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视会议报道,写活写好会议新闻,是党报新闻改革的老话题,但要真正做起来并把它做好,却并非易事。在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民日报获二等奖的作品《集思广益编制好“十五”计划国家计委问计于民》,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迈出的可喜一步! 这篇获奖消息是一篇以会议为题材的现场短新闻,一起笔便以寒冷的天气与现场热烈气氛  相似文献   

2.
到去年8月,《河北日报》发表《一线写真》的消息已有47篇。其中一版头条4篇,倒头条12篇。这一批新鲜活泼的新闻,令报社内外刮目相看。 一般认为,短、快、新、活是现场短新闻的基本特点。《一线写真》不同于一般的现场短新闻。它发在报纸一版即要闻版,因此,《一线写真》稿件除了具有现场  相似文献   

3.
对从事新闻工作已逾10年的我来说,除厚厚的一摞剪报本外,还有两大抽屉各级新闻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在这些证书中最让我自豪的是一套连环奖的证书:一篇十分简短的现场新闻,竟获4份奖励证书。这篇发表于1997年的报道,当年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新华社中国时事报道好新闻三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人民日报》现场短新闻竞赛二等奖。这篇新闻就是《张胜利讲第一课》。1997年6月20日,我在保定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采访,办公室主任说,中国希望工程救助第一人张胜利今天从上海第一师范毕业归来,一会儿就到了。我喜出望外,在第一…  相似文献   

4.
一年来,在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推动下,新闻界同行们比较重视现场短新闻的采写,现场短新闻逐渐在版面上活跃起来。但是,除了为数不多的比较精彩而外。还存在两种较常见的缺陷:要么现场所见甚少,背景材料过多;要么现场写得虽细,新闻价值不大。1990年7月25日人民日报二版刊发的一篇现场特写《逛“跳蚤市场”》堪称为既有现场、又有新闻的佳作。据笔者所知,在这篇报道之前,国内报纸还未曾有过关于“跳蚤市场”的报道,这篇报道刊发之后,人民日报刊出过关于跳蚤市场的杂文,有的报纸还刊出了关于跳蚤市场产生在欧洲国家的资料。这篇报道刊发的时候,我们国内绝大多数读者对“跳蚤市场”究竟为何物,还不清楚。因此,这一读者未知、欲知而又应知的新鲜事物,决定了这篇报  相似文献   

5.
6月16日《新闻出版报》第二版全文刊登了全国记协主办的“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获得一等奖的五篇作品。这五篇现场短新闻是:《人民日报》记者孙毅采写的邓小平同志会见最后一批外宾侧记:《难忘的时刻》;新华社记者邹爱国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罗观星合写的《总书记的问候》;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省长解决农民卖蘑菇难》;新华社记者胡泰然采写的《美军入侵一周后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一年更比一年好,定叫今年胜去年》,如同新闻园地里一朵迎春的奇葩,清新悦目,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篇元旦社论不仅内容好,而且篇幅短,全文只有一千来字,是前所罕见的.很显然,这是《人民日报》同志为实行报纸改革,改进社论写作所作的努力,也是他们在新年岁首向读者所表示的一种态度,为全国新闻工作者带了一个好头.下面,让我们试就学习这篇社论的文风,简要的语言,探究一下它何以写得这样短,这样精粹.  相似文献   

7.
如果不是我坚信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也许我会把它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然而我宁肯相信人民日报编辑同志的处理标准,因为他们把这篇作品发表在新闻版而不是发表在副刊或文学作品专页上,这就使我确信不疑地把这篇作品看作是属于新闻体裁的人物通讯,而且我认为这是一篇其魅力不亚于任何一篇文学作品的新闻通讯。我指的是发表在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七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上的一篇通讯,题目是  相似文献   

8.
“和平使命一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大事。国内外几百名记者云集军演现场,竞相挖掘报道相关新闻,拉开了一场新闻大战。笔者作为这次军演保障部队的一名新闻干事,在记者们人驻之后才临时受命参加报道。在诸多不便的情况下,笔者及时准确进入“战位”,奋战10多天,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发表图文22篇(幅),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9.
新闻(这里专指消息体裁)是新闻报道的主角。新闻如何短而实、短而活的问题,在新闻界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延安整风时期《解放日报》改版、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到近年来的新闻改革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最近几年,在各类新闻奖评选中,最难评、或者说最缺少的还是优秀的短新闻,特别是广播电视短新闻。这方面恐怕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有的怕短新闻  相似文献   

