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固化式述程结构"在句法、语义上都不同于其他述程结构,其内部也有差异性.它区别于同形结构的标准是述语能受程度词语修饰、补语必须是光杆形式;这类述程结构是动补结构的句法语义变体;能进入该格式的述语必须是可量化的,补语源式必须具有"大力度"的细节义.  相似文献   

2.
致使性述补式是由具有致使关系的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构成的句式。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之间有一个句法界限V重,V重具有管界作用。类型繁多的致使性述补式都是在"___V重(得)___"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的合并、移位、添加和隐含派生的。"___V重(得)___"框架表示"话题—述题"结构,各种致使性述补式可看作是"话题—述题"结构。致使性述补式的歧义是由于派生过程不同和语用强制移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汉语动结式是在句法中生成的结构,本文从补语对述语的“完结”功能出发,提出补语在汉语动词短语内部投射为“完结短语”,是述语最近的功能短语,是动词的“内部体”,补语给述语动作一个“完结”状态。并通过分析名词短语的受影响性,指出动结式的宾语是补语指派的论元。“完结短语”这一理论假设解决了将补语处理为句子第二谓语所产生的很多理论问题,使动结式分析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
“NP+V+(不)得/C”是指两类构式,一类为表可能的“NP+V不得”;一类为表状态的“NP+V得C”。受事成分在“V不得”、“V得C”这两类述补结构中前置,是受动词、得、补语的凝固化、补语形容词的指动性、补语对述语动词的评价性特征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用语法中的三个平面理论,多角度、多侧面地研究近代汉语中表情态的“得”字句。在句法上,这类“得”字句可以分为“V得C”式和“V得OC”式。在语义上,这类句子常由两个动核结构构成,补语的语义指向可指向主事、主事的一部分、客事、客事的一部分和述语。在语用上,这类“得”字句有主题句和非主题句之分。  相似文献   

6.
《文山学院学报》2016,(1):62-68
岩帅佤语述补结构分为VC式和V得C式两种语法形式(V表示述语谓词,C表示补语)。岩帅佤语VC式述补结构中,一般由动词或可以作谓语的形容词来充当述语,能做补语的有动词、形容词、副词、象声词以及数量短语。V得C式述补结构中一般由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主谓结构来充当补语,另外岩帅佤语存在"复动V得句"形式。VC形式,V与C结合得比较紧密,C是V的预期的、恒久的、客观的结果 ;V得C形式中,V与C之间要靠t?m(得)或ti?(地)来连接,C不是V的预期的、恒久的、客观的结果。所以,V得C的语法距离大于VC的语法距离。  相似文献   

7.
单句中语气词能出现在以下句法位置上:主语和谓语之间、状语之后、述语和宾语之间、述语内部、述语和补语之间、双宾语之间、双重定语之间、名词性并列成分之后、动词性并列成分之后、形容词性并列成分之后、句子特殊成分之后。句中语气词的使用受语体因素的制约、结构的制约、音节的制约、口气的制约。句中语气词并没有表达语气的功能,只有预示停顿和表达口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旁及     
“旁及”是述语中心动词间接支配的语义角色,旁及成分不出现在表述一中;而施事等9种语义成分都是述语中心动词直接支配的语义角色,都出现在表述一中。有些补语指向旁及的动结式因补语还可以指向其他的语义成分而存在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 含结果补语的“把”字句,从结构形式上可以分成两个小类。一类是组合式的,在述语和补语中间有个“得(的)”字(如“把个懒驴子逼的上了磨了”);另一类是粘合式的,补语直接粘附在述语后面(如“把灯吹灭了”)。这两种“把”字句,形式不同,作用也不同。这里,我们根据明清白话小说的材料,试图从语义方面探讨后一种“把”字句的特点。一1.1 含粘合式结果补语的“把”字句,除两个谓词性成分(下文记为V_1、V_2)外,通常还有两个名词性成分(分别记为N_1、N_2),如“他把我船板都打通了”(记为N_1+把N_2+V_1V_2了)。下面,我们先从V_2与N_1和N_2之间的语义关系来看这种句式的特点。先举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中,“允准”动词同时带有宾语和补语两个成分作动词后成分的条件,是在补语前复制这个动词。动词复制结构中的动词均由及物动词构成,其后可以接论元和补足语。这个结构可以改写成“的”字结构,但是我们只能从句法上去看待这种转换,能转换的表明能复制,但不能从逻辑上去等同二者的语义。另一方面在“显性句法”中,运算系统CHL都与π和λ相关,从词汇序列LA和运算结果来看,由“是”和“像”构成的动词复制结构句法是不成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汉语中,性质形容词和一部分动词后可以出现极性程度补语。极性程度补语在语法、语义、语用上有自己的特点。充当极性程度补语的词有"极、透、死、坏"四个。这四个词在充当极性程度补语时,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个性差异;它们在充当结果补语与极性程度补语时意义是不同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2.
程度副词一般跟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语结合表示某种程度。每种语言的程度副词大都具有这种句法、语义功能,不过每种语言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上也有一些差异。汉语中表示比较程度的"更"和与之对应的韩国语中表示比较程度的"■"也是如此,在句法功能上,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但也并非完全重合。  相似文献   

