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配价语法认为,动词决定句子结构。双宾动词本身支配着三个语义成分:施事、与事、受事,这个结构的核心语义是领属关系的转移,同时结构本身也受到其配价结构的制约。虽然英汉双宾结构在完全映射条件下的句法模式是相同的,但是其双宾动词对于各个配价成分的语义选择上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由一个动词带上两个宾语构成,双宾动词是其语言结构核心,表示给予或索取意义,语义上强制要求与三个补足语同现,因此大部分属于三价动词,但双宾动词并不等同三价动词。另外,动词的配价结构有时在句法平面完全映现,有时则缺省某一动元或者发生位移,因为双宾动词对它的配价成分除句法上的要求外,还有不同的语义选择和语义上搭配共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V+N1+N2结构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种较常见的句式,这类结构中的动词与传统意义上双宾结构中的动词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从语义、语法两个角度分析进入非典型双宾结构的动词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三种分析方法以及约束理论对"给予类" "取得类""制作类""消损类"四种动词类基本句型进行了句法分析,拟从句法的角度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道路,分析句式或句法结构内部的构造特点,以及一句式或句法结构跟其他句式或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从而对这四种动词类的基本句型在双宾结构对英汉语上造成的异同进行对比与阐释.  相似文献   

5.
“给予”动词的语义和语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予动词语义上要求携带三个强制性语义成分,不同语域的动词对强制性语义成分在生命度、空间度、动词主体成分与与体成分之间的定向控制关系上有不同要求。不同动词的强制性语义成分映现为句法成分时有完全映现和不完全映现两种映现方式,句式的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给予动词的强制性语义成分在省略、移位、变换等语用变化上也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6.
汉语双宾结构中,语素成分“给”、“走”或者其隐性形式在决定问宾的题元角色、双宾结构的语义蕴含以及直接宾语的传递方向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而VP投射内问宾和直宾之间的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关系制约着英汉语双宾结构的句法语义属性;连续统概念能更直观地显现汉语各类动词的双宾属性。依据Chomsky(2005a,b;2006)探针-目标一致关系理论和不可解读特征移交性理论,英汉双宾结构中的三个论元成分均可得到恰当的格赋值。  相似文献   

7.
含有致使义的汉语兼语式和英语SVOC句式具有共同的认知基础,且在句法和语义上具有相似性,这为英汉之间类似的句式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兼语式被认为是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虽然英语的SVOC句式也表达了同样的语义,但限于英语句法结构的规范,二者仍然存在形式上不能完全对应的区别。本文旨在从认知基础、句法基础、语义基础三方面对英汉两种句式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语义说明兼语动词和论元的关系,运用题元理论和论元结构解释汉语兼语式和英语SVOC句式在题元关系上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允准”动词同时带有宾语和补语两个成分作动词后成分的条件,是在补语前复制这个动词。动词复制结构中的动词均由及物动词构成,其后可以接论元和补足语。这个结构可以改写成“的”字结构,但是我们只能从句法上去看待这种转换,能转换的表明能复制,但不能从逻辑上去等同二者的语义。另一方面在“显性句法”中,运算系统CHL都与π和λ相关,从词汇序列LA和运算结果来看,由“是”和“像”构成的动词复制结构句法是不成立.  相似文献   

9.
双宾句是现代汉语中很常见也较复杂的一种句式,其研究历来受到重视,也取得了颇多硕果,有传统语法之下的双宾句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背景下的双宾句研究、生成语法背景下的双宾语研究等等。但是多方面的讨论并不表示双宾语句中的问题已全部解决。通过纵览各家并从双宾句的句法结构,双宾动词的语义特点,双宾句范围的界定等几个方面去考察双宾句。  相似文献   

