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政论节目是近年来台湾最强势的媒介形式。本文立足政治文化与大众传媒互动框架理论对台湾60多年历史进行长时段观察,发现台湾社论、政治广告和政论节目等媒介形式其不同的强盛时期,分别与威权主义政治文化、启蒙主义政治文化与"群粹主义"政治文化一一对应。台湾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催生了台湾政论节目,推进了台湾媒介形式的嬗变,也带来台湾媒介政治话语主体的结构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张正军 《大观周刊》2011,(37):50-50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而人教版历史选修2则认为是议会制共和制,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修三说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因此每讲到法国政体时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产生一些疑问甚至争论,到底法国是什么政体?本文从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法国大革命历程及当代法国政体的演变等方面进行考察,从而从历史的角度对法国政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3.
当民主遭遇威权政治:他信对泰国媒体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泰国发生军事政变以来,泰国政局就一直动荡不安,泰国的民主政治遭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前总理他信奉行的威权主义是目前泰国政治乱局的根源之一。本文所讨论的就是他信2001年执政以来到2006年政变下台这段时间内,对泰国媒体的威权控制及其对泰国民主政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周逵  朱鸿军 《传媒》2010,(5):67-69
新加坡作为亚洲最成功的威权主义政体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拥有独特而高效的媒体治理体制.但伴随着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的普及,新加坡的媒体治理策略遭遇到了一系列挑战.为应对挑战,新加坡政府及时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成立、合并了多个政府与半官方的监管机构,初步实现了互联网的成功治理.  相似文献   

5.
大众媒介在转型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和政治社会转向时扮演着什么角色,是媒介研究及其学者的一个重要面向和讨论议题。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之后,此议题获得学界更多关注。不过,转型国家的社会实践时间可再向前追溯:“在葡萄牙于1974年结束独裁后的15年间,民主政权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30个国家取代了威权政权。”  相似文献   

6.
总之,在犯罪论体系之争的问题上,"陈瑞华教授主张本土主义、反对移植主义"之观点,这要么是对引文的误读,要么是陈瑞华本人不小心犯的一个错误。这种"事前判断的价值立场",违反了他坚决反对的"泛道德主义"、"泛政治主义"。  相似文献   

7.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共同编写委员会撰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近年来,在东亚国际社会,特别是中日、韩日之间,围绕历史问题产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论,历史问题的分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东亚的国际关系,对中日关系与韩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能否解决邻国间的历史问题,能否在不同国家间建立面向未来的历史认识,成为东亚地区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上任后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领域对中东威权国家政权稳定性已有多项研究成果,但2010年阿拉伯革命中涌现的变化挑战了现有研究结论。社交媒体对抗争政治的影响意味着诸多领域需要重新审视。虽然信息传播环境的变革削弱了部分威权国家的核心能力,但同时也强化了其他威权国家的管控权力。这种信息环境的变化主要还是在新型公共领域的长期演进方面产生作用,而非引发突然的政治变革。已有多位学者积极进行研究,试图验证新媒体影响力的诸多假设。但这些研究要想取得进展,不仅要在理论概念方面有所创新,还需要借鉴中东地区传统研究所从未采用过的新型数据分析模型作为辅助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书架     
《出版广角》2016,(17):95-95
《容忍即自由--胡适的政治思想历程》
  作者:李建军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52.00元
  提要:胡适一生无论是作为学者还是政治人,都饱受争议。本书与学界热衷讨论的胡适之文化思想、哲学思想等论题不同,独辟蹊径,对胡适的政治思想做了专门而深入的探讨,对“问题与主义”之争、“好政府主义”的起灭以及胡适在国体、政体与政党制度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做了较为通透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人类设计出的最复杂的政体"——欧盟成立50周年,伴随着它成长的除了政治、经济制度外,还有就是各种探讨其发展进程的学术争鸣,这种争鸣到了莫劳夫奇克这里,似乎胜负已见分晓了,结果真是这样的吗?20世纪80年代理性选择、集体行动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理论都在试图解开这一谜团,然而都无果而终。于是乎,莫劳夫奇克极力想在政府间主义的基础上,运用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评论》2010,(10):28-28
"东亚人文100"丛书/东亚出版人会议编/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后陆续推出 20世纪的剧烈变化导致东亚各国都面对了分裂与乡愁、反省与重构的过程,东亚文明产生了严重的裂痕,曾一度失去或歪曲自我意识,由此产生了"隔阂的东亚"。  相似文献   

