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主要是防感应雷的入侵和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计算机网络系统及防雷工作重点是防止感应雷入侵。雷电入侵计算机电器设备的形式有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雷电直接击中线路并经过电器设备入地的雷击过电流称为直击雷;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形成的雷击称为感应雷。  相似文献   

2.
王军  王喜 《科技风》2011,(13):235-237
众所周知,雷电是自然现象,雷击释放能量很大,它的放电时间很短,但泄放电流可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安培。这种高电压冲击波,沿着建筑物体或沿着导体迅速传播,可破坏各种电器设备,危及人身安全。在CATV系统中,一旦遭到雷击,没有良好防雷措施的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甚至瘫痪。对于干线较长的大系统,防雷设计更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从雷电的产生机理以及雷电对CATV系统的破坏性阐述雷电,进而加强并改进CATV系统防雷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路秋妮 《科技风》2011,(23):198
雷电是由于云层间、云和大地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放电现象。通常雷击分为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我们应对几种雷击作用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在相应的区域进行必要的雷电防护。  相似文献   

4.
夏奇 《科技风》2014,(10):182-182
风电场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安全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风电场的数量逐年增多,同时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雷击对于风电场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雷击就成为风电场需要重点防患的威胁。同时风电场并没有十分规范的标准来预防雷电防御,也没有成熟的技术来协助施工和设计维护等工作。所以对风电场(风电机组)的雷电防护工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本论文首先介绍了雷电放电的特点以及风电场雷电防御的特殊性,进而介绍了几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雷击跳闸是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线路跳闸后需要迅速查找故障点,对线路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以确保线路安全运行.雷电定位系统是目前研究雷电活动情况的最先进的手段,通过雷电定位系统可以很好的记录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以及雷电流的大小,利用雷电定位系统查找雷击故障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查找雷击故障点手段.  相似文献   

6.
雷电流的路径具有极大的随机性,雷击点的选择也具有随机性,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本文主要通过雷电的路径和地面情况分析雷击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针对雷电磁干扰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危害,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几种保护接地系统、等电位联接的分析,研究了雷电防护的基本方法,给出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雷电防护所应采取的各类措施。  相似文献   

8.
雷云放电称为雷电。当云中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周围空气的绝缘性便被损坏,正负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雷云对地之间的电位可高达几万千伏,主放电的最大电流(雷电流)在几微秒内可达到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幅值。下面就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措施阐述一下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雷电侵袭证券公司网络系统的主要途径,提出了证券公司办公楼雷电防护分为直击雷防护.雷电电磁脉冲等电位、屏蔽、合理的布线、接地及电涌保护器等措施,通过层层防护,切断雷电通道,实现对证券公司网络系统的雷电保护。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5-2009年日照市三个气象观测台站年平均雷暴日和2005~2009年雷电灾害损失资料,结合日照市地理、土壤、人文和气候等特征,提出了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作为日照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并进行了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日照市雷灾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不仅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还受地方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也取决于当地采取雷电防护措施的状况和防雷技术水平,日照市市区属雷电灾害高易损区,五莲县属雷电灾害较高易损区,莒县属雷电灾害中易损区。  相似文献   

11.
雷云放电称为雷电。当云中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周围空气的绝缘性便被损坏,正负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雷云对地之间的电位可高迭几万千伏,主放电的最大电流(雷电流)在几微秒内可达到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幅值。下面就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措施阐述一下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电解车间由于设计、建设时间较早,原有雷电防护设计存在缺陷、雷电防护装置长时间运行,造成雷电防护措施不完善,如引下线间距超标、未安装用于防护雷电波入侵和雷电感应的避雷器,高、低压线路间缺乏屏蔽等。经充分调研电解铝车间特殊的生产工艺和特点,通过采取针对性、系统性的综合雷电保护技术对车间进行改造,完善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措施,做好直击雷防护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降低了雷击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13.
李忠东 《百科知识》2007,(8X):25-26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电灾害系遭受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联合国公布的最严重的10大自然灾害中,雷电灾害被称之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14.
雷电防护的研究必须归根于雷电本身,即雷电物理学的理论研究.同时又要注重将这些理论成果转化为雷电防护工程的依据,以适用于工程的数学形式表达.本文参考国内外关于雷电放电及其回击通道模型文献,介绍了负地闪的雷电回击模型概念,主要论述了其中各常用的工程模型.工程模型是在对自然雷电观测基础上,忽略其中的次要特性,注重用数学语言来近似表达雷电一方面的特征.这就简化了模型的复杂程度,便于利用到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及其防护器件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雷电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为了进一步减少雷电对密云水库电子监控系统的危害,文章通过对电子监控系统遭受雷击状况的详细分析,从室外监控摄像机的安装、监控线路的敷设,监控站房的直击雷防护和站房内设备的防护等方面,找出水库电子监控系统发生雷击事故的原因,提出应进一步加强防雷措施。主要包括改善直击雷防护效果,加强等电位连接、屏蔽效果,提高电涌保护水平与设备耐压水平的匹配能力,降低接地电阻值及了解当地的雷电活动规律进行统一的考虑。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雷电放电电流的波形进行分析,提出用脉冲函数作为雷电放电电流的波形函数,然后得出雷电放电电流的频谱和幅频特性。结果对避雷方案的设计、避雷器件的选取和雷害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亮 《中国科技信息》2014,(17):163-165
雷电灾害是一种相当严重的自然灾害,当物体遭受直接雷击时,有可能会发生燃烧、爆炸等后果,甚至导致人身伤害,所以做好直击雷防护措施是相当有必要的。直击雷防护措施中,安装避雷针是其中一种方式,但当避雷针安装高度达到比较高的高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就相对比较多,除了材料的选择和安全等级评定外还要计算抗风性及基础强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10年6月份揭阳市遥测站出现雷暴,致使采集器直接受雷击,出现故障,数据采集中断。这引发了对自动站雷电防护的思考,认为自动站的雷电防护须从接闪、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共用接地系统和综合布线等方面做自动站观测场室的雷电综合防护。而对于揭阳站这次出现的状况,尤以电涌保护为最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柳南客专途经地区雷电气候成因的基础上,分别对接触网落雷率、接触网因雷电导致的跳闸次数进行了计算。在不同的雷击情况下,雷击导致的接触网跳闸概率不同,其中反击雷及绕击雷的跳闸率最高。并对接触网防雷设备在重雷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对雷击后的故障处理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龙庆加油、加气站设备和所在地的年平均雷电日数,分别计算出建筑物、构筑物年雷击次数、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防雷装置拦截效率,由此将该加油站的雷电防护进行防护等级划分,并对电源线路进行多级感应雷防护设计、信号系统设置SPD保护和防雷接地等电位连接,为加油、加气站综合防雷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