13.
"程度词 名词"虽是一类很特殊的结构,但已具有相当程度的可接受性.与一般意义上的名词不同,进入这一结构中的名词需具有由具体指称向情状描述转化的潜在语义特征.这类名词与程度词的组合弥补了形容词语义表达上的缺失问题,并由此引发了部分名词向名形兼类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王宁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基础上,根据现代汉字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到7种构形模式。统计发现,《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905个汉字中,总理据度为77.13%,也就是说,四分之三强的汉字可以从理据入手,通过形义联系或形音联系使形、音、义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改变汉字学习中死记硬背、顾此失彼的局面,减弱汉字学习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原本不是一个被语法学界完全认可的语法组合,然而在当代口语及书面语中,“程度副词 名词”组合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可见,“程度副词 名词”虽是一类很特殊的结构,但已具有相当程度的可接受性。与一般意义上的名词不同,进入这一结构中的名词需具有由具体指称向情状描述转化的潜在语义特征,这一类名词与程度副词的组合弥补了形容词语义表达上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了部分名词向名形兼类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程度副词“贼”和“超”分别进行了“社会调查”和“网上语料考察”,根据所得数据对比分析了“贼”和“超”的使用情况,探讨二者的使用差异及相关问题,诠释了问卷调查与网络考察结果有出入的原因。发现“贼”由方言词渗透进普通话词“;超”由书面语词转化为口语词。这两个词使用率已超过了一些常用的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7.
《史记》中四字格结构类型广泛,主要有主谓格、动宾格、向心格、并并格、四并格、后补格、虚字格、象声格、叠字格等九种。这些四字格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是构成《史记》民族化、大众化语体风格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8.
"很是X"结构能够在句中充当谓语、补语、修饰语等多种句子成分。"很是X"的语义功能是对X的高程度量进行主观肯定和确认,这可以从其对否定、情态、疑问等语法范畴的适应性上得到反映,"很是"可视为一个"程度——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组合度的汉语分词决策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汉字组合的组合度概念,讨论了组合度与组合的成词能力之间的关系,利用决策树的方法挖掘了组合度与分词模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种新的分词算法.实验表明组合度对组合成词能力的影响远远大于组合频率的影响.这种分词方法对汉语分词的歧义问题、人名、地名识别问题;新词识别问题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ほと、くらぃ(ぐらぃ)和ほかリ”三词均为表示数量与程度的副助词,在一定语境下可以相互替换使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替换的,各自具有其独特的含义。“くらぃ(ぐらぃ)”主要表示大约、不太确切的笼统之数量和可容忍的较低之程度,且带有“轻视、轻蔑”之语气,被称之为高雅的模糊含蓄的表达方式;“ほと”含有“大约”之意,主要是一种更为客气、含蓄的语言习惯性的表达方式,多用于表示时间之量。表数量时,重在表达数量之多,程度之高;“ほかリ”是比较陈旧的用词,具有一种郑重之语感,表量时,重在表达数量之少,表程度时,多用于比喻夸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