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均值不等式链的一个图形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平均数,在二维时有如下均值不等式链:  相似文献   

2.
均值不等式√ab≤a+b/2(a≥0,b≥0),其中a+b/2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ab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因而该定理又可叙述为:2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其中等号成立的前提是a=b.  相似文献   

3.
田金有 《西藏教育》2010,(10):49-50
以上不等式可简称为均值不等式。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运用。从这里知道,高考对均值不等式运用的要求不算太高。为方便起见,我们把上述规定简称为两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这个内容历来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个线性泛函不等式,著名的几何平均数不大于算术平均数不等式是不等式的一个特例,并且给出不等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算术平均数大于或等于几何平均数的不等式,将一个三角不等式的两个引理进一步做出推广,并得到另一种类型的三角不等式。  相似文献   

6.
文[1]给出了四类平均数在圆中的几何模型,容易用尺规作出;文[2]又给出了四类平均数在四边形中的几何模型,但是其中的几何平均数及平方平均数的几何表示巨疋及巴凡不易由尺规作出.受两者启发,笔者又给出了两种用尺规容易作出的四类平均数的几何模型,期待能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日本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不等式内容与我国教材基本类似,它包含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解法,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不等式的证明,以及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因而,日本高考题中有关不等式内容的题目完全适合我国中学数学教与学.以下是从日本72所名国立大学入学试题中精选出来的“不等式”内容的几个典型例题,介绍给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师与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a+b)/2≥ab1/2(a,b∈R+,当且仅当a=b时取"="号),(a+b)/2为a,b的算术平均数,ab1/2为a,b的几何平均数.此不等式即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均值定理.应用均值定理时,需满足正(a,b均大于0)、定(a,b的和或积为定值)、等(a=b可以成立)三个条件.但是一些学生在应用解题时,常会出现貌似合理的解法,却造成矛盾或错误的结果等现象,究其原因,往往是对均值不等式中的"="的理解出现误区所致.实际上,均值不等式本身有其双重性.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n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不大于其算术平均数俗称均值不等式。 这个不等式应用很广。对解决代数、三角、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中的某些问题极为方便。下面举例说其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0.
1 考点释要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而综合运用不等式知识实施合理的放缩则是证明的关键所在.以解析几何为辅垫,与数列问题挂钩的不等式证明题屡  相似文献   

11.
考点阐释 (一)考点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或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及其变形,并会简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巧用几何、算术均值不等式证明某些有关正整数的数学问题时,往往可使问题变难为易,化繁为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享受数学的简洁美。本文通过对若干数学问题的证明,体现了几何、算术均值不等式在证明有关正整数的数学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对 x≥0,y≥0,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平方平均数满足2/(1/x 1/y)≤xy~(1/2)≤(x y)/2≤(x~2 y~2)/2~(1/2).这是高中数学最为经典的基本不等式关系.在物理的最值问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关系式来求解.下面就是应用以上基本不等式关系来求解物理中的最值问题.例1 如图1所示电路图中,R_1=2Ω,R_2=3Ω,滑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行高中的高二数学(上)中第六章《不等式定理求某些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简称“一正等式》的6.2节《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这一二定三相等”。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在讲授“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这节课时,课前我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案。一种是按教材顺序,先给出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义,接着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所得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先提出问题“如何用一条长100米的绳子,  相似文献   

16.
金良  李春阳 《中学理科》2005,(8):10-11,13
(1)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2)掌握两个(可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17.
统计学界把平均数按照计算方式不同分为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数值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文章通过实例分析,阐明三种数值平均数并未涵盖所有数值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增加一种比值平均数.同时对四种平均数的运用方法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归类,以解决实践中经常误用平均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并论证实数和函数的算术平均、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这三种平均数不等式,以及算术、几何与调和平均数不等式的一种推广形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为例,论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文章内容包括,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认识,在新课程实施中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这节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1 考试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