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德明 《中国教师》2023,(10):44-48
议题与学科大概念都是出自新课标的概念,由此衍生了议题式教学与学科大概念教学。议题式教学与学科大概念教学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不相容关系,两者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无论是议题,还是学科大概念,在学科课程教学与素养培养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但两者的分工有区别,侧重点不同。议题除了覆盖课程、反映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难点之外,其价值判断和价值引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科大概念的整合也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但整体性建构却是其强项。实施议题引领下的学科大概念教学有助于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2.
顾润生 《中国教师》2023,(10):53-54
<正>学科大概念与议题两个概念均出自新课标。议题式教学研究要早于学科大概念教学研究,议题式教学研究成果要多于学科大概念教学研究成果。把议题式教学与学科大概念教学对接起来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苏州市第三中学校王德明老师尝试“议题引领下的学科大概念教学”,确实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3.
<正>"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议题式教学则是2017年新课标倡导的,它是一种与活动型学科课程相适应的新教学方法。"议"是议题式教学的最基本活动,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有效载体。教师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实施"议中学""议中联""议中思""议中用",坚持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从而生成学科智慧、养成核心素养。本文以议题式教学组织实施为载体,谈谈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策略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议题式教学中,议题的架构逻辑性不足、学生活动目的性不强、学科内容运用性不够等问题影响议题式教学“议中学”优势的有效发挥,影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做好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使学生的高阶思维在学习中真实发生,要坚持总议题和子议题、学生活动和议题实施、学科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统一,真正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建构“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相似文献   

5.
大概念具有统领性、稳定性和迁移性,在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性质和课程标准提炼大概念,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单元教学的基本思路,要求以高阶思维为统领组织和表征学科知识结构,以学科大概念为中心建立情境结构和议题结构,以核心问题驱动大概念的深度学习。同时,以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的系统融合方式建构典型情境,设置核心议题和衍生议题,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具体内容背后更为本质的学科思想,形成结构化知识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式,促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议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承载方式和实现形式,是塑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和重要手段。从内在教学逻辑及其实施要求而言,议题式教学以学科内容为基本依据、以学科任务为内在要求、以学科活动为实现方式、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深刻凸显“四位一体”的逻辑进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遵循议题式教学的逻辑进路,有效组织开展议题式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议题式教学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路径。但在实际运用中,有些教师并不能真正理解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常常将其与其他教学方法混淆。结合案例,分析议题式教学与问题情境教学是“同形不同质”,与大单元教学和项目式教学是“同质不同形”,与美国议题中心教学法是“同名不同质”,而理解议题式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学科大概念,这是设置议题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议题式教学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其中议题的确立是关键。以大概念为核心对学科内容进行结构化与情境化整合是议题式教学的依托与载体,因此,议题应当在学科内容整合中产生。培育核心素养是议题式教学的目标体现,因此,议题应当在核心素养主导下形成。学生是议题式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对议题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议题式教学效果,因此,议题要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心理需求及兴趣爱好、知识结构设定,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和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议题式教学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样态,有效激发了人们持续探索的热情。其中,议学活动作为议题式教学的实现路径,指向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引导广大一线教师把握时代脉搏、立足课堂教学、开展议学活动,在实践中亲历教学新样态。基于此,徐欢、朱彬彬老师尝试围绕学科大概念确定活动议题、基于学情创设议题情境、借助学习共同体开展议学活动、遵循素养逻辑实施议题评价。两位教师的探索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引向议学活动的实施策略,为议题式教学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架设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当然,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的议学活动实施过程中,还有众多未知的"荒草地"有待教育工作者持续开拓,使之真正蜕变成"百果园"。  相似文献   

10.
大概念教学以构建深厚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性,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拓展。将大概念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实现思政课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核心素养培育、关键能力发展等功能。文章以教学实践为基础,运用真实的具体课例,提出基于大概念的议题式教学实践,以期为深入研究大概念教学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项目议题式学习是以议题为统领,以项目为抓手,以议题串情境链、挑战性任务、序列化议学活动为载体打造活动型课堂,使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浸润学生心田,真正落地生根。项目议题式学习引入思政课教学,是基于当下部分思政课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活动的问题而实施的,旨在实现思政课堂的素养化转型。文章以江苏省扬州中学朱磊老师执教的"全民守法"一课为例,整体解析项目议题式学习对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2020年修订版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力求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并对"内容要求"以议题为抓手进行"教学提示"。自此,议题式教学进入广大一线教师的课堂实践。在众多教学与研究人员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中,议题式教学的内涵与操作也日趋明晰。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的沈雪春老师将议题式教学解读为以"议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素养为培育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学注重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议题式教学以议题为主线,以情境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学科内容的承载方式,成为新一轮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的重大亮点.议题式教学的创设与实施是促成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抓手,是思想政治课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教学设计形式,是落实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议题式教学从关键问题出发,培育学生问题探究意识,并基于教学情境,发挥学生能动性,引导学生剖析议题的命理脉络,围绕核心概念分解教学内容,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发挥议题式教学的重要作用,要采用正确的教学评价手段,以学科知识的超越性、教师自身思维的辩证性与教师评价素养的多元性为基点,发挥议题式教学的多向反馈作用,助力学生完成学科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5.
议题式教学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使议题式教学更有效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大概念教学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重要路径。本文着重介绍大概念教学在议题式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大概念提炼的具体做法,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议题式复习课教学是指,以"议中学"的方式进行复习课教学的一种方法。与议题式新授课相比,议题式复习课更直接指向甄别性的结果评价。《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指出:"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框架,以学科任务导向为标志,由关键行为表现、学科任务、评价情境和学科内容等四个基本维度构成,目的在于有效测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甄别性评价的维度设置制约着议题式复习课教学的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成了高中政治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阵地,活动课堂是政治学科开展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议题式教学是开展活动课堂的根本保障,通过该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将议题、情境等进行有效的融合,为议题式"活动课堂"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尽快落实。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议题"概念,并提出议题是推动活动型学科教学实施的关键。本文从案例出发,分析议题式教学的内涵、构成和实施,认为议题是可议、争议和商议的话题、主题和问题。议题式教学包括相互关联的三条线索:情境任务线、知识建构线、活动互动线。一、联系课例,分析"议题"式教学的内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贯彻结构化学科内容和学科化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是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主渠道。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教育引导青少年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既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又是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现实要求,还是中学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笔者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担当”议题式教学为例,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大概念确定教学主题,开展议题式教学,指向价值引导、提高政治认知、培养政治情感、助力政治参与,引导学生自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20.
议题式教学的困境倒逼着教学理论的变革,需要借助深度学习的理念重构课堂教学,以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所追求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基于深度学习与议题式教学的逻辑关联,依据指向深度学习的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探析以深度学习促进议题式教学实施的教学策略,让议题式教学走向学理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