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话语创新首先是依附于语言构词、语言思维的功能体现,是思想创新的前提。现代汉语中的“别”从本义到引申义,具有典型的汉语思维特质。别现代一词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中国文化背后的汉语思维高度契合,是汉语思维之下符合汉语构词规律的中国话语创新与理论创新。别现代一词与汉语思维和汉语构词规律的高度契合表现在:一是汉语思维具象重意特征与别现代之“别”的会意结构;二是“别”“别现代”的汉语思维实质;三是基于汉语思维的别现代理论之涵盖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课堂教学录像分析的方法 ,在获得校级汉语教学(初级综合课)一等奖的教师中随机选取两位教师的教学实录光盘作样本进行个案研究,分别从话语量、话语构成、教师提问、教师反馈和话语模式等方面对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两位汉语教师课堂话语存在教师话语量比重低、讲解性话语少、操练性话语比例高、教师角色多元化、积极性反馈多以及有一些IRFR和IR[I1R1(I2R2)]F的话语结构模式等优点和长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对举类显句在汉语交际中被作潜性化处理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语言,这对了解汉语及其他语言的表达方式的人来说是不争的事实。汉语交际中对举类显句潜性化的走量存在不是世界上一般语言的共性,而是汉语所独有的。通过对这类句子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汉语交际中将对举类显句作潜性化处理,既有文化上的必要性,又有文化上的可能性。人们的价值观、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等文化形态决定了人们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对那些说出来会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的内容,汉民族更愿意换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价值诉求必须不断完善汉语教学话语体系。对此,探讨教师话语与可理解性\输入的关系,分析汉语教师话语场域价值式微的原因,指出详细阐述式、平等对话式、温情化话语应充斥汉语教学话语场域,使汉语教师话语更容易被理解、被接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5.
张琦 《现代语文》2013,(7):144-146
歌曲既是我们古老的艺术语言,也是我们最现代的话语表述方法。尤其是年轻人爱听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其歌词既具口语性、通俗性,又不乏艺术性。随着随身听(MP3、MP4)和光盘影碟等音像制品的普及,流行歌曲日渐成为大学生的生活伴侣和情感的寄托。现代汉语教师若能  相似文献   

6.
汉语话语实践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意象性,因而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文学的形象创造,适应信息时代的视象性特点,创造最直观的形象所体现的文学性.这样,文学性在汉语话语实践中就得到了充分的显现,也有力地体现了信息时代的视象性特点.这是印欧语系语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英语和汉语中重构性话语标记语频繁使用的情况,基于对所收集语料(主要为学术性文章)的统计分析,本文分别从语法和语用两个方面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重构性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两种语言中重构性话语标记语在语法形式和语用功能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沈开木教授     
沈开木教授,男,福建省诏安县人,1929年11月出生.195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沈开木教授从事现代汉语、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的教学和研究.对本科生讲授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词汇研究、现代汉语专题研究等课程,对研究生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话语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语音研究等课程.著有《句段分析》一书,在各级刊物(包括内部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初中语文文词语例解》、《八校合编高等函授教材——现代汉语》.学术成果超过100万  相似文献   

9.
汉语话语中的时间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是语句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连贯性的话语中,时间的表达除了具有单个语句的特征之外,还存在一个语句之间组合衔接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从《骆驼祥子》整个本来考察,汉语话语中时间关系的表达有“潜性”和“显性”两大方法,前主要依靠语序;而后则有三种主要类型:时间对照型、时间连续型以及时间统辖型,而每一种类型都有其产生的理据与特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卓 《考试周刊》2011,(13):37-38
本文旨在探究汉语话语标记在会话语篇中的使用,以及交际者如何运用话语标记达到双边最佳交际。本文的理论框架是在综合博弈论、会话含义和话语分析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三维概念框架。其创新性在于将汉语话语标记纳入这个全新的视角下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汉语话语标记对会话语篇重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朝鲜民族深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借用汉字来记录自己民族的语言,因此在朝鲜语语汇中约有50%-70%的汉字词。而这些汉字词成为朝鲜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较系统地阐明了朝鲜语汉字词的来源。分析了朝鲜语汉字词与汉语词汇的异同,探讨了理解记忆和把握朝鲜语汉字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汉语与韩语词汇中的同音叠词为研究对象,以《延世韩国语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全部叠词为基础,对韩中两国的同音叠词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揭示了中韩同音叠词在结构上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希望能够成为日后中韩叠词教育的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13.
韩语中有很多汉字,通常把与汉字有关的韩语词汇,包括汉源词、日文汉字词及借用汉字的韩语词等称为汉字词。本文旨在讨论词汇的附加义以及文化色彩的差异,对一些感情色彩等方面有异同的汉字词和汉语词进行了比较,为对外汉语教学及教材编写以及韩国人学习汉语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韩国语的礼貌表达有其共性和个性。汉语礼貌表达用词汇形式,主要用有限的敬谦词以及称谓表现;而韩国语除词汇形式外,还用丰富的词尾和助词等语法形式表现。汉韩礼貌表达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语和韩国语的语言类型不同,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形态,而韩国语属于黏着语,形态丰富。  相似文献   

15.
任何语言都需要表达数量概念。虽然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对数量概念的表达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不单单是语音上的,更多的差异可以体现在不同语言的对比中。个体量词是人类语言中可以用来表达基本而且常用的数量关系,汉语和韩语中都包含丰富而完备的个体量词,但是在词法和句法层面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将从个体量词入手将汉语与韩语中的个体量词加以比较,可以对汉语和韩语都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促进对于汉语和汉语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韩语词汇教学往往忽视词汇之间的联系,无序地给学生灌输词汇的词典意义,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韩语中汉字词占韩语词汇总量的一半,大量的汉字词对韩语的日常使用产生了重要影响。韩语学习中,能否准确地掌握汉字词直接决定学习效果。将韩语中的汉字词与中文词汇建立联系,利用词汇意义的变化来掌握韩中同形异义词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韩国的汉语外来词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韩国在用韩文表记汉语外来词时,汉语原音与汉字音混用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严重影响了韩国语的交际功效。针对这一问题,在对韩国汉语外来词表记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韩国学者的有关观点进行梳理与分析,指出韩国现行汉语外来词表记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韩中语言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点,但也有很多不同点。韩国语中的助词、连接语尾以及接续副词共同承担着连接语法单位的作用,但在汉语中仅有连词作为连接素发挥连接功能。所以,学生在学习接续副词的过程中,由于受母语影响而造成在韩国语接续副词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混乱和错误现象。因此,对中国学生来说,正确认识韩中语言各自的特征,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区分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必将对他们在学习韩国语接续副词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立中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5):58-61,66
本文考察了20个韩语汉字词的汉字写法,并从历代汉语文献中搜罗例证,探讨这些词语的渊源及汉韩词义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0.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由于受母语中汉字词负迁移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偏误现象,其主要表现有四种偏误类型:词义偏误、词性偏误、词语搭配偏误、语体偏误。要纠正韩国学生的汉语词语偏误,应针对韩国学生的母语文化背景,扬长避短,并且注重语素分析法和词语搭配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