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所谓情境教学法,即教师为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带有强烈情感性的教学氛围,并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主动参与教学,进而提升教学质效[1]。显然,这契合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有助于将情感与认知有效结合,进而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借助针对性教学手段模拟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与史料分析中深化历史认知[2]。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化学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1]。其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2]。  相似文献   

3.
<正>一、问题的提出“模型认知”指依据“模型”认识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建立新模型的一种认知方法,“模型认知”素养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进而发展并形成学科关键能力[1]。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1]指出,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宗旨,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能动性,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  相似文献   

5.
<正>“证据推理”是指从问题情境及已有知识经验中识别、转换或推演,形成主张,并多方收集证据进行论证,从而获得结论,解决问题。化学中的“模型认知”可理解为“利用模型进行思维的一种方法”,即基于一定的感性认识,以理想化的思维方式对看不见的化学原型客体进行近似、简化的摹写,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科学抽象方法[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要求是“具有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6.
2017年版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开展以素养为本的教学,使学科素养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1]。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思想,把为了知识的教育转化为通过活动获得知识,通过知识得到教育;认识到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学科活动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2]。  相似文献   

7.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提到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项目式学习是在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性的教育实践形态[2]。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题的提出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2,指出高中化学课程要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学科知识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3。  相似文献   

9.
<正>每个人都依赖“意志”(will)这种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来确定目标、克服困难并最终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成既定的目的[1],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调节也并不例外。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之一,“意象”(image)反映教师的自我认知以及教师对教学、学生和教育教学情境的认知[2],融合了教师的“信念、情感与需求”[2]。此“意”虽非彼“意”,但都与知识(knowledge)及情感(feeling)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二“意”的相遇产生了某种神奇的化学反应,让我生成了对意志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10.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指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是国家首次在化学课程相关文件中提出“大概念”一词。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2]课程理念中更是突出强调要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基于大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化学观念,形成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落实课程任务,实现课程目标[3]。由此,标志着探索如何落实基于大概念引领的化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将成为未来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深度学习”主张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素养。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理解和解释历史就离不开“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1],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2]。真实学习问题必须依托真实历史情境,真实历史情境需要借助“史料”来建构。但由于精力、能力和视野的限制,大多高中历史教师很难开发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史料。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使课程内容情境化”[3],这是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以知识教学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是培育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中,技能的形成与熟练有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时下,数学技能教学虽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关注,但多数课堂彰显的教育价值仍显不足[1],离“探索与发现的沃土”[2]还有一定距离。比如,角的度量是小学度量领域的重头戏,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量感等的发展,但实际教学常沦为工具的简单认识和机械操练:先简单介绍角的度量单位,  相似文献   

13.
<正>电解质溶液中的三个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好素材[1],也是近十余年高考的选材热点(见表1[2])。本文将从质子守恒的知识本源出发,构建混合溶液质子守恒的速写模型,以期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临考破解难题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世界各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新型教师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1]。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是动态发展的,数字技术应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2]。智能时代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化学考试大纲说明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为“化学科考试为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1] 。在化学复习教学中,发展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是以归纳整合化学必备知识为基础,以提升思维能力为核心,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的有机融合,起源于美国[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情境创设,可以为学生提供发现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让学生感受化学学习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该内容历年来都是高考热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拓展了初中所学化学知识,而且为接下来的元素化合物学习打下了基础,对学生的化学观念建构有很大帮助。2017年版课标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素养为本”的教学,可通过真实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PBL教学较好地响应了新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标背景下,高考知识测试方式得到改进,更多的是情境化的命题和开放性试题,因此需要推进深度学习和情境化教学。依据“素养为本”的理念,倡导课堂情境创设来自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课堂实验创新,能够有效展现教师在化学课堂中的表现力[1]。但迄今为止,大部分化学课堂教学中,仅仅在课前导入环节用到了情境创设,后续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其他的情境或者无情境,  相似文献   

19.
<正>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结合生活和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让课堂回到真实情境,解决和探索真实问题,是化学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本节课结合生活中除水垢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水垢的成分出发,形成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再尝试用沉淀溶解平衡解释除水垢的方法,从而达到本节教学目标,也让化学学科素养得以落地。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理念的推行旨在提高高中学生化学学科品格与化学知识运用能力,化学品格主要指的是化学思维和化学视角,是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化学思维和具体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1]。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1月教育考试部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指导命题的规范性文件,也是教学改革和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1]28,对普通高中的教学与备考具有反拨功能。其“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理念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备考观念,推动复习策略“转型升级”。基于高考评价体系,高三学生将面临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综合考查[2]。因此,一线教师需要打破原有基于考试大纲教学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