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训诂学对继承先古文化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训诂学的目的是对古籍文本的字进行追根溯源,澄清本义。字词解释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但当前中学文言文字词解释教学面临着:学生对古文兴趣欠缺、一词多义,多词一义,释义不断、教师肤浅理解,学生肤浅学习等问题。《大学》中:"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本源问题未理解未解决而先去处理旁枝末节未之有也。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字词教学中充当的是"渔"的作用,是学习字词释义的根本之法,将训诂学方法原理融入文言文教学是解决教学中"老大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中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串讲,"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记词义、记译文,考试考翻译和字词,学生对这种"满堂灌"的文言文学习感到厌倦,使文言文的教学跟素质教育相距甚远。而我们学校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种问题就更为凸显。如何让学生摆脱文言文的束缚,本文以《核舟记》为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挖掘文言文中的有利因素,通过趣味古文、古字分析、画画学古文等形式吸引学生读古文,诵古文,记古文。希望能为古文教学提供新的学习范例。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新《教学大纲》推荐学生背诵古诗词、曲 50首,古文 20(段 )篇,并把高中文言文教学集中在高一年级,分六个单元,学习先秦到明清的文章。新大纲在文言文教学中强化了古诗文背诵教学,但对文言文的虚词、实词教学,文言文句法、章法的训练以及古代作品的阅读只提“点拨”而已。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储备相当匮乏,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等,这使得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陷入了极度艰难的困境。   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联想与想象力的丧失   我曾经连续三届在高三年级学生中进…  相似文献   

4.
正文言文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学课本上选编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传诵名篇。由于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加之中学生的古文常识和文言知识欠缺等原因,因此,对于初中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便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我多年来学习古文的一些心得体会,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难点,指导好学生的古文学习、古文复习是至关重要的。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十分重视经验的积累,总结了一些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小学文言文学习是为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学时要设立恰当的目标,避免拔高。激发兴趣、积淀语感是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同时,古文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体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生就是一部"变的哲学",新事物会不断替代或补充旧的事物,包括文学意义上的语体、文风,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革和革新。其中区别于六朝唐初泛滥的骈文而兴起发展的唐代古文,便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变革。为了让学生分析鉴赏所要学习的具有唐代古文特点的文言文篇章,教师可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适当渗透古文理论。可具体从古文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古文理论强调的思想、古文理论的影响等几方面切入,进行关于文章的鉴赏教学。当然,为了突出文章所表现出的唐代古文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石声淮教授有着丰富的古文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对中学古文教学也颇有精到之见,值得很好的学习。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习古文,在于借鉴,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就一篇文章的教学过程来说,石先生认为,教学不能从部分开始,而应从整体入手。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把注重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养成教育提上了日程。无疑,文言文在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文在初中语文课文中占到了20%的比重。但是,初中阶段的语文古文教学不容乐观,呈现出学生难以掌握,教师教学困难的现状。原因就是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别于古文的语言环境和古文的语法规则,学生对于古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没有掌握。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文言素养,提升其古文阅读能力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猜读法是科学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猜读法对教师“教”和学生“学”具有双向促进意义。本文阐述了猜读法运用于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巧用猜读法的有效策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当今,在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中,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依然采用着陈旧的、乏味的、满堂灌的方式,逐字、逐句朗读、翻译,唯恐稍有疏漏。学生们手里搬着各式各样的古文译注参考书,不停地写着笔记,课堂气氛沉闷呆板,教师花了巨大的精力,却收效甚微,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仍然局限在中学教材讲授的几十篇课文上,一旦遇到一篇课外古文,就昏昏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文言素养,提升其古文阅读能力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猜读法是科学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猜读法对教师"教"和学生"学"具有双向促进意义。本文阐述了猜读法运用于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巧用猜读法的有效策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是个难点。不少教师在这方面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而学生呢,则把读古文比作学外语、看天书。教者捉襟见肘,学者徒唤奈何。仔细分析起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目前至少有以下三个。第一,对学习文言文认识不足。多年来,一些同志认为,在当今社会里学习文言文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有的甚至提出,中学不学文言文,最起码,初中不要学文言文。由于坚持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升学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文言文教学如果真能潜心研之,反复琢之,确实能一改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孤立、零散、无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古文有系统地掌握,并激发起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正>古文、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瑰丽文化中内容最丰富、思想最深刻的宝贵遗产。搞好中学文言文教学,是全体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弘扬传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义不容辞的义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文言文始终是许多教师的一块"心病",由于传统的"串讲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学生对文言文总是谈"虎"色变,普遍存在畏惧和厌烦情绪。为了解决中学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我们对此展开了相关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葛华 《学语文》2007,(3):43-44
近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古文今译这种教学手段或途径成了影响文言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因素。笔者不太同意这种观点,本文认为古文今译仍是古文教学的基础,同时,谈一点文言文教学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让中学生学点古文,接触一点祖国古代文化,一方面可以培养爱国思想,增进民族自信心;一方面可以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增强智力,提高语文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意图当然很好。但就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来看,很难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关键要夯实强化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整理文言文知识体系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拓展课外文言文阅读思维,注重古文名句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41):26-27
<正>中学文言文教与学对于教师、学生而言是爱也古文,恨也古文。选入初中课本的文言文大多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但是,由于文言文离现实生活遥远,语言差异大,常使学生为之望而却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一筹莫展。文言文如何教?怎样学?这始终困扰着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也促使大家努力探索,寻求良策。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我掌握了一套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增强了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教学《桃花源记》为例,并在此基础上再延  相似文献   

20.
现今的中学古文教学,采用的大多数仍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的也无非是字、词的诠释,字词疏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对于文章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写作手法等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教师几多无奈,学生几多厌倦,更谈不上智能的开发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走出文言文课堂的沉闷,变枯燥为有趣,古文教学新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