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代青年学生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主体,不仅要在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不断精进,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做到知行合一。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实现育人水平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微文化是一种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兴网络文化,由数字科技的发展催生。提升青年思政教育的时代感与有效性是当今思政教育工作的任务要求。面对微文化,我们应驾驭好它,抓住思政教育契机,探索并整理提高青年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新思路。文章通过介绍探究微文化视野下的青年思政教育,明确微文化对青年思政教育的双面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微文化有效融入青年思政教育的路径,希望为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一些建议,早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性,是涵养高职学生巨大的精神财富。由于新时代雷锋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育人功能高度一致,把新时代雷锋精神作为高职思政教育新的精神引领,将助力青年学生尽快成人成才和树立"中国梦"理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高职院校通过赋予新时代校园文化新内涵、发挥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主渠道作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完善思政工作保障机制、加强雷锋文化常态化研究等方式,寻求新时代雷锋精神作为高职思政教育精神新引领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新文科作为课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所构建的一种新的学科模式。推进新文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有助于拓展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充分激发人文社科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培育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与政治素养的优秀人才。本文立足新文科建设背景,深入分析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期推动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与思想觉悟切实提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持续性助力。  相似文献   

5.
<正>高校学生会作为大学学生组织的中心,是在高校党委组织领导下与共青团引导下带领青年学生实施自我教育、管理及服务的自治组织,是青年学生加强综合素养、实现综合发展的重要舞台,是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建设与管理工作、为学校未来发展和改革建言献策、表达个体需求与维护权益的主要路径,更是高校实施思政教育的关键力量。在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相对于高校教育部门与专职教职工而言,新时代高校学生组织尤其是学生会凭借鲜明优势与特征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必不可少的力量,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功能。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提出全新目标与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是高校思政教育重要任务。高校思政教育有职责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底蕴。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重大课题。这需要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找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的内在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有效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设计。最重要的是,探索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有机结合的基本前提是两者具有一定内在契合性。从育人角度看,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价值旨趣一致。德育是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  相似文献   

7.
<正>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各国之间交往愈发密切。英语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发挥的作用愈发显著。在现阶段各高校教育体系中,英语已然成为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诚然,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中难免会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并非所有西方文化思潮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发挥思政教育功能与作用,促进英语课程和思政课程相互融合与渗透,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必然会面临全新的问题,即如何把语言知识讲解、技能培养和思政教育充分融合,切实发挥英语课程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8.
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重塑教学内容结构和助力育人目标实现,是青年学生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食粮。鉴于当前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融入意识待增强、融入能力待提升、融入方法待创新、融入机制待健全等现实梗阻,要从提高融前认识、重视融中方略、推进融后教学等环节厘清其实践逻辑,切实推动主题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使主题教育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协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池秋平 《文教资料》2012,(7):116-117
本文以胡锦涛"讲话精神"为指导,提出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担当起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神圣职责;二是明确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完善自身思想观念和道德信仰的途径。因此思政教育者要结合网络新媒体发展的进程,促进思政教学向网络化和现代化发展,从而满足新时代学生思想需求和新媒体教学要求。本文立足青年学生新时代发展角度,分析网络新媒体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策略,旨在提升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思政教育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正>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记录着无数革命英雄和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事业努力奋斗的光辉事迹,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功能。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能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关键作用,实现理论阐释与实践应用有机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增强育人效果。张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作为承载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开展思政课的宝贵资源。大学生群体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有利于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从而厚植其爱国主义情怀。探索红色文化增色高校思政课堂,需要优化教育内容,深挖红色文化的思政元素;培育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增强其对红色文化认同感;创新教育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统筹发展,从而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成果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涵养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思考对党、民族、青年的时代价值;从教学导向出发做“学、思、悟、践”教学定位、赓续红色基因;从课程设计出发切实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打造多样化教学平台。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时代价值的角度,对党、民族及新时代青年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在教学目标角度应统筹规划教学环节,砥砺青年思想品格;在课程设计角度应理论教学结合实践体验,助力平台搭建。总之,河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着重把握理论发展性特征以提升思政课教学创新力,凝聚思想共识、提升红色文化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瑜 《文教资料》2007,(27):162-163
在高校迅速发展、呈现多元文化的今天,学生工作者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作为高校的思政辅导员,要通过创立新的教育模式、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创新的实践等措施切实提升学生工作的创新能力,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龙波宇  向黎  杨思玉 《教师》2020,(5):59-60
如何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协同日常思政教育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是当下思政理论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青年大学生面临着与传统社会不一样的时代条件。文章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互联网环境下青年大学生思想与行为需求及特征,分析了新形势下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所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构建良性互动模式,增强思政教育生动性与时代感,以满足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  相似文献   

16.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推进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群体。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至关重要。在当今时代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多方面影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融入尊师重教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重点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意识、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展现传统文化、以及丰富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建设良好教学环境,体现尊师重教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丰富课程内涵和拓展育人功能。目前,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着红色文化体验感受限、红色信息整合度较弱及红色文化教学深度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应从红色文化时代性入手,做好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提升红色文化体验感,营造红色文化学习氛围;组建红色文化网络社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加强思政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思政教育教学形式等路径,助推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要生力军,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教师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状况的抽样调查,分析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并从思政育人效果、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平台建设、实践养成作用、教育合力四个方面进行原因解读,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管齐下,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平台建设,健全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的对策,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基因,蕴藏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亦具有思政教育价值和功能。思政教育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是弘扬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目标共同之处是培养个体人道德品行与提升个体人道德水平。传统文化提倡道德教育,尤其是个体人道德理念发展。而思政教育根本目标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20.
青年强则国家强,各大高校承担着培养青年优秀人才的重任,而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思政课程更是关系到学生素质教育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应当充分发挥其引领学生的重要作用,同时,专业课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主渠道,也应该顺应新形势,思考其如何发挥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功能。文章深入研究《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知识要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知识教授中,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政素养和辩证看待理解事物的能力,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打开一个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