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主旨的第一步,要通过意象去挖掘理解作者的志与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华漪清 《教师》2012,(21):75-76
意象是诗歌教学的"牛鼻子"。通过意象描述诗歌展现的画面,感受诗歌营构的艺术氛围;利用意象领会诗人情感,把握诗歌意旨;挖掘意象的内涵,深入理解诗歌意蕴。这样,诗歌教学便可以获得语言感悟和审美培养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3.
总体说来,诗歌韵律的建构对意象的展现起到重要的烘托修饰作用。韵律以其独特的听觉效果来辅助意象视觉效果的呈现,对突出意象特征、丰富意象内涵具有关键意义。由于汉语与英语不同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中英诗歌在处理韵律与意象关系上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通过对中英诗歌在这方面的异同点所进行的细致比较和深入分析,将有利于激发读者透过诗歌韵律与意象的表层内容从更深层次去挖掘潜藏于意象之中的深远蕴含和特殊情感。  相似文献   

4.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意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即意中之象,它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单元。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所以,无论是创作,还是鉴赏、教学诗歌都要了解诗歌这一特征。本文拟从诗歌意象的内涵、诗歌意象的特点、诗歌意象的分类、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意象举例等方面来解读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意象。  相似文献   

5.
范美玉 《考试周刊》2009,(24):24-25
《古舟子咏》是一首意蕴丰富的诗歌。海,作为这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意象,被诗人赋予了深刻的含义。本文试图从意象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挖掘《古舟子咏》中的海意象所蕴舍的三重含义,即“命运”意象、“上帝”意象及“慈母”意象,以期揭示诗篇所浸染的思想魅力,并获得新颖且发人深思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感悟作者感情,进而挖掘诗歌内涵的要素。本文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钱塘湖春行》为例,通过揣摩诗歌意象的独特内涵,从细微处着笔,比较阅读两首诗歌,阐述对比阅读鉴赏诗歌指导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7.
诗歌创作进行过程中要把握的是意象。而读者阅读诗歌也是先从意象开始,由意象的引领而进入诗的意境。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探寻诗歌所承载的审美趣味和思想价值,应该可以将目光关注到意象的存在方式和组合方式。一、从意象开始,勾连现代诗歌的外部语言。  相似文献   

8.
对高中生而言,鉴赏诗歌的能力要求较之初中有了大幅提高。如何衔接初高中诗歌教学?抓手是诗歌的意象。意象在初中虽是未触及的概念,但又很容易理解,无非就是融汇了诗人情感、观念或哲理的景或物,对学生而言,一点就透,因此可作为高一诗歌教学的过渡和中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紧扣诗歌中的意象特征,勾勒意象所描绘的画面,从而体会意象所传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把握诗作中各意象之间的关联,继而梳理、挖掘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和情绪的嬗变;在课堂上创设诗人作诗时的生活情境,从本源上理解诗歌意象的朦胧性和多义性,帮助学生达到对诗歌的精深鉴赏。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诗歌的哥特式风格。文章从诗歌中时常出现的“幽灵出没的房子”、“新郎缺席的婚礼”和“性暴力行为”等几个典型意象入手,挖掘狄金森诗歌的哥特式风格特色,探讨以诗歌形式表现哥特式故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为此,应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音乐美;仔细推敲,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把握意象,领悟诗歌的意境美;探求意蕴,理解诗歌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1.
正古典诗词的鉴赏怎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效果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心得体会。一.积累诗词鉴赏的相关知识诗词鉴赏中涉及到的术语很多,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物象、意象和意境。这三者之中,"物象"是诗歌的基础,"意象"是诗意的深化,"意境"是诗情的升华。鉴赏诗词,就是要紧紧抓住"物象",分析其特点,挖掘物象内在的精神,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意象的选择、组合及内涵入手,对《乡愁四韵》诗歌中所吸纳的原型意象及创新出的新意象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对乡愁的“醇”、“痛”、“遥”、“久”进行了分析,体悟了余光中诗歌中所蕴涵的深广的民族意识以及对母体文化的归依感。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这样一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往往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古典诗歌意象中。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发挥古典诗歌的濡染、熏陶、感染作用,我们可以以解读意象为突破口,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诗言志”。那么诗人的心志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诗人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表达.“以意逆志”.意象浸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鉴赏诗歌的意象.从而挖掘其所蕴含的本意.这便是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成功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15.
徐坤 《华章》2011,(26)
意象作为提现诗歌意蕴的关键因素,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民族心理趋向及审美意向.俄罗斯诗歌意象所体现的崇高美与以自然为主题所提现出的阴柔美是很大差异的.本文对中俄诗歌意象进行比较与分析,深入挖掘了他们的深层含义,以揭示中俄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简析诗歌鉴赏中意象与意境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和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要准确把握诗歌,关键就是透彻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境。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何谓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在此基础上了解诗歌意和境交融的基本模式.进而了解如何分析诗歌意象的特点,从而把握诗歌意境,鉴赏诗歌的精魂所在。  相似文献   

17.
诗歌鉴赏要从语言入手,鉴赏诗歌的意象尤为重要。鉴赏诗歌意象的本质在于赏析诗歌意境。可以抓住"象与境"这个纲,从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体会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和体会意象创造的意境的和谐美等角度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18.
李琴 《成才之路》2020,(5):52-5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诗歌资源,引导学生发展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围绕修辞、填补空白,斟酌词句的用法,感受意象并进行重新组合,体会景物描写,感受其中的情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品味诗歌的韵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中,从审美、鉴赏的角度,从不同的诗篇中挖掘美的内容,筛选出审美的基本因素;诗歌中的音乐美、意象美、意境美等一系列美,从而积累审美经验,建立审美的信息网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诗品当中,司空图以形象精练的诗化的语言,精心选择了一系列的意象,其意象蕴含着理论家的生命体验并融合着道家哲学,构成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意境。而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意象选择、意象构成的意境结构及意象批评的基础三个方面对《二十四诗品》中的意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力图挖掘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