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素质教育首重理念以素质生成为本,表明教育目标开始由"传授知识"向"培养素质"转换.这一转换引发了教育着眼点在社会与人之间的重新确立--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说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素质教育二重理念.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需要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本作保证,这是素质教育的三重理念.它们相互派生、相互蕴含、相互支持,共同构成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思想已被社会所接受,成为社会共识。“以人为本”思想在学校更多体现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发展个性,培养个性,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以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新课程目标突出以发展为本,实质上是把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实现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一精神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闪烁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光彩,是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和关键。只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生的发展,这一精神对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期待,更高的要求,对具有“教师的摇篮”、“教育的母机”性质的师范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师范教育构建以“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发展人、完善人。[1]而很好地完成这一终极目的的关键就在 于,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了正确的思想理念,学校的教育教 学及管理工作才能健康发展。一、教育之本应当以人为核心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干部、教师队伍。学校每位干部、教师的素 质能否提高,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系到学生素质能否得到全面发展,关系到知 识经济时代所需人才是否合格的问题。因此,干部、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要以教师为本。质量的提高要靠教师,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话题围绕“怎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旨在唤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进行再认识,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不破不立,破旧…  相似文献   

7.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话题围绕“怎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旨在唤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进行再认识,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变革时期.新课改最根本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人的素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个性等,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多次尝试了“激励-发展”教学法,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9.
从“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出发,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分析其在当前科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如何培养符合当代市场需要的高科学素质复合型高级人才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追求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新理念。这一办学理念的主要含义是:学生的发展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逐年深入,“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逐步被大学所接受。国内众多高校特别是民办二级学院纷纷召开学生工作会议,探讨“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但是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认为“以人为本”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具体说,“以人为本”就是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化教育理念,是一种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学生“会学”的教育:学生个性发展是以学生原有的素质结构为基础,并对原有的素质结构不断进行转换,改造,升华的过程,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的教育;发展个性是实现素质教育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求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克除应试教育的弊端,从解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抓起,使学生在一种发展优良环境中自由和谐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应该坚持在基础性,全面性,全体性之上讲究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培养和造就二十世纪新型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以服装设计课谈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4.
徐生龙 《湖北教育》2001,(11):14-15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企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和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强调全面提高学生五个方面的素质和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情趣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不是以考试为本、更不是以分数为本的教育,它的根本宗旨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素质水准,核心是人的发展,即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坚持“两个统一”。 一、培养共性和发展个性相统一 传统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重共性、轻个性。全国执行的是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参、统一的考试,在这种统一的模式下,大  相似文献   

15.
我校开展了以《学生个体素质综合评价试验》为题的教育科研实验。这项实验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发展为主的正确价值取向,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评价理论为指导,确立“以人为本,承认差异,着眼发展”的评价理念,对学生个体素质发展评价的内容、形式、方法进行整体性改革。几年来,教师积极参与这一试验研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艰苦的探索,取得了多项重大进展,初步解决了学校教育改革与旧的评价机制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评价改革是一项十分艰难…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有: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高能力”“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素质教育正是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旨,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的主人,从而全面有效地发展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课改的教育理念之一,“本”指事物的根源,世界万事万物中,“人”才是根本。现代教育对“以人为本”赋予了新的内涵,就是面对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教师如何把社会发展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有能力继承传统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科学和未来科学,不断延续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董琼 《学语文》2006,(5):16-16
何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1)认为学生是素质的承担者与体现者,强调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要求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2)提高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不得遗漏一个学生,也不允许对各种素质采取重此轻彼的态度,各层次素质无优劣、好坏之分,都必须加以培养和提高;(3)要求教育者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温多红 《教书育人》2002,(14):45-46
高校政治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第一线的骨干力量,肩负着“辅”与“导”的重要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复杂化,文化的多元化,学生见识面愈来愈广泛,接受的思想更加复杂。这就要求辅导员不能再以说教者的角色,把学生当成被动消极的接受者;不能只重视规范管理,忽视情感教育。应根据新形势,对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诸多不足进行改革和创新,转换角色,转变管理方式,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行“以人为本,以情育人”的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迎接新的挑战。第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高校政治辅导员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