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文化价值,能够推动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全球化背景下,为促进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文化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2.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音乐文化——齐鲁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文章试从古代齐鲁地域文化背景、齐国的音乐特点、鲁国的音乐特点、齐鲁地域的音乐差异、古代齐鲁地域音乐对当代山东音乐的影响几个方面对古代齐鲁地域的音乐特点与差异进行简要分析叙述。  相似文献   

3.
<正>地理环境会对人类意识与行为产生约束或推动作用,进而促进一个区域内文化生态的形成。音乐艺术作为人类典型的精神文化,其形成、传播及发展的全过程、全环节都深受特定地理环境的影响,带有典型的地域空间“烙印”。从地理环境视角探究音乐艺术,可以了解音乐艺术形成的时空背景,从而全面理解特定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4.
<正>地理环境会对人类的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理环境。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其形成、传播及发展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体现出地域特色。由何茜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人文地理学》一书,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全面解析,指出各具特色的地理空间是音乐艺术形成的沃土,而民族音乐作品是表现地理空间特色的载体。本文结合书中观点与民族音乐作品案例,从文化地理学视角解读音乐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化是音乐情感内涵的重要来源。民族音乐兼具民族性与地域性双重特点,充分展现出特定地域劳动人民朴实勤劳的优良品质、良好的艺术审美素养。由马丁·斯托克斯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域的音乐建构》一书,从人类文明演化发展的角度,详细阐述了音乐在构建地域性身份认同方面的作用,清晰揭示出音乐对于人类文明演进的影响,并结合不同地区与不同风格的音乐,系统论述了地域文化与流行乐、古典乐等的联系。本文围绕该书内容,就地域文化与民族音乐风格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探索出二者的有效融合路径,进而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综合作用下,文学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类社会现象一样,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着自己特定的地理分布格局,这种文学的地域分布形态或空间存在状态便是“文学地理”的研究范畴。在中国文学地理影响因素构成中,自然地理环境、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等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而经济、政治、军事和科学技术等则是变数较大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促进了中国某一时空的文学地理格局的形成。探究中国文学地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学演变过程中的地域特征、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的深入解读,这有助于构建出中国文学与地理空间变化之间的关系框架。20世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时间的沉淀,特定的地理空间会生成特定的地域文化生态,该文化生态可以反映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也能够展现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具有深刻的地域性特征。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不同,因此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元素呈现出多样化和独特性。而对处于地域文化生态中的人来说,由于长期受特定文化理念的影响,其审美倾向与艺术思维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将这种特征融入舞蹈创作,由此诞生了我国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舞蹈类型。由李雪梅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一书对民间舞蹈文化进行了研究,指出不同地区的不同地理环境赋予了舞蹈创作独特的灵魂与内涵,  相似文献   

8.
作为“有声之诗”的地方戏曲的建构,与地方戏曲声腔音乐的形成密切相关。浙江的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瓯剧等地方剧种,自然地理空间、文化地理空间对地方戏曲和戏曲声腔音乐的文化心理结构,时空表达方式的形成,总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空间地理分布与地域文化印记,鲜明的地方性戏曲文化建构,成为一个地域戏曲音乐和地方戏曲的独特标记。  相似文献   

9.
于晓晶 《文教资料》2014,(34):61-62
音乐的基本色调象征了这一社会的基本心理模式,为此特定的社会文化所共有。一个地域的音乐色彩描绘了这个地域文化的独有特征,同时勾勒了这一文化的基本模式。而具有典型东南亚文化特色的泰国,其音乐音质与色彩因特有的气候环境、宗教观念、语言音调、文化审美等各方面的影响,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貌,从而塑造了这一民族特有的音乐性格,形成了泰国音乐文化的气质表征。综观来看,可以代表泰国音乐音色表演的,莫过于泰人的歌唱与乐器演奏的音色了。本文通过对泰国人的歌唱音色和乐器演奏音色展开具体讨论,从而在声音景观中把握泰国音乐的风格与泰人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化与英语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定的地域形成并繁衍着特定的民风、习俗,而这些习俗、风情乃至生活、思维方式和心态情绪,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和长期积淀的地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而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所产生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效果产生了影响。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专家的研究、老师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研究实践,浅谈地域文化特征对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四川地域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制约,以及当地某些受言语影响而产生的特俗入手,以四川方言词为例,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地方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恒久的地方传统,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文字、图像资料和传说故事等语言形式,还表现为特定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地理风貌,文化遗存、遗产传人等实体形态,因而地域文化对人能产生直接、深刻、全面、长久、甚至终身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地方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恒久的地方传统,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文字、图像资料和传说故事等语言形式,还表现为特定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地理风貌,文化遗存、遗产和传人等实体形态,因而地域文化对人能产生直接、深刻、全面、长久,甚至终身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教育作用.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理应走进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4.
略谈对词史的地域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我们的词学研究和词史书写,对词的产生与发展的地理因素和地域文化特征有所忽视。而实际上,词的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贯穿千年词史的一种地理文化现象。回顾词史可知,词初起时就带上了十分浓重的江南地区的地理人文色彩。五代时。西蜀“花间”词烙下了鲜明的西蜀地域文化的印记。南唐君臣的词则主要是扬州地域文化的产物。入宋之后,词的地域性特征有所加重和发展,宋词几个有影响的流派都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相当多的宋词作品都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与南宋词平行发展的金词更是典型的“北方文学”。降及清代,词的地域性特征更加突出,甚至成了划分和识别词派的主要标志。对这个贯穿千年词史的地域文化现象,有必要设计出一系列课题,开展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教学行为是一种文化行为,是基于特定教学情境的实践行为,必然受特定地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固原地区和银川地区20所中小学456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地域文化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学组织行为、教学管理行为、教学呈示行为、教学指导行为和教学反思行为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教学准备行为和教学评价行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民族音乐是我国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地域由特定的人群,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民族音乐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塑造民族精神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年轻人更热衷于流行音乐,这导致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遇到阻力,如何化解这些阻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由胡亚妮著、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文化交融下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地域民族音乐在多元化的文化交织中的形成和发展,并针对民族音乐传承的困境及应对策略给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地理扩散张言顺\江苏溧水县洪蓝中学文化其实是历史进程中人地关系的物质和精神体现。地理环境参与了任何一种文化的塑造,“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文化必然带有特定地域的印记,但又不受该地域的约束,因为文化具有地理扩散功能。文化的地理扩散表现为...  相似文献   

18.
<正>地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进入城市开始现代化生活,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地域传统音乐转而爱上摇滚乐、爵士乐甚至美国乡村音乐。在外来音乐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地域传统音乐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岌岌可危,因此分析我国地域文化音乐面临的困境并为其探寻出路紧迫且必要。由杨民康等人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城镇化进程中传统音乐现状及其保护》,对我国传统音乐受社会发展影响而出现的生存危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笔者针对我国地域音乐文化面临的危机及解决途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源起于特定的地域环境而产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条件,地域文化虽然受制于一定的地理限制,但并不封闭,而是处在一个不断地与周边地域文化进行交流的一个开放状态之中。特别是移民迁徒,移民与土著新旧文化互动促使地域文化发生演变,为地域文化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移民之外,促进地域文化演变的最大动力就是国家意识。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宗教也是一个地域文化演变的重要元素。所以,地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实是自然条件与人为性因素互动之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同宗音乐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是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的产物。音乐只不过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体现人类的精神世界,它的历史是中国文化自身不断演化的历史。它是中国特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在音乐中的一种体现,因此对中国同宗音乐文化特征的研究,也就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