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闻世界》2005,(11):56-56
韩剧《大长今》曲终,与起初的狂热赞美不同.观众也冷静地挑剔起来。韩剧的通病——情节拖沓在《大长今》也有.好多剧情经不起推敲.衔接不缜密……有人就罗列了以下一些《大长今》的“毛病”。  相似文献   

2.
看板     
大长今或再战荧屏曾经红遍亚洲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近日曝出续集拍摄计划。导演李炳勋透露,李英爱可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一部《大长今》激励、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大长今》之后看什么?韩国金牌编剧金荣和导演李丙勋再度打造长篇历史巨作《薯童谣》,电视剧尚未引进,由金荣、郑在仁著的《薯童谣》原著小说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率先登陆中国。小说《薯童谣》的第一作者金荣是电视剧《大长今》的编剧、《大长今》原著小说的作者之一,她塑造的“薯童”也同样承继了“长今”积极昂扬、追求自由与幸福的理想主义气质和个性魅力,《薯童谣》以爱情为主要线索,讲述的不是凭借权力斗争夺得王位的国王,而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走向成功的国王。这也使得该书…  相似文献   

4.
王平 《今传媒》2005,(11S):59-64
业内很多人还来不及反应,湖南卫视已经开始把《大长今》作为其“战略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营销。《大长今》不仅成为一档赚钱的节目,而且把已经预热的电视剧独播方式引向全民关注。可以想象,若干年后,“大长今”三字,将成为归纳一个年代电视剧播出制度转折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韩剧《大长今》在中国的热播,在出版界也引发了新一轮的韩剧热,各种与“长今”有关图书争相出现。小说类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推出是由译林版和人民文学版的同名小说《大长今》。两者虽书名体裁相同,译者相同,主要人物相同, 然而著者不同,内容也大相径庭。译林版是引进韩国作家金相宪创作的历史小说《医女大长今》。而人民文学版的《大长今》是  相似文献   

6.
《大观周刊》2006,(39):12-12
主演:金善雅、玄彬、郑丽媛、李奎翰、丹尼尔 云视生活咨询频道 10月16日19:35 云视生活资讯频道10月隆重献映《我叫金三顺》云视生活资汛频道将于10月16日全国独家首播的《我叫金三顺》。这部在韩国和内地掀起了50%收视奇迹的韩剧热度直逼《大长今》。  相似文献   

7.
在韩剧《明成皇后》热播之后,一部刷新该剧多项记录的新的韩国宫廷古装剧《大长今》也迅速以另一种方式首先在内地登陆。据悉,引进国外版图书的业内巨头译林出版社,此次又抢在该剧尚未在国内开播之际,出版了《大长今》的小说版。 本书是韩国著名作家金相宪创作的历史小说。根据  相似文献   

8.
情感类电视节目扎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文化与民众基本人性之中.关注大众生活,关怀大众心灵.满足了社会转型期民众的内在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也因此成为了电视界的热门话题。江苏卫视于2004年元月正式确立为“情感特色频道”.在国内率先打出“情感特色”概念.并打通黄金时段推出原创情感类电视栏目群——《情感地带》,运行半年多来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9.
王平 《新闻天地》2006,(5):36-39
一个『医生』的人生承载了全亚洲的眼球,也承载了中国独播剧全新的运营模式.业内很多人还来不及反应,湖南卫视已经开始把《大长今》作为其"战略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营销。《大长今》不仅成为一档赚钱的节目,而且  相似文献   

10.
《失明症漫记》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的代表作,在该作品之中,作者将人性中的恶与善表现得淋漓尽致。《推拿》则是毕飞宇的长篇小说,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书中讲述了一群盲人的情感、责任、尊严以及梦想的生活故事。在文中以《失明症漫记》与《推拿》为主体,对这两本书中的"看"与"被看"进行分析,去看隐藏在社会现实之下的各种真实。  相似文献   

11.
这段日子,《大长今》无比流行,我是一听到那韩语主题歌,就觉得隐忍的不爽——我承认我有一定的文字癖,对完全无法知晓内容的表达有偏见。陪着家人也看了几集,我却悠悠想起《阿信》,还有谁记得阿信呢?身世飘零的小阿信,6岁就出去打工,十几岁有过短暂的感情,但很快烟熄火灭,后半生就是在与命运博斗。她与大长今,都是同样多舛,依靠勤劳、勇敢以及智慧,与那有时眷顾她有时虐待她的上苍搏斗。《大长今》是一部女性的成长史。  相似文献   