10.
书讯     
《人民日报好新闻集锦(1991)》由人民日报总编室编印的《人民日报好新闻集锦(1991)》一书,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获1991年人民日报优秀新闻一等奖的50多篇作品(包括消息、通讯、评论、文章、标题、版面、专栏、内参稿等),以及人民日报获第一届中国新闻奖,第一、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奖的13篇作品。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为此书写了序言。全书约18万字。  相似文献   

11.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社论《致读者》,向广大读者宣告了其改版的三方面要求,在全国打响了第二次新闻改革的第一炮。在《人民日报》改版的推动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报纸都纷纷展开了各自的改革,复刊的《文汇报》便是改革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2.
班晓  冯超 《军事记者》2011,(7):70-71
从一名对新闻报道一窍不通的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报道员,云南省军区蒙自军分区新闻干事严浩不仅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战旗报》等报刊电台发表新闻作品400多篇,  相似文献   

13.
赵金:展教授,您好!《人民日报》11月3日发表署名华清的文章《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认为“应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继续完善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做好新闻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供法律保障。”新闻立法是个老话题了,因为《人民日报》这篇署名文章的发表,  相似文献   

14.
10月11日下午,人民日报部分编辑、记者汇集在一起,专题研究现场短新闻如何向头条进军的问题。新近出现的关于现场短新闻要向头条进军的提法,在人民日报内受到广泛关注。与会者认为,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对进一步改进新闻写作和报纸版面,以及提高头条稿件的质量,是个有力的推动。为此,要充分重视现扬短新闻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将其视为点缀,仅作为活跃、美化版面的一个品种。有的同志说,人民日报两年来获全国现场短新闻一、二等奖的作品,没有一篇是登在头版头条位置的,这说明  相似文献   

15.
10月11日下午,人民日报部分编辑、记者汇集在一起,专题研究现场短新闻如何向头条进军的问题。新近出现的关于现场短新闻要向头条进军的提法,在人民日报内受到广泛关注。与会者认为,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对进一步改进新闻写作和报纸版面,以及提高头条稿件的质量,是个有力的推动。为此,要充分重视现扬短新闻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将其视为点缀,仅作为活跃、美化版面的一个品种。有的同志说,人民日报两年来获全国现场短新闻一、二等奖的作品,没有一篇是登在头版头条位置的,这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做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评论员文章。新民晚报、解放日报在转载这篇重要文章时,分别冠以这样的新闻题: 人民日报今天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当前经济犯罪超过三反五反  相似文献   

17.
最近,《新闻业务》上讨论了短新闻的问题,大家从思想、业务方面做了许多探讨,感到很好。这里,我想具体介绍几篇较好的短新闻,供大家参考。限于篇幅,这里只选了三篇,而且个人见闻有限,这里介绍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希望别的同志继续推荐。新华社四月一日发了一篇新闻,题目是《庄则栋等在列车上为旅客服务》。这是一篇较好的短新闻,全文只有四百八十个字。  相似文献   

18.
谁在说话?     
新闻是叙事作品,而现场短新闻的叙事特点更加突出。因此它的写作和阅读必然涉及到叙事人称及相关问题。即谁在说话?这方面的探讨似不多见。通过对一批现场短新闻的结构分析,我们发现,叙事人称的准确把握和成功转换,乃作品内容深化和品格升华的关键所在。从鉴赏来看,短新闻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效果也多半产生于此。《人民日报》1990年8月29日刊登的《花钱买回童心乐》正是作者熟练运用叙事人称的转换而使作品不同一般。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组立意高远、气势恢宏、特色鲜明的系列报道,获得全国上下、东西南北中广大读者的交口赞誉。1994年1月24日至30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的《来自东西南北中的报告》,它被新闻界称之为人民日报在新闻改革中“打出的‘优势牌’。”这5篇报道是《登泰山更知天下阔——从山东看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力挽春风度玉关——从甘肃看西部如何发展》、《改到深处是产权——从广东看改革的新视点》、《北国春光正露头——从东北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振兴》、《逐鹿中原势纵横——从河南看脚踏实地抓机遇》。这组报道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报道一省或一个大区的改革态势和经验,让人们深刻地了解到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的改革正在以怎样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进行着,主题重大,涵盖面广;事例典型,说服力强,这是一组充分利用新闻五要素中地理因素积极表达新闻主题的成功之作。分析这组系列报道的特色,对改进我们的新闻写作将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孟荣 《军事记者》2009,(7):68-68
我是广西军区后勤部的一名士官报道员。入伍10年来,我凭着对新闻工作的挚爱,坚持在新闻路上辛勤耕耘,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媒体发表稿件500余篇(幅),在《战士报》、《广西日报》等省部级报刊发表稿件1800余篇(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