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娄淑娟 《家教世界》2012,(10):65-66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分支,高职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从高中进入高职院校,人际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与中学发生了明显地改变。本文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新生适应的问题,分析新生适应的现状,为缩短高职新生适应期及增强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新生适应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是指大学对新生进行的适应大学环境系列教育活动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学习适应教育、生活适应教育和心理适应教育。新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由中学跨人大学,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大转折,由于其自身尚不成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真正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大学对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既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又感到陌生与迷惘。新生适应教育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新生适应新环境的迫切需要,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动力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从高职院校新生面临的心理、生活、人际交往、学习不适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应对策略——实施“八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4.
张海燕 《考试周刊》2013,(41):152-153
大学新生在开始大学生活时在环境、学习、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适应问题,表现在环境适应方面的问题即为环境适应不良。环境适应是大学新生进入到大学生活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研究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环境、学会独立生活,促进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新生适应新环境的迫切需要,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动力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如何利用好自己的大学时光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6.
张海燕  李春媚 《考试周刊》2010,(13):198-200
大学新生通过高考的洗礼,在繁重的学习及心理上接受历练,经受了从中学时期步入高等学府的转变。面对新环境、新面孔……大学新生在各个方面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容易出现适应不良,思想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扰。如何解决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学会在社会独立生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课题。大学新生学会逐步适应新环境、新人际关系、新学习方法,学会分析现实挫折、正确评价自己,在受到挫折时找到心理平衡点并学会处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新生的主要力量。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和“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会面临人际交往环境的新变化、学习要求和教学管理方式的显著变化等,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高职院校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新生中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入学教育,帮助新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专业意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8.
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和课余生活等方面分析了高职新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学校应从重视程度、思想教育、自我认识、校园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帮助高职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意义新生入学是他们大学生活的开始,大学与中学相比,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生活环境都有很大差别,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课题。如果适应不良,会导致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行为消极以及学业成绩下降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即使是在连续的扩招之后,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在中学还是比较优秀的,进入大学之后的适应不良以及随之而来的学习困难或学业成绩下降,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失败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降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  相似文献   

10.
正大学新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其面临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问题,需要完成大学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适应任务。所以,大学新生教育必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影响新生个人成长,而且关系到高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近年来,"90后"大学生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特质上,都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和群体特征。这不仅给大学新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而且更是成为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大学新生的教育,随着朋辈教育工作理念逐步被众多高校接受并付诸实践,朋辈教育工作模式成为  相似文献   

11.
刚刚跨入大学门槛的新生,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际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由父母的"重点保护"对象一下过渡到集体生活中的一份子。多数新入学的大学生表现出各种的不适应,有的学习找不到方向,有的无法管理自己的生活,有的不敢交际,甚至有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加强教育引导,不断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创新入教育教育的方式,完善入学教育的制度保障,对大学新生进行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分析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肩负社会历史重任的大学生,告别了紧张有序的中学生活,满怀信心踏入大学校园,开始新的生活,由于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不同,新生往往容易在生活上、学习上和人际交往以及心理上产生诸多不适应,表现出自豪感与自卑感、依赖感与自立感、温暖感与孤独感相交织的复杂心态,行为特征上表现为盲目、无序、低效。分析研究大学新生的不适应表现,采取恰当的教育对策,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关”,对他们的顺利成长有一定的意义。一从心理学角度看,不适应是指个体不能使自我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大学新生…  相似文献   

13.
学生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刚步入大学的新生面临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变化的客观问题,学业表现可以说是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晴雨表.通过对部分挂科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发现挂科学生的群体特征为:中学教育管理相对严格或母亲陪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弱;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角色缺失;学生时间管理紊乱,沉迷于游戏追剧,运动锻...  相似文献   

14.
经过高考拼搏而跨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既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对自己充满自信,又对大学生活感到陌生和茫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材Transitions采用了人本主义课程编写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全人教育",选取贴近大学新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题,以帮助新生顺利地实现由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过渡,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5.
新生适应与教育是大学新生入学后接受的第一份人生教育,对大学生的进步、成长、发展、成才都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引导作用.通过新生适应与教育课的开设,可以让新生的适应与教育更加系列化、科学化,帮助新生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活,更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顺利实现中学到大学的跨越,为新生今后的大学学习和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新生适应与教育课开设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开设新生适应与教育课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高职新生的心理困惑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刚进入高职院校大门的新生而言,鲜明的职业定向、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型、就业主导下的学习定位、新环境的适应等等,无不对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认知和适应是人必备的最基本的两大素质,能否顺利渡过适应期,对高职新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若有些问题认知错误或处理不当,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帮助高职新生尽快地了解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实现角色认同,更好地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事关每位高职新生的成长。高职院校抓住高职新生教育的“最佳期”施以针对性教育,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大学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模式等诸方面的改变,心理上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建立,使他们面临着新的的心理冲突。论述了团体心理训练以其感染力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对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具有积极意义,指出团体心理训练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生适应障碍与适应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心理适应、环境适应和学习适应等适应问题,部分大学新生产生了适应障碍。造成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因素既有高校和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大学新生认识和个性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以促进大学新生列好地适应高校学习生活并尽快成才。  相似文献   

19.
高师音乐专业新生转化工作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音乐专业新生转化工作的探索李郁兰新生入学后从形式上完成了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化.但是在学习、生活、心理、思想诸方面尚未完全脱离中学生思维定式。对大学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管理方法完全不同于中学的模式感到不适应。对大学这种人生路上的成才教育缺乏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意义新生入学是他们大学生活的开始,大学与中学相比,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生活环境都有很大差别,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课题。如果适应不良,会导致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矛盾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