12.
乔琳 《大观周刊》2011,(47):206-206
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多民族国家中主流社会和少数民族矛盾的提升.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登上了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舞台。它主要以民族认同为基础。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支持,为弱势群体争取平等地分享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资源。多元文化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一些多民族的移民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句迄今仍为人乐道的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管克罗齐本人怎样解释,许多人更多地是从负面意义理解这句话,即认为历史都是后来者按照现实需要或即时理解来建构的,历史便不是对已逝过程的还原而是曲解。所谓官方修史,以史服务于政治,以国家威权史观定于一尊,即属此列。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归因理论解析病毒政治化行为,追溯政治病毒生成的社会心理源头,认为美国政客的西方中心主义和东方主义下非常规性、跨情境一贯性和非特异性的他者化行为,构筑了病毒政治化的社会心理基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及成功抗疫的情境刺激了美国政客,威胁论、阴谋论成为主流媒体和威权主义分子攻击中国的口实。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报禁开放与前苏联体制的终结谈起,试图将"批判"置于历史之中,置于"批判的主体——知识分子"之中,去认识掌握着"批判"工具和话语权的知识分子对时代变革和历史变迁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苏联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变革年代从"批判"走向"背叛"的历史原因。借以管窥变革年代的知识分子重蹈"激进"如何成为可能,以及手握"批判"工具的知识分子在理性与激情之间应如何自处。  相似文献   

16.
罗宜虹  李洋 《编辑之友》2015,(1):107-112
俄罗斯30年来的社会转型经历表明,俄罗斯的传媒市场化道路有着不同于欧美世界的历史运行逻辑.在不同于欧美国家媒体在政体和意识形态既定下的发展路径中,俄罗斯国家媒体的演变特征是转型.文章借用传播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工具,研究俄罗斯媒体转型的市场环境,分析俄罗斯媒体的“寡头经济”对媒体转型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俄罗斯媒体走向国家资本主义框架下的市场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李华 《大观周刊》2012,(49):21-22
本文围绕着东亚文化圈与汉字这一论题,再次强调汉字在东亚文化圈中的作用。汉字虽然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但它将渗透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其它各个广泛领域里。汉字是超越国境和民族以及东亚文化圈的全世界共同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付出更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前进中的中国致公党》是中国致公出版社推出的一部全面介绍和论述我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中国致公党的历史与现状、性质与任务、地位与作用等的政治类图书。今年年初 ,该书还获得了第二届全国统战系统优秀图书奖。综观全书 ,有以下三个特色 :一、高屋建瓴 ,从国家政体角度入手 ,对致公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给予了理性的阐述与科学的概括有关中国致公党的性质 ;地位与作用 ;任务 ;组织体系 ;组织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中央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责 ,以及自身建设等问题 ,无疑为《前进中的中国致公党》一书所应全面反映和深…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文报刊产生于19世纪中叶,在初创时期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基督教教义、提供华侨消息等。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华文报刊的政治特点鲜明,成为各派政治势力在美国的舆论阵地。20世纪70年代至今华文报刊的发展则在“政治淡化”的影响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章拟就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发展演变做一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许天颖 《传媒观察》2011,(10):42-43
被认为在历史上分别经历过威权主义和极权主义宣传时期的中国,其传统的舆论环境接近于多伊彻所谓"瀑布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信息水簇以瀑布的方式,从较高的传播系统向较低的传播系统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水簇会经过一个个的水潭:最上面的水潭由经济和社会精英组成,接下来是政治和统治精英的水潭、大众传播媒介的水潭、舆论领袖的水潭,最后是人民大众的水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