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已经逐步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事档案也应逐步从单位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只有这样,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认为建立国家人事档案中心是解决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根本措施。人事档案中心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  相似文献   

2.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行档案代理制度,使医疗卫生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社会化,改变了人事档案"终身制"、管档人员"兼管"等弊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但在档案代理制度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对医院人事档案代理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中,人才是属于全社会而不仅仅属于某个地区、部门或者单位,让人的属性从"单位人"尽快转向"社会人",已经成为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然。人事档案制度的人本化必然以承诺个人的自由与流动、发展的权利为前提,只有实现档案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分离,实现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组合。因此,以新型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作为补充和相互协调、并存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
周燕 《兰台世界》2008,(4):18-19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实践的发展。很多人指出在“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背景下,人事档案由封闭型、控制型管理走向社会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是要求由社会化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整合人事档案及其信息资源,使人事档案及其信息资源真正得以集中保管、开发,实现统一管理、利用与服务。在此,笔者借鉴盐城工学院纪红卫老师的观点,就改革现行人事档案体制——构建人事档案中心,为实现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服务型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传统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与档案信息本人见面制度,制定科学的鉴定、更正和更新程序,明晰人事档案管理主体、人事档案形成单位、档案信息本人的权责关系,建立个人信息监督、保护机构,建立“人事立户”的存档新模式等设想。  相似文献   

6.
档案数字化是数字档案建设的基础,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人事档案工作应同样紧跟时代步伐。人事档案信息资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此背景下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中是大势所趋,不仅改变了档案的载体,使资料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还提升了单位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质量。文章就人事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面临的现状与对策为主线,根据单位工作实际和平时存放调阅档案资料遇到和发现的情况,与人事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展开交流,就该问题提供自己的看法,希望为数字化背景下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提供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还档于人、方便他人"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最好诠释."以人为本"是人事档案的立档根本,"还档于人"是人事档案的工作目的,"方便他人"是档案工作者开展服务的基本要求.这里的"人"包括人事档案的工作者、利用者(单位、部门)和案卷主人(案卷).档案工作者的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决定着人事档案质量的优劣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利用者的档案意识和利用水平反映了人事档案的利用状况和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目的实现程度;人事档案质量直接影响着档案利用效果和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还档于人、方便他人"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员式视角择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企业更多地采用聘用制,而非终身制。通过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人才档案将是大势所趋。这样做能够有效地避免"档随人走、人档不分"的问题。要结合企业对人才渴求的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人才交流中心对档案的管理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一、人事档案管理具有社会化发展趋势1.人事档案管理的模式基本形成。在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通过相关单位的组织协调,国家人事部门和组织部  相似文献   

9.
李翠屏 《兰台世界》2012,(14):38-39
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社会化有其必然的推动力,也有其一定的现实可行性。探索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社会化实现的对策可以从服务机构、工作意识、管理制度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0.
人事代理制度是指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为综合代管部门,通过契约的形式对外提供人事关系、档案保管、工资核定、职称评定等相关业务服务。医院人事档案代理,使医疗卫生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社会化,不仅能解决人事管理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随着人事代理制度的进一步推进,人事档案在代理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使人事档案代理制度更加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事档案管理的对话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入手,对当今社会人事档案的价值与功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方向、人事档案管理分类体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的"三权"问题、人事档案服务的信息化与社会化等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渭南     
张薇 《陕西档案》2003,(4):47-47
近日大荔县人劳局就人事档案管理召开了专题会议,会议决定:一是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为用人单位提供真实材料。二是提高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实行责任制,确保档案的真实性。三是取消管理费,使人事档案真正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四是健全档案内容,新增加职业资格证,职称评定、工作单位变动等项目。五是逐步实行个人档案微机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新时期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弃档"、"死档"和"口袋档案"等现象的研究,分析了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论述了做好新时期人事档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新时期人事档案制度发展和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之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事档案是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历史记录.①人事档案是国家档案体系中的一种,但它与其他档案相比,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一人一宗的立卷方式,每一卷档案就是一个人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反映;管理主体的变动性,人事档案随着人员管理权限的变化而在不同管理主体间转移;归档内容的与时俱增,每个人的档案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而不断丰富增长的,只有到一个人死亡后才终止其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档案内容的机密性,根据国家现有法律法规,人事档案特别是干部档案中的有些内容未成为历史档案解密开放之前,是需要保密的.  相似文献   

15.
改变传统档案存贮模式实行双套制管理;把好"入档关",严守档案"调阅关";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杜绝造假行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杜绝人事档案造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地适应新形势要求,社区作为国家管理的基层组织,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过程中,退休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已成为突出问题。由于退体人员管理和社区工作客不可分,其人事档案管理的社区化显得尤为重要,现就退休人员档案社会化管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现行人事档案工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必须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一、含义这种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一种新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它应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含义有以下四点。1.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必然具有社会化的性质。从管理机构来说,不像计划经济时代仅有各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只收集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  相似文献   

18.
人事档案管理亟需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人事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干部工作、升迁、使用乃至待遇、退休的主要依据。可以说,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档案,被视为人的“生命线”。因为这里记载着人一生的经历、荣耀和“污点”。人事档案管理,严肃又神秘,不经单位或组织部门领导批准,任何人不  相似文献   

19.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已经完成,它们中不少都是组织部门传统的干部管档单位,按照目前相关文件规定,“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遵循相对集中原则,符合保管条件的,仍由企事业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管理。”但是,在档案用途、管档主体和相对人身份、管理方法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继续沿用党政机关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必须在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具体细节上进行创新,使人事档案工作继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王勇 《四川档案》2002,(6):28-28
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应该增强档案意识,注意档案的收集工作,加强网络化建设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向社会化、开放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