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至今日,历史比较研究已成为史学发展最引人瞩目的趋势之一。这种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克服专业史(尤其是国别史)中分散和割裂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验证以往国别和地区史研究中“已被接受的历史解释”,开拓新领域,提出新问题,揭示中西整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及具体历史的个别与典型的区别,以展示史学在研究历史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要有效地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理论规范和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而这些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迄今尚无完整论述。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试就中西历史比较  相似文献   

2.
《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以《文心雕龙·史传篇》为基础,分立二十四个专题,从中西史学比较的角度,“融通中外,参验古今”,对中西史学的诸多重大问题分别加以梳理、比较,使中西史学于比较中显示出各自的发展脉络与体系,同时也以不言之教的中国式学术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史学比较方法。同美国近50 年来中西史学比较取得的成就主要在于比较方法的演进相对比,《史传通说》所蕴涵的中西史学比较的学术思想意义在于转向对新史学思想产生方法的追求,这是美国学者关于中西史学比较研究在“中心论”和“异同论”以外的又一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维科与王船山同为欧洲和中国的早期思想启蒙家,也是中西历史上最早的历史哲学家之一。他们的历史思维中不但拥有历史进化论的观点,而且还有着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闪光。比较他们的历史进步观,可以更好地对中西史学史以及史学思想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寻找中西史学发展的共同轨迹。  相似文献   

4.
何炳松(1890~1946)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史学理论、史学史和历史教育研究方面,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他一生的学术活动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期译介西方史学理论,特别是对鲁宾逊的“新史学”派倍加推崇;后期则兼收并蓄,综合了中西史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史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史研究发端于新中国的创立。改革开放以来,它逐步兴起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史学,其史料学基础从文献档案和实物向多重证据法交叉融合发展。在新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新中国史理论”是关于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体现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它包含着对这一历史发展所蕴含的国家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文明观的体系化思想认识,对探讨和阐明新中国史的规律性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其迄今与“新中国史研究理论”尚未清晰地区别开来,学科意识还比较薄弱。中华文明贯通“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统一于建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刻蕴含着正确历史观。新时代构建新中国史研究的“三大体系”、推进新中国史研究必须关注重大历史、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也是新中国史研究的主攻方向与领域。  相似文献   

