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场景速写是锻炼学生造型能力和艺术想象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风景、道具、人物、动物等。在场景速写的创作与教学中,既要强调速写的技法,也要注重场景气氛的渲染。深入人物的内心,掌握场景内在流动的气息,从场景速写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并营造出生活的本真,赋予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品质,是在场景速写创作与教学中贯穿始终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段]师:文中有四处语气描写的句子。老师认为.这四处语言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个性特点。而我们发现.其中有一处“曰”字前用了一个修饰语“大惊”.表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仲汉林 《教师》2010,(32):72-73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没有细节,便没有风格。新教材入选的范文,大多出自名家名篇,其动人心处,主要在于典型的细节描写。捕捉和理解文本中的细节刻画,易于帮助学生与文本、编者、作者进行直接平等的互动对话,引发沟通、共鸣,加深理解。具体表现为:①典型的人物细节描写,彰显了人物的性格;②典型的场景细节描写,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就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4.
【课例片段】《孙权劝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师:我们:大家来品味文中四处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老师认:勾,这四处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老师发现.其中有一处“日”字前用了一个修饰语“大惊”.表现出了鲁肃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请问:鲁肃为什么会“大惊”?  相似文献   

5.
速写属于素描范畴,速写曾经是美术高考中素描的加试内容。近十年来,个别省份的美术高考将速写从素描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命题,和素描、色彩成为联考的三大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以速写人物场景、默写人物动态、多个人物组合速写为主。速写成为独立的考试命题.是美术高考中的一次改革。而这次改革后产生的考试科目速写.成为考生在备考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美术教师在教学申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课例片段】《孙权劝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师:我们:大家来品味文中四处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老师认:勾,这四处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老师发现.其中有一处“日”字前用了一个修饰语“大惊”.表现出了鲁肃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请问:鲁肃为什么会“大惊”?  相似文献   

7.
场景速写是锻炼学生造型能力和艺术想象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风景、道具、人物、动物等。在场景速写的创作与教学中,既要强调速写的技法,也要注重场景气氛的渲染。深入人物的内心,掌握场景内在流动的气息,从场景速写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并营造出生活的本真,赋予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品质,是在场景速写创作与教学中贯穿始终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一生备受凌辱、饱尝煎熬,最后悲惨地死去。那么这样一个人物,怎么能与“笑”联系起来呢?在小说中,有关祥林嫂的“笑”的描写有三处,作者这样安排不是偶然的,它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眼睛是人体中最为传神的器官,有着“心灵之窗”的美称。因而文学家最喜欢描写人物的眼睛。通过描绘眼睛可以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可以透视人物的心灵秘密,可以表现人物的善恶美丑。鲁迅先生是描写眼睛的高手。在小说《祝福》中曾多处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悲苦命运和精神变化.对塑造祥林嫂的形象、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在谈画人物时说:“人体的某些部位画得美一些或丑一些都是无关紧要的,要想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画得生动逼真.关键全在这个眼珠儿上。”  相似文献   

10.
微型小说亦称小小说、镜头小说、袖珍小说。西方文坛称之为“超短篇”,把它视为短篇小说的一支。微型小说的题材,撷取的多半是生活海洋的一涓一滴,经过艺术的点染,也便成了一朵绚丽的浪花。它要求作者抓住某个精彩场面或镜头,采用速写的精确的粗线条勾勒,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场景的瞬间动态和情  相似文献   

