算术方法解答整数应用题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能比较系统地归纳整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教学时必须联系具体题目,让学生掌握解…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数学第七册三步应用题是本册的教学难点,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认为可以用拆合法。“拆”是拆开的意思,即把一道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拆成两道或三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反之为“合”。例如第七册第72页例1,这是一道较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用拆合法讲述这道题可以突破难点,也使学生很容易解答这种类型的题。在拆这道题之前,我让学生把75×5这道算式题叙述成文字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