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有限的校史资源,是“起步型”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校史文化育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起步型”高校校史资源数量有限、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为导向,在分析“起步型”高校校史资源存在的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深挖自身历史,充实校史资源存量;总结提炼内涵,讲好校史故事;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史资源物质和精神载体,创新方式手段、拓宽校史资源使用渠道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的能动性,切实增强校史文化育人的互动性、时代性和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选修哲学通识课程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其哲学基础薄弱。在哲学通识教育中引入"故事教学法",既符合学生的特点,也符合课程的特点。要讲好哲学家的故事,以哲学家的魅力吸引学生;讲好历史故事,深入理解哲学产生的时代和背景;讲好哲学理论故事,或用故事来阐发哲学理论,有效掌握各种哲学理论;讲好生活故事,用哲学智慧解答人生困惑;讲好时代故事,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相对接。在故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环节,要采取各种措施讲好故事;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故事,要从故事出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还要引导学生对哲学经典和哲学理论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张岚 《现代英语》2023,(1):115-118
随着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和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所以对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文章主要从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故事元素、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用英语讲好本专业内的中国故事、把“四史”教育融入英语演讲等方式,重点探讨培养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日威 《江苏教育》2022,(62):72-7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如何讲好中国故事?2020年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以高票房、高上座率的强劲势头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该部影片能够获得成功,我认为是因为它抓住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关键点:选择题材的时代化、塑造人物的平民化、营造氛围的喜剧化、架构作品的拼盘化、运用手法的艺术化。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文化英语课程和师生合作评价(TSCA)两个方面说明研究背景。分析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评价内容和目标。提出中国文化英语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直接切入点,其课程内容和目标包含英语语言应用与中国文化内容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要反映这两个方面。以翻译产出为例,探讨在中国文化英语课程中师生合作评价的应用。认为教师通过师生合作评价能有效克服班级大、产出频率高等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周青 《数学教学》2023,(11):2-6
<正>§14数据中的故事数据是帮助我们理解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们讲两个简单的数据分析的例子.第一个有关数据的故事讲的是心理学家索尔克关于心跳在母亲与婴儿之间关系中所起作用的研究.1973年,他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他的发现[1].作为一位心理学家,索尔克当然清楚地知道大脑控制了人们的情绪反应.但让他觉得奇怪的是,无论在哪个历史文化环境之下,人们表达情感的时候一致地选择了另一个器官“心脏”,例如人们常说“我从心里爱你”或者“我的心碎了”.索尔克希望能够搞清楚到底心脏与情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7.
岳晟婷 《知识文库》2024,(1):140-14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曾多次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做出重要指示。在跨校修读学分项目课程——日语笔译课中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分析我校参与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项目的日语笔译课程的教学情况,探讨了在日语笔译课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探索在日语笔译课中讲好中国故事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建东 《江苏教育》2022,(25):64-68
<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英语课程要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这意味着英语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是将中华文化融入课堂,讲述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笔者经过课堂实践,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条件下,思政课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用理讲好思政课”、探索有效的“讲道理”的方式方法是当前思政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讲故事是思想文化传播的最佳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文章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运用“故事化”手段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实践创新方法及其重要意义。为了提升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意愿和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环节利用现有课程建设基础,运用“故事化”手段,实现“会讲故事”向“讲好故事”的转变,提升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爷爷真入戏     
在我印象中,爷爷给我讲的故事最多。因为我家的故事书多得很,我要听什么样的故事,爷爷就讲什么故事。讲小花猫时,他会学小猫喵喵叫,那声音可逗了;讲老虎时,他就跳起来,好可怕;讲小狗时,他就“汪汪”地“咬”  相似文献   

11.
黄冈师范学院在校史编撰、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访谈典型人物、推荐评选杰出校友、举办校友捐赠仪式和杰出校友报告会等活动,彰显校史文化的特质及“育人”功能;校史编撰、研究的实践的育人功能具体表现为认识功能,即帮助青年学生“知校”;情感功能,即引导青年学生“爱校”;励志功能,即激励青年学生“为校”。  相似文献   

12.
旅游文化文本的翻译在旅游推广中起到桥梁作用,而景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载体,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传播途径。生态翻译学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以黄鹤楼景区官方网站为例,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对当前旅游英语翻译进行了探讨,以便更好地推广中国文化景观,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2021,(5):F0003-F0003
华中师范大学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从百年校史中汲取教育报国的精神养分,于2016年开始举办“讲好华师故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身边人,平凡人讲述故事的质朴形式回顾办学历程,弘扬华师精神,彰显文化底蕴,展现教育发展缩影,助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以实现“人人皆主体、时时皆契机、处处皆课堂”的理想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世界读书日”中蕴含的中国元素,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题材。余秋雨曾讲述“世界读书日”之所以定于4月23日,是因为这一天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忌日。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的华夏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也有位4月23日逝世的先贤哲人——朱熹。通过讲好朱熹读书以立学、讲学、创学、博学、作文的故事,发出“世界读书日”的中国声音,以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红色校史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其蕴含的思想意义和道德理念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本文首先梳理了红色校史文化的内涵及特点,探讨了红色校史文化对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作用,其次介绍了西藏民族大学利用红色校史文化育人现状,最后提出了红色校史文化融入新时代好青年培育体系的具体路径,分别从课程教学、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和方法,证明了其在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归国留学人员意识形态引领有利于确保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主动权,有利于把握国际话语权,破解西方话语霸权与“他塑”难题。破解西方意识形态陷阱要讲清楚西方“民主”“人权”的虚伪性,讲清楚盲目推行“私有化”的危害性。擦亮传播中国故事的鲜明标识,既要讲好百年党史中传承初心使命的故事,也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更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学理支撑。意识形态引领的具体举措是:加强政治引导,掌好意识形态引领“航向标”;健全体制机制,筑牢意识形态引领“防火墙”;牢牢守护阵地,打好凝聚思想共识“组合拳”。  相似文献   

17.
以自己为镜     
有一个孩子,成天贪玩。他的父亲很忧虑地对他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不努力学一些东西,长大了如何能出人头地呢?”“这孩子不以为然地说:“你瞧瞧我的伙伴扪,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直到他16岁的某一天,他父亲做工回来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他。  相似文献   

18.
孤独与理解     
有一个孤独的人。他告诉了我他的苦闷、烦恼,以及忧郁。他说世人不能理解他。他只希望得到我的理解。晚上,我们喝酒,我尽一切努力去理解他——然而不能。于是我“煞有介事”地“教导”他一番。我给他讲了3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建造巴别塔。人类的创始期,天下只有一种语言。他们往东方大迁移时,遇见一片巴比伦平原,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彼此商量着说:“来吧!我们在这儿烧制砖头!”他们真的动手烧制起来。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城里要有高塔,耸入云霄,好传扬我们的美名,以免我们分散到别的地方!”这时候上帝下来了,他看见了人类建造…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他强调要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还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此,中原名师王慧卿初中历史工作室开展了“豫西红色资源在初中党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省级专项课题研究,对于如何向青少年学生讲好党史故事,课题组从七个维度进行了思考和践行。  相似文献   

20.
讲故事的本质是以文化人。故事达成了情境的具体化、价值的具体化、问题的具体化,粘合了化人之“文”与所育之“人”之间的理解距离,是以文化人的重要媒介。故事化人的实践机理在于:育人者通过讲故事为教育对象呈现出一个文化化育中集文化认知、文化情感、价值信仰、精神意志、文化践行等倾向结构统合一体的有意义的视界,实现了故事化人的逻辑可能。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讲好故事,通过择取“好素材”、搭建“好链接”、促成“好理解”来实现故事化人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