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内涵解析,以及对"社会人"与"职业人"、"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分析和比较分析,厘清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必须考虑的几个关键问题,明确了高职教育人才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方向,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内涵解析.以及对"社会人"与"职业人"、 "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分析和比较分析,厘清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必须考虑的几个关键问题,明确了高职培养的人才应有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职院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认可,其数量与规模剧增。多年来高职院校居高不下的就业率给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带来了巨大冲击,普通高等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陷入两难困境:是坚持原有的人才培养定位,还是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普通高等本科学校与高职院校分属不同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其人才培养定位各有特色。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应冷静看待高职院校的异军突起,抛弃“威胁论”,坚持“和谐论”,调动一切资源围绕普通高等本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历史范畴,随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我国现阶段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虽定位于“高技能型人才”,然而存在人才定位的高级性不明显、人才定性的职业性不鲜明、人才定型的技能性不突出和人才定向的基层性不坚定等问题。因此,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性、职业性、技能性、基层性、复合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毕业生的高峰期,其毕业生规模已超过了普通高等教育。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有高职毕业生147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增幅达53.1%,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52.5%。而与此相伴而生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显突出。问题的症结在于“产销不对路”,即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规格不相吻合。为此,合理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人才培养“产销对路”的关键。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宁波经…  相似文献   

6.
第一,以培养目标为逻辑起点。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这一目标有利高职教育的方向定位。在质量问题上,围绕培养目标行事,就有了方向和“准星”。同时,培养目标也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定位,即应用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标准作为高职教育自身的质量定位,为社会培养急需应用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曾出现技术型、技能型、实用型、技术技能型等不同表述.在对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技术与人文、层次与类型等关系探讨的基础上,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分析,提出“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的定位思考.  相似文献   

8.
主要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型人才,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大转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纠正狭隘专业化倾向,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高技能会展人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文章在准确定位高职会展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应用型高技能会展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会展教育“1453”创新发展模式,即以三大模块教育课程为载体,坚持全程实践式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包括灵活的教学计划、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完备的规章制度、通畅的交流沟通平台等在内的教学支撑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会展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处在变化不定之中,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只是概括了一方面,不能突出高等职业的教育的本质属性,又与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互混淆。只有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才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市场对高职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带来了高职物流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却出现了高职物流人才“不好用”和“相对过剩”的问题.这主要是高职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科学导致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缘故。在分析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专业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模仿普通本科教育的产学研模式.要实行“学研产训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此模式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同时。要有盘好的机制来确保此模式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通识教育教学现状,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十分必要,其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较强职业通用能力和较大自我发展潜力的高职人才.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内涵、现状和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其目标定位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到"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演变分析出发,提出了"高技能人才"这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定位,并进一步阐释了高技能人才的类型与内涵.  相似文献   

15.
培养目标变迁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嘉 《教育导刊》2009,(2):61-6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科专业性向社会职业性转变,使得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从传统的以学科导向的三段式课程结构调整为以实践导向的三段式课程结构;培养目标从“技术应用人才”向“高技能人才”转换,使得高职课程的教学过程加强了实战训练的环节。总体上,近3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从模糊向清晰转化,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性和高技能这一层面,端正了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  相似文献   

16.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内涵,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变化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五种代表性表述。通过分析不同阶段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其定位背景可得到如下启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与高职教育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升有利于改变人们的人才观、价值观,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发挥行业产业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建立起与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相对应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人才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依据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的规格标准。地方高职院校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哲学层面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心理学层面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的智能的多元性;教育学层面必须遵循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和目的观,并在实践中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地方性的属性特点。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特点,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一技之长 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这一定位充分彰显了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然而此定位很大程度上是在特殊情境下生成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高职本科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都是技术型本科人才,其人才培养的实质相同而称谓相异,这与我国教育发展背景有关.民办本科院校应明确定位于高职本科,以培养中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应用性和技术性“因子”建设,集中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对高职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制度创新,通过构建提升高职教师职业技能的“校企双向循环流动”机制,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20.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关系高职教育的成败.随着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深入,教育部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发生一些重要变化;金融保险行业市场发展也呈现新的趋势.通过对目前全国各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与教育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培养方向上基本一致,但在培养规格的定位上既不一致,也多不符合人才发展需要,而在人才就业领域的定位上与金融保险综合经营发展趋势则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