11.
凡读过鲁迅小说《祝福》的,对主人公祥林嫂一生备受凌辱、饱尝煎熬、最后悲惨死去的 情景,无不铭记于心。这样一个人物,怎么能与“笑”联系起来呢? 然而,在小说中,涉及 祥林嫂“笑”的描写却有三处之多,这在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刻画中,如《孔乙己》中的孔 乙己,《故乡》中的闰土等,是从来没有过的。鲁迅先生的小说,语言简练,含义丰富而深 刻,可以说字字珠玑,无一处不讲究。作者接二连三地运用这种神情描写祥林嫂,不是偶然 的。它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是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的。第一次“笑”。祥林嫂新死了丈夫,在家…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在街头,在教室,在集市……常常会有许多有意思的场景。如: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夜晚街头的霓虹灯闪烁,游乐场上的欢声笑语,以及集市里的讨价还价。怎样写好这类场景呢,重要的方法就是学会抓拍镜头。根据描写的需要,抓拍镜头又可分为下面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拍远景镜头。远景镜头适合于表现范围广或人物多的场景,一般用概括描写的方式,给人以总体感受。例如写操场上同学们的活动,可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排比句式作些简单交代。第二种方法,拍特写镜头。在电影电视里,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人的手或眼占据了整个银…  相似文献   

13.
杜鹏程《夜走灵官峡》是一篇以50年代修筑宝成铁路的艰苦生活为背景,反映铁路工人崇高品质的优秀短篇小说。作者深刻的感受、高远的立意、新颖的角度、巧妙的构思通过高超的折射艺术表现出来。笔者认为:教此文,若抓住“三个三”,就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达到鉴赏作品的折射艺术,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之目的。“三个三”即三次场景描写,三次人物外貌描写,三个主要事件。“三个三”环环相扣,连成一体。工人阶级不畏艰险、一心为公的崇高品质从一幅幅沸腾的场景描写中,一处处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中,一个刚剐懂事的孩子身上折射出来。可谓独具匠心,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14.
速写式描写即用极经济的几笔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形象来,这种描写方法,可以给读者一个简单、明快的印象。如:虎妞脸上的神情很复杂: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着点儿,露出点儿冷笑。鼻子纵起些纹缕,折叠着不屑与急切;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老舍《骆驼祥子》)作者这里抓住人物脸部表情特点,“发亮的眼睛”、“冷笑的嘴”、“纵起的鼻子”和“棱着的眉”,淡淡几笔,就展示出了虎妞内心的活动。漫画式描写抓住人物外貌的某一特征,用夸张手法来描绘。如: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归纳并论述了人物速写的多种途径及其长短,阐述了人物速写的形神关系,提出了“形似”、“以形写神”、“得意忘形”是人物速写实践中三个不同阶段的艺术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场景是一种局部性的小说整合力量。借着“茶酒店”“山神庙”场景的勾连、收放、离合与描写,施耐庵灌注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线索之妙、情节之绝、人物之美、主旨之深,都可被层层揭示出来。场景的魔力之下,不尽于“柳暗花明”的阅读转机与教学突进,更有语文课“传道受业解惑”的立德树人教育功用的落地。  相似文献   

17.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没有细节,便没有风格.新教材入选的范文,大多出自名家名篇,其动人心处,主要在于典型的细节描写.捕捉和理解文本中的细节刻画,易于帮助学生与文本、编者、作者进行直接平等的互动对话,引发沟通、共鸣,加深理解.具体表现为:①典型的人物细节描写,彰显了人物的性格;②典型的场景细节描写,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就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8.
白雪 《学语文》2004,(11):1-4
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巧妙地把祥林嫂性格的几次重大变化,集中在“祝福”这个特定环境里;并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尤其是眼睛的刻画,揭示了祥林嫂的悲惨 命运及其社会根源。细读《祝福》,不难发现,小说冠以“祝福”这个标题,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中的场景是对人物和情节在特定环境中发展的综合描写。诺贝尔文学奖惟一黑人女性得主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们之歌》中的场景描写精彩纷呈,大致可分为描写性、象征性和感知性三个方面。而对这些场景的悲剧性描写和处理,高扬了贯穿欧关思想文化历史几千年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2011,(6):43-44
【设计理念】 “让笔下的人物会说话”是对应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所作的习作讲评课。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写人的习作,但对习作中“人物对话描写”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学生平时的习作,很少写到人物的对话;或者即使写到,表达形式也很单调,内容也不生动。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写好人物对话,我们结合“人物描写一组”,从小处着眼,把“让笔下的人物会说话”作为这次讲评课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语言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