10.
汉语等同双宾句与等同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同双宾句是一种独立的双宾类型,在句法行为上跟动补结构以及与格结构非常相似,都是毗邻于动词的宾语"被动化"以及被"把"提前,动词后的符号串可以经受并列测试。移位测试表明等同双宾句的近宾语是复杂动词(动词+远宾语)的宾语,并列测试则表明近宾语与远宾语是个结构体。等同双宾句及其相应的含"作、为、是"的句式都含有等同范畴,差异在于等同范畴有无语音实现。等同范畴实现与否以及实现作什么会对句法行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双宾句认识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依据的标准不同。双宾句是一个句法概念,不应以语义为标准来确定之,“双宾”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句法关系。“送、给、求、叫、扔”类动词构成的句式和拿_1、欠_1、熟语_1是双宾句。双宾句分为真双宾句、准双宾句、类双宾句三类。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制作动词的配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的制作动词的配价状况,首先分析了制作动词的语义构成,给出了制作动词的语义表达式,确定了制作类动词的配价状况,然后着重对制作动词的句法、语义选择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制作动词句的句式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存现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有特点的句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很多学者从结构形式、句法性质、动词特点、语法意义和变换关系的角度对存现句作了多方位的研究。本文试图以存现句的语义特征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存现句语义对谓语动词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各种制约关系,并重新划分存现句的类别。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语句法结构中,宾动结构之间所插入的名词性无标记成分RN的句法性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此类结构中动词小类的观察以及对RN与动词及宾语之间句法语义关系多角度的考察分析可以看出,RN不是句子的“双宾语”,也不是“宾语补足语”,而是状语或补语。其在句子中的性质地位不仅取决于其与动词及宾语的句法语义关系,同时还与这类句式中动词小类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三价动词是指在动词基本语义结构中能够携带三个强制性语义成分的动词。结合句法平面的典型语法框架和语义平面的蕴涵测试两种判别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三价动词的配价成分,从而确定其配价指数。“写”类动词由于本身并不蕴涵“给予”关系意义,因此不能认定为三价动词。兼语结构中的“使令”动词,其配价成分之一在语义平面表现为动词所支配的一个命题,句法上则映现为一个不可删除的谓词性成分,因此应是三价动词中的一个特殊小类。  相似文献   

16.
“在+处所词+Vp”与“VD+在+处所词”是表达动作或状态发生处所时常用的句式,文章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句法上探讨了主语为受事时.这两类格式对动词句法形式的要求:两类句式是否都能在把字句中出现:动词带有附加成分时。两类句式的合法性。其次.语义上探讨了句式中动词和处所词的语义特征:语义指向和语义表达功能的差异。最后从语用上探讨了语用焦点、语用意义以及动作对象的定指性。  相似文献   

17.
"在+处所词+Vp"与"Vp+在+处所词"是表达动作或状态发生处所时常用的句式,文章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句法上探讨了主语为受事时,这两类格式对动词句法形式的要求;两类句式是否都能在把字句中出现;动词带有附加成分时,两类句式的合法性。其次,语义上探讨了句式中动词和处所词的语义特征;语义指向和语义表达功能的差异。最后从语用上探讨了语用焦点、语用意义以及动作对象的定指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语双宾结构的基本形式和句式语义进行理论考察,重点揭示殷商甲骨时代双宾结构范畴的句式分布和语义特征,认为汉语双宾结构的"原型"就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献祭"事件范畴的典型成员,这类典型"献祭"事件的语言表达结构就是双宾结构的原型范畴,从而揭示汉语双宾句式的源头及其句式语义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黔东苗语中的niangb和diot是最为常用的空间词之一,二者能对译成汉语中的"在"。Niangb在苗语中做空间动词,后接NPL,表达静态物位关系,niangb NPL结构一般前置于动词,与动词构成连动结构;Diot在表达空间范畴时,已基本虚化成介词,diot NPL结构一般后置于动词,与动词构成动补结构。在语法化路径中,niangb仅在语义上虚化成了存现动词,而句法上并未虚化;diot则实现了句法语义上的共同虚化,从放置义动词虚化为介词和"持续义"助词。二者在非空间轴上的语义延伸差异,是其空间位置关系认知图景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20.
双宾兼语句是指双宾语句中带兼语的句子,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句式。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对双宾兼语句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分析,能够更全面了解这种句式的特点,从而加深对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