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提问是一门精湛的教学艺术。师生间共同活动是课堂的主旋律。提问则成为构筑课堂教学大厦的框架。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的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笔者认为关键问题在于教师应当注意课堂提问的度、量、衡。  相似文献   

2.
有效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最简捷手段。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结果,教师的不断发问,使学生忙于作答,缺少思维与想象的空间,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被动地往前“跑”,课堂提问失去应有的效果。提问是实现课堂交往的重要手段。同样是课堂提问,为什么有的提问形同虚设,甚至“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3.
吴琳 《小学语文》2011,(9):14-16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科学的设计并在课堂上灵动地把握。当下的语文课,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存在诸多有碍学生发展的问题。比如,浅层次的、偏离课文主旨的提问过多;问题指向的思维空间过窄;提问没有梯度;总是教师发问而不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改正?笔者有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4.
巧设课堂提问的艺术●广东雷州一中郑如鹏大文豪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也有人说:“中小学老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这话很有道理。在语文阅读...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提问的运用。恰当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积极思考,使课文豁然贯通。但是课堂提问也是一门复杂的艺术,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误区。一是空问,泛泛而问,所提问题范畴过大学生找不到重点;二是穷问,整节课都是教师发问,学生作答,没有别的形式,只有一问一答;三是浅问,提的问题太浅显、乏味,不够巧妙,学生不动脑筋即可回答,  相似文献   

6.
浅议课堂提问的度、量、高小虎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事实上...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提问的运用。恰当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积极思考,使课文豁然贯通。但是课堂提问也是一门复杂的艺术,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误区。一是空问,泛泛而问,所提问题范畴过大学生找不到重点;二是穷问,整节课都是教师发问,学生作答,没有别的形式,只有一问一答;三是浅问,提的问题太浅显、乏味,不够巧妙,学生不动脑筋即可回答,  相似文献   

8.
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应具有下列特征:较高的知识关联度,较好的目的预设性、较广的信息传递性及较深的思维创造性。课堂问题设计在策略上要注意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趣味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在提问过程中,要灵活地掌握有效提问的控制策略,发问作答等待时间适中,静观学生神态,必要时恰当变换设问方式,师生可双向提问,多元互补,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要及时进行评价并留点悬念及升华空间。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提问频繁,华而不实 教师频频发问,使得整节课“一问一答”,场面热闹,但没有触及教学内容的关键,华而不实。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类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流程、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便成了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改变诸如“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等口头禅式的发问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应遵循下列几条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恰当的提问不但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什么时候发问?怎样发问?问谁?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的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种课堂提问的技巧,归纳如下。一、课堂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的发起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漫谈提问     
课堂提问,大有学问。提问,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诚然,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然而,并非每个问题都是发生思维过程的推动力。如果所提问题,学生能轻易地凭借已有知识去回答,或者必须借助于他们尚未掌握的知识才能作答,那么,思维过程都不发生。为此,教师  相似文献   

13.
管利 《学周刊C版》2010,(1):43-44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提问是连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纽带,是学习者与学习文本对话的阶梯,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见,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往往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一门精湛的教学艺术。既然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不能“填鸭”,那么师生间共同活动应该是课堂的主旋律,提问则成为构筑课堂教学大厦的框架。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的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变成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应当注意把握课堂提问的度、量、衡。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都能注重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教师恰当有效的提问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然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实现教学预期目标的基本手段。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问、巧妙发问、科学评价,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教师搜集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并发现自己讲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予以补救。然而,笔者从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不到位,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1、模棱两可 有些教师课堂提问较为笼统,缺乏指向性,目标不明确,使学生难以作答。比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一种提问是: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种?另一种提问是: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种?很显然,第二种设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便于学生回答。 2、明知故问 有些教师为了显示自己是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明明知道学生已经懂了或完全不懂,却还要故意发问。使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在一连串的“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无关紧要的提问中悄悄地溜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但如何去设计提问呢?许多教师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在课堂上动辄就问,一连串没有价值的一问一答,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教师的提问应该“巧”而“精”,应随机应变地提问,要问知识点、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9.
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江苏徐玉亮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提问是我的“常规武器”。很多教师都重视课堂提问。如何进行课堂提问?我的体会是:一、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重点、难点。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其重点、难点,每堂课提问就要围绕这些重点难点进行。知识是无边的海洋,不突...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好的提问不仅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反,不好的提问不仅压抑学生的思维,还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呢?一、设计问题从整体目标出发。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确定目标,才能付之于行动,课堂提问也不例外。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整体的,而不是单一的、孤立的。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我在教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一文的第二段时,设计了这样的提问:(1)张指导员身负重伤,微微睁眼时,为什么嘴里还叨念着书?(2)当张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