12.
国产动画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珉  张世浩 《今传媒》2006,(3):27-28
从好莱坞大片的引进到韩剧的热播,从《佐罗传奇》到《大长今》,美国文化、韩国文化等异域文化长时期充斥着我们的荧屏。《大长今》及其带来的“长今文化”引起了国民的重视,食疗、针灸等传统的中医疗法由一部家喻户晓的韩剧传遍了整个世界,而作为有着几千年悠悠历史的中国文化却只能望“韩”兴叹。再看我们的少儿领地——动画片市场,《僵尸新娘》、《鲨鱼黑帮》、《海底总动员》、《千与千寻》以及经典的《猫和老鼠》、《机器猫》等一部又一部的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也日益将我们的动画片市场瓜分殆尽。而载有传承中国文化之职的国产动画…  相似文献   

13.
丛丽静 《青年记者》2005,(12):61-62
198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才在中国掀起了韩剧热潮。从《嫉妒》到现今的《看了又看》、《人鱼小姐》及《大长今》等一部部韩剧,不仅让中国观众熟悉了韩国的俊男美女,也将韩国的饮食、生活方式、服饰、消费习惯、道德观、家庭伦理等一点点地输人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韩剧是韩国化输出的一种策略,具有经济和化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长今》:小女子成大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长今》的红是毋庸置疑的。从2003年9月红到现在,从韩国红到整个东南亚,甚至连芝加哥的中产阶级都热衷此剧,常常聚集在咖啡馆,集体观看并讨论。最近,湖南卫视以高价购得《大长今》的内地首播权,预计10月播出。看来  相似文献   

15.
同样是后宫女人戏,《金枝欲孽》《大长今》先后热爆香港和内地,两者题旨却高下有别,《大》宣扬的是女性自强不息,以温情化解了勾心斗角。《金》却是阴谋诡计、一斗到底,邪气冲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陈君 《中国新闻周刊》2009,(36):68-68,70
韩国人喜欢“大”,从大韩民国、大韩航空,到大学校、大学院、大长今。中国电视剧《长征》到了韩国也变成《大长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韩剧如同海浪汹涌而入,不断挤压中国的电视剧市场。《爱上女主播》、《玻璃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人鱼小姐》、《大长今》、《宫》等韩剧强烈地吸引着中国观众的眼球,  相似文献   

18.
张丽 《今传媒》2005,(11S):65-67
近年来在我国的电视剧市场上,内地批准引进发行的电视剧除了港台剧外,韩剧引进数量一直位列第一。今年,湖南卫视斥资800万购得韩剧《大长今》的首播权。9月1日,《大长今》被搬上中国内地荧屏。该剧一度也在韩国本土、中国香港、台湾等亚洲地区掀起收视狂潮。目前已经一跃成为2003-2005年以来亚洲收视最高点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9.
1997年,韩国电视连续剧《星梦情缘》在中国香港首播引起轰动,从而在亚洲触发了多年升温的“韩流”热潮。2005年9月1日,湖南卫视在黄金时间播出曾在韩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创下平均50%的收视奇迹、激起无数民众争相观看的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将“韩流”推上了又一个巅峰。随着韩剧进口的激增,中国传媒、影视界和国人无可回避,惟有反思:对于《我的野蛮女友》、《大长今》之类韩国影视剧的热播,这类影视剧到底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它给中国影视剧带来了怎样的反思与启发?一、韩国影视剧对国产影视剧的冲击及中国影视剧传播现状韩国从1997…  相似文献   

20.
如今,大众传媒反对空话套话、提倡规范用语已经为时不短了,但仍存在不少字词的误用、滥用现象。成语“炙手可热”就是其中误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让我们来看下面几个例子:“随后《,仙剑奇侠传》《神雕侠侣》众多大戏,令这个十多岁的花季少女迅速成为华人影视圈炙手可热的人物。”“《大长今》在全国的热播,令很多卫视频道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实,论及在电视剧上所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很多卫视都在湖南卫视之上,那么这部炙手可热的《大长今》究竟是怎样‘花落’湖南卫视的?”“在我国当下的新闻传播领域,民生新闻正变得炙手可热。但民生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