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应该是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的环境。”故在数学活动中,应注重提供、创设、营造幼儿喜爱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使他们在自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提高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2.
课程整合是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主题活动课程是整合课程中比较普通的一种实践形式。幼儿数学教育因此面临比较尴尬的处境。由此就可能造成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数学缺位"和随之产生的幼儿数学认知发展滞后。本文拟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现状出发,在现有的幼儿园课程实施背景下,帮助教师形成对儿童早期数学学习价值和定位的正确认识,为儿童的数学学习提供支持。一、从《纲要》的研读中确立数学活动在主题活动中的地位1.《纲要》将以往单列的数学学科纳入科学教育领域,这从根本上转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幼儿的数学学习从传统单一领域的知识接受性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和整合学习。主题活动所探究的事物必然包含数学方面的内容。幼儿在认识事物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事物的数量、形状、空间位置等特征,体验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幼儿数学的学习不止是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它还包括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解决数学问题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数学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而游戏恰恰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实践的环境。他们在游戏中注视、观察、摆弄、发现、探索,并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运用游戏活动,进行数学教学,幼儿能表现出心情愉快、朝气蓬勃。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地位,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游戏,寓教于乐,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找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源泉。  相似文献   

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科学(数学)区域活动既不同于集体科学数学教学活动,又以操作性和开放性有别于其他区域活动。为进一步引导幼儿在科学(数学)区域活动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发挥科学(数学)区域在集体学习活动中无法替代的价值,以科学(数学)区域为载体,从科学(数学)区域材料的投放、游戏内容的选择、规则的制定、游戏玩法的探索等多方面去观察研究幼儿的自主学习,关注孩子的自主学习方式,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数学活动能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纣旨南》),对我们实施有效的数学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指南》,熟悉各年龄段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掌握幼儿数学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提高数学活动有效性。下面我以中班数学活动“比较轻重”为例,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华秀珍 《黑河教育》2013,(11):47-48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有思维体操的美称,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载体。儿童对数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依靠儿童本身的建构,即数概念是每个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因而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合适的环境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活动,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实践,对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从数学区域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氛围的营造,到区域活动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多角度的区域活动评价出发,使数学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儿童对数理逻辑知识的掌握不是来自于被操纵对象本身,而是来自于儿童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协调.他们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的.因此,儿童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而必须让幼儿参与活动,经过主动活动的过程.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和儿童主动发展的观念,要提高幼儿数学的质量,我认为首要的则是要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对其认知发展和将来的学业成就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以澳大利亚悉尼市蒙台梭利维多利亚公园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剖析了2-3岁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3岁幼儿可自发在"玩"中增长数学知识;创造富有感官刺激的学习环境、教师数学化和生活化的教学介入及增强幼儿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三大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纣旨南》)中,“科学”领域的幼儿“数学认知”部分按照幼儿,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其三条教育目标都提到“感知”。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积极贯彻落实《指南》精神,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知和操作活动,创设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情境,引导幼儿应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领域。如何在培养儿童数学兴趣的基础上,训练儿童的思维,提高儿童的数学知识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教育难题。英国的BEAM数学突破传统课程开发的技术理性,改变枯燥的数学学习,寓教于乐,不仅让儿童在操作性学习中获得了大量的数学知识,而且促进了儿童数学思维和情感的积极发展。基于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的思考,应从以下几个角度重建我国学前幼儿数学教育:注重幼儿学习的主体建构、创设丰富的操作环境、关注数学教育生活化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十分关注幼儿园数学"小学化"现象,并使之得到了有效缓解,但过度纠正"小学化"现象易导致矫枉过正,使幼儿园数学活动内容缺失、教学形式缺乏创新、环境创设过于保守。为使幼儿园数学活动健康发展,各幼儿园在数学教育上应做到:力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依据幼儿最近发展区满足个体的发展;重视操作学习,提高幼儿探究能力;合理运用绘本、环境开展数学启蒙,激发幼儿兴趣;正本清源,避免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2.
生活处处有数学。以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为视角,通过发现适宜引发幼儿数学学习的生活问题,观察幼儿操作并解读其行为,从中判断幼儿目前的学习水平、前期经验和最近发展区,以此为基点开展相关数学学习活动。以大班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筷子"为例,尝试以学习故事评价法开展案例研究,采用"观察(发生了什么)——评价(学习什么)——下一步(回应策略)"的步骤来记录教师在儿童故事背景下的判断分析和教育行为,以探索基于生活情境下的幼儿数学学习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3.
探究活动是当前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数学探究的过程中,容易进入"引导缺失"和"引导过度"的误区。提高引导的实效性,教师要在探究活动前关注幼儿的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幼儿的探究需求;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给予有效应答,促进幼儿深入探究;在探究活动完成时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14.
孙成平 《早期教育》2010,(10):16-17
非正式数学活动是指幼儿受内在需要的驱使,自己选择学习环境中有关数学学习的内容.通过操作摆弄、探索发现、积累经验、感知理解,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的一种活动方式。因地制宜地构建非正式数学活动园本课程,对于幼儿园和幼儿的发展都具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教学气氛是唤起幼儿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那么,如何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呢? 一、在生活中理解和学习数学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不是学会算术的,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幼儿建构的数学概念来源于他们主动参与的多种多样的活动过程.幼儿喜欢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当数学回归到幼儿的生活情景中,才能激起幼儿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与愿望.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同一个数学对象,用"数"和"形"的两类表征的多种形式进行表征被称为"多元表征",将多元表征渗透和应用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能够帮助儿童在循序渐进式的不同表征中加深对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创设的多元表征学习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和演示、解释数学现象的能力,开拓和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7.
皮亚杰理论最重要的启示是:教师是儿童发展的支持者,其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在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时应知道幼儿是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创造性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自然和生活实际,帮助幼儿积累认知与实践经验,尝试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帮助孩子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俊 《幼儿教育》2014,(Z1):6-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子领域。在"数学认知"部分,幼儿数学学习的价值、核心内容、发展目标、特点、指导要点等都得到了简明的阐述,对幼儿教育理论研究者、幼儿园一线工作者以及幼儿家长思考幼儿数学教育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具有明确的引领作用。在了解幼儿并促进其学习与发展这一基调下,我们不妨重新审视当下幼儿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以思考如何定位未来幼儿数学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启蒙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在实际的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规律,将游戏有效融入到课堂中去,从而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启发幼儿思维,发挥出幼儿的想象力,有效激发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在游戏中快乐轻松地获取数学知识。因此,本文针对于游戏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作用,阐述了游戏为幼儿园数学活动注入了哪些"活力",并且提出了实现幼儿园数学游戏化的有效策略等。  相似文献   

20.
陈珏 《考试周刊》2013,(64):182
<正>数学是幼儿认识、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慧发展。然而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知识性、抽象性、概括性很强,难以直接激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学习起来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如何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呢?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我是如何运用游戏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一、在游戏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动导入对教学过程至关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