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英雄"崇拜和"英雄主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千百年来永恒的主题之一。作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记述了创业帝王、武官猛将、文臣参谋、侠义刺客、仁义游侠等五类英雄,各类英雄记述又表现出了不同的叙事特征。这些英雄叙事给人以悲壮美、雄壮美、崇高美等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朱绍禹先生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确,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能够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现在的小学课本中选录了许多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无一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这些优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但由于古诗词的形式特别,遣词  相似文献   

4.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宗璞以她女性作家所特有的细腻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文笔,将形态美、色彩美、情感美集于一体,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5.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诗歌给人以凝练美,绘画给人以形象美,雕塑给人以凝固美,音乐给人以沉醉美,舞蹈给人以飞动美!美是财富,美是力量,最直观、最激情的美是舞蹈。难怪白居易会  相似文献   

6.
《桂林山水》(五年制语文九册2课)这篇短文,小巧玲珑,婀娜多姿。作者以“甲”字统帅全文,通过与其他名山秀水作比较,状写了桂林山水的美。文章自始至终,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进行美育教学的好教材。 (1)思路美。《桂林山水》虽然是一篇看图学文,但短文就好比一幅画。作者的行文思路过程,实际是绘画的过程:先画漓江水,再画漓江周围的山,接着画山水相  相似文献   

7.
美在我身边     
美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她在不知不觉中来。又在不知不觉中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寻觅着她.呼唤着她。美是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美是人们所理想的那种生活。美能给人以享受.美能给人以愉快,美能给人以力量,美能给人以生命。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现在的小学课本中选录了许多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无一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这些优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但由于古诗词的形式特别,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古诗本身深奥的含义、优美的韵味很难...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就如一首悠美的曲子,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堂好课,常常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两次的教学高潮,此时学生全神赏注,注意力集中,思维极为活跃,学习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唐淑莉 《考试周刊》2011,(11):19-20
《归园田居》(一)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整个诗歌意境恬静优美,表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由衷的热爱和赞美;语言质朴、自然、平淡,却平字见奇,淡中有味;整首诗句式整齐,音韵和谐,首尾呼应,形式上具有音乐之美和结构之美。此外,诗歌还体现了作者率真自然、鄙视权贵、厌恶官场、傲岸不屈、洁身自好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令人敬仰的高尚人格。全诗不仅给人以文学艺术的熏染,而且给人以精神的滋养和人格力量的震撼。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怎样的文字为美呢?正所谓"操百器而知剑",教科书和文学读物里有许多美文可供我们欣赏和借鉴。我把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美归纳为下面四种。一、风霜高洁,水落石出——隽永之美这是一种对文字本身的美的追求。文章一般要达到的效果是用美的文字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倾向,在情思洋溢的叙事或描写中,表现耐人寻味的哲理。  相似文献   

12.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在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环境描写等方面浓缩了福克纳写作艺术中一些重要的特点,包含了很高的艺术价值,读来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3.
《疯狂动物城》是一部具有深刻主题、能给人以无限反思的电影。视觉语法中的再现意义(主要包括叙事过程、概念过程)对电影主题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叙事过程来分析两位主角Judy和Nick、基于概念过程来分析电影的角色及商标符号,以此揭示该影片美好与现实并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父亲如瓦     
<正>整体赏读不知同学们是否读过《父爱如山》,作品描述了父爱的重不可量,一生都难以回报。那"父爱如瓦"有什么寓意呢?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没有一句爱子之语,但父亲的爱子真情却尽在其中。写叙事短文,真是美的基础,美是真的提升。失去真的美是"伪美",不能给人美的享受;缺失美的真,容易止于真相,同样不能有美的启迪。叙事怎样做到真与美的巧妙结合,本文堪称范例。  相似文献   

15.
谁染枫林醉?     
这是2005年江苏省常州市的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小作者以生动诗意、自然流畅的笔法,向读者阐释了“人最宝贵的是心情”这一观点,并对此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论证。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精妙的修辞,不仅使文章富有美感,且充满理性,读罢既给人以启迪,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可谓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搜集到的《小雅·采薇》六首英译文进行了比较与剖析。作者认为,一首译诗应把意和韵结合起来,在意美、形美、音美三方面与原诗最接近,最符合原诗的风格,让读者久读不厌,给人以美的感受,那就是上乘译作。  相似文献   

1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给人以享受,给人以愉悦,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青春,给人以生命.凡是热爱生活的人,总要表现出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人民教师不仅渴望美、追求美、向往美,还要认识美的本质,明确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审美的标准,确定审美价值,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价值的教育和塑造.  相似文献   

18.
美感是人们对美的事物所体验到的普遍心理活动,并从中得到理智的满足和心灵的愉悦。看画听歌给人以艺术的美,踏青赏景给人以自然的美,打球下棋给人以运动的美,解题答辩给人以智慧的美。美可以净化心灵、启迪思维、促进健康。黑格尔说:“精神的  相似文献   

19.
刘成静 《学语文》2013,(1):47-49
高一阶段的写作教学以记叙文为主。可学生写出来的记叙文,叙事简单,人物抽象,情感表达不够细腻真挚,主旨提升缺乏或不到位,作文整体水平仍然停滞在初中阶段。而优秀的叙事散文,创作者用心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中细小的事情出发,阐发出丰厚的生活感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独特的启示。因此,我在散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叙事散文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白先勇是台湾文坛的翘楚,夏志清先生评价他为当代短篇小说家少见的奇才,他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以其含蓄、隽永的风格留给读者以无限遐想和深思。文章试图从零度叙事策略和象征手法两个方面论证其含蓄美。在叙事手法上,白先勇惯常使用旁观式的叙述角度和沉静理智的叙述语言;在艺术手法上,白先勇偏爱象征手法,他的作品暗藏着一个象征谱系,这些共同构成了其作品含蓄的艺术特征,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