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症描述: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学生发言很积极,但是他只想着自己发言,别的同学在发言,他还在"嗯嗯嗯、我我我"地举手,结果轮到他发言时,他还在重复别人的答案;也有的人,自己发完言,就万事大吉了,再也不去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还有随大流者,举着手心却不知神游到何处了,对于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回答一概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2.
病症描述: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学生发言很积极,但是他只想着自己发言,别的同学在发言,他还在"嗯嗯嗯、我我我"地举手,结果轮到他发言时,他还在重复别人的答案;也有的人,自己发完言,就万事大吉了,再也不去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还有随大流者,举着手心却不知神游到何处了,对于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回答一概充耳不闻……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唉!有的嘴里嚷着又不请我!便不再听课;有的迫不及待地马上与别的同学交流,根本不听发言同学在讲什么;还有的同学呢,发言的同学还没有讲完,就一  相似文献   

4.
课堂上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而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为什么有的同学不愿发言或不敢发言呢?究其原因,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还没有想出答案;二是学生仅仅想好了一点点或是对自己的思考没有把握;三是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羞于发言。对于后两种情况,不少老师常常采用鼓融引导的方式激  相似文献   

5.
陈涛 《贵州教育》2011,(15):35-38
纵观目前的课堂,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若有所思"的听着,偶尔被提问才能说上几句;有的老师最喜欢听到学生回答"我没问题了"、"我都会了","掩耳盗铃"的认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就说明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有的课堂被"权威学生"统治着,这些学生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率高。但他们无形地剥夺了其他学生深入思考和...  相似文献   

6.
诱导美好     
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的学生该发言时一言不发,不该发言时却在下面开小会;自己不发言.同学发言一出错就趁机嘲笑;课堂练习开始了,他却迟迟不动笔——作业甚至笔都忘带了;作业写得马虎潦草,且从不仔细检查;你辛辛苦苦把作业批好发给他,他竟一道错题也不订正……  相似文献   

7.
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老师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在上面指点迷津,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下面心不在焉;发言的学生在尽其所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一些同学却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也有的同学在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交流时,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自己回答的内容。而不倾听别人的意见,甚至漠视过程的发展,使得交流始终停留在开始的层面上,失去了交流的真正意义和功能。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听的能力,更直接地说,是他们没有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那么,是农村孩子天生就缺乏这方面的资质吗?不是的,这可能与老师平时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或轻视了学生认真倾听这个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和形式多样化,课堂气氛显得活跃与轻松。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教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会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学生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相似文献   

9.
王秀贤 《师道》2005,(7):58-58
观摩了许多新课程的研讨课,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时,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了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举手,有的干脆就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当发言的学生站在讲台边或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自己的时候,坐在下面的同学一点儿也不“老实”,有的不假思索就和同桌“交流切磋”,有的学生思维的闸门突然打开,情不自禁地讨论起来。  相似文献   

10.
陈培康 《考试周刊》2011,(12):232-233
留心观察小学生,在课堂上真是"千姿百态":有的眉头紧锁,有的面无表情;有的全神贯注,有的心不在焉;有的双眼炯炯有神,有的目光呆滞;有的发言踊跃,有的默默无语……这些都是学生的"第三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为什么有的学生上课积极参与,而有的学生却消极应付呢?教师其实早就获得了这些信息,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而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为什么有的同学不愿发言或不敢发言呢?究其原因,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还没有想出答案;二是学生仅仅想好了一点点或是对自己的思考没有把握;三是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羞于发言。对于后两种情况,不少老师常常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发言,如,对学生说:“没关系,想到一点就说一点吧!”“说说吧,说错了也不要紧啊!”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发言的方法当然是可取的。但是,有的学生性格确实比较内向,非常腼腆;还有的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提问确实没有把握。一下…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有的是错误的,有的是幼稚的,有的是奇怪的……对这些问题老师们有的回避,有的讥笑,有的甚至训斥。其后果是造成学生心理紧张,反应麻木,最终导致师生之间情感破裂。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的独特见解,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多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下面几位老师的教例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一、对“幼稚可笑”的问题要正确引导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学生的观察、思…  相似文献   

13.
生日快乐     
我们班学生中,有9名同学和爸爸妈妈或其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其余学生有的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有的和哥哥、姐姐一起“留守”,有的则被寄养在亲戚家里;居然还有13名同学是自己一个人“留守”在家。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学习是综合性很强的学习,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变教师的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阵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发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思想上树立"行"字;从"理解教材内容"转为"学习教材语言";从"教师讲解"转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对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观念中,学生和教师是管制和被管制的两种身份,虽然经历了许多年的转变,但仍然是余温不除,不少学生在课堂上"金口难开"。有的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有的怕说不好挨老师批评,同学笑话。那么,老师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时要怎样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呢?  相似文献   

16.
戴雪琴 《教师》2011,(31):72-74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唉!”有的嘴里嚷着“又不请我!”便不再听课:有的迫不及待地马上与别的同学交流.根本不听发言同学在讲什么;还有的同学呢,发言的同学还没有讲完,就一边高高地举起了手,一边大声喊:“老师,我来.我来……”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整个处于游离状态,老师或者发言的同学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7.
, 《班主任》2012,(11):40-41
我们班有这样一些学生:有的凡是集体活动或游戏都没兴趣,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宁愿一个人独自玩耍;有的平日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沉默寡言,很少跟同学一起玩,难得和同学说上一句话。因此,他们的朋友很少,同学们常用"不合群"来形容他们。针对这样的孩子,班主任该怎样帮助他们?(上海黄普)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口语交际课上,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学生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悄悄地与前后左右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  相似文献   

19.
阅读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见解要通过独立思考才能获得。可独立思考是个问题,有的同学读文章,读一遍又一遍,就是读不懂有些问题或不明白自己读懂了什么,也就是没有获得自己的见解,弄得自己也挺苦恼的。这就牵扯到了独立思考的方法问题。这里我向你推荐几招,看管不管用。  相似文献   

20.
去年我执教一年级并担任一年(2)班的班主任。大家都知道,一年级学生有个共同点——爱“告状”,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学生“告状”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受了委屈向教师寻求支持、帮助;有的是自己不确定向教师试探某件事的正确性;有的只是单纯想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更多的则是一些与同学相处磕磕碰碰、鸡毛蒜皮的小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