6.
“史学概论”是我国史学界正在积极建设与发展的新兴学科之一。1983年以来出版的这类著作已有四、五本。近读陕西师大出版社新出版的赵吉惠著《史学概论》,是我至今所读过的几本“史学概论”中,颇具特色和新意的比较好的本子之一。(?)集中了作者“十年来关于史学理论与方法问题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成果”。这是一部思想内容丰富、理论性强、给人启迪、新颖独特的“史学概论”。这部书的主要特色之一,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框架与学科教材的理论体系。中国史学自80年代始,进入了全面反思与更新观念的改革新时代。随着理性史学到科学史学的发展以及历史学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与作用的提高,历史学家开始把精力转向于对历史学及历史研究活动本身的审视、反思和总结。于是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以历史学、历史认识及史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诸如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历史哲学、史学史等。但是,对于“史学概论”是否能成为独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邓小平的史学思想与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宝库,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杰出贡献.历史的借鉴与借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历史研究,把历史科学做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在刚刚创立唯物史现的时候就曾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页)而且马克思的学说也正是“由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经验总结.”(列宁《国家与革命》).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汉语研究之所以没有发展科学揭示汉语演变规律的历史语言学,是由于中西语言的特质、发展模式、语言材料的历史积累的不同。由于中西社会和自然科学发展进程的不同。“五四”以来汉语史学界习惯使用的线性因果决定论、静态分析法以及单科的研究已不适应对汉语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的汉语史研究应立足于系统地考察,变革过去语音、词汇、语法三史分治的研究传统。汉语历史系统的特性和功能既不是三史的特性和功能的总和.也不能从组成它的三史中推导出来,只有当三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时才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一、一个史学新领域“历史无用论”是西方现代科技高度发展后一个流行观念,中国现代化既然以西方为榜样,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传染”,它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可以运用技术对人类现象进行处理、设计和研究,而不一定需要历史。针对这个观点,同样在西方出现了一种新的历史观念,即努力捍卫历史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作用,这就是“即时史”研究。所谓“即时史”研究,就是对那些还处于动荡和变动不定的历史事件的研究,这个领域确实是传统史学的死角。比较早关注这一研究领域的是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洛赫,他认为,对“即时史”的研究兴趣,不是为了给自己…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不少大学历史系正在开设的“史学概论”,主要讲授史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入门课,也是广大史学工作者的一种必备知识,很有向读者介绍一番的必要。一、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是史学,而史学就是研究历史的学问。但是历史是什么?广义地说,历史是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它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个方面。狭义地说,我们通常所讲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即人类社会史。当然,人类史和自然史是有密切关系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它始终是与自然界互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中西古典史学中,人本主义的历史观从古典史学的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占据了主导地位。史学家们以“人事”代替了“神意”和“天命”,充满着朴素历史唯物史观。但在历史的发展问题上,中西古典史学家们,尤其是西方古典史学家们,大都有着浓厚的“尊古卑今”和“怀旧”情结。受其影响,必然会产生历史观上的“历史循环论”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对什么是历史的不同回答关于“历史”,迄今还没有任何一位史家对其下一个比较科学或者说比较确切的定义或概念。而“史学概论”教学中首先就会遇到“什么是历史”这个大问题,它既是一个重要的史学理论问题,也是“史学概念”学科体系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因为这门学科中的许多概念和理论,诸如“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历史认识过程的许多内容都与“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密切相关。在教学中不对这个问题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则后面的教学进程会受到影响,所以任何从事“史学概论”教学的教师,都必须在教学中对此…  相似文献   

13.
历史科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中最一般的过程和规律,它为历史科学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史学王作者只有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才能在具体研究中,透过复杂的历史现象,科学地阐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就成为准备进行史学研究的基础课和基本功。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本文只就其中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作一些概述。一、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人类历史从何处开始?人类社会大厦以什么为基础?这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史实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历来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相似文献   

14.
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及信徒与反教士大夫分别从“以史证教”和“以史驳教”的角度研究和开发中国古代史籍,从而使中西方在史学领域内迈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步。但在史学领域内部,中西双方均缺乏充分的实质性的接触,因而该论战虽点燃了中西史学会通的星星之火,但毕竟仅停留于史学表面,未能深入内里。中西史学的进一步交流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巨大转变仍有待于来日。  相似文献   

15.
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和安徽省历史学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承办的“理论与方法:历史比较和史学比较”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及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共80余人,提交论文69篇.  相似文献   

16.
研究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应客观评价罗章龙的经济史学思想及其学术贡献。《中国国民经济史》是学术界第一部以“国民经济史”命名的通史性的经济史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史学原论》是第一部概论性的经济史学论著,它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经济史学科体系。《原论》提出的“史型论”,是经济史学界较早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杨生茂先生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美国史学史的研究,并反复强调中国的美国史研究者要通过鉴别吸收的方法,观察、总结美国历史发展的潮流与规律。他以美国史学史中3个重要学者特纳、威廉斯和班克罗夫特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他的历史哲学观点,以及对美国史学史发展脉络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人物传记中的历史比较具有相同之处,即两者都紧紧围绕传记人物性格的同与异两方面展开,都具有比较发达的历史比较类型意识和明确而细致的比较观念;不同之处则在于,从比较史学的观点来看,普鲁塔克传记的重点是在比较认识的第一阶段———异中求同,侧重于表现传记人物性格的共性和道德理想性,因而其史学比较还局限于道德史学的范畴之中;司马迁则在异中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同中求异,因而列传中历史人物一方面能够同真实的历史联系起来,以展现历史的个性,突出地体现了传记的史学比较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司马迁的比较史学思想突破了道德史学的桎梏,进入了探求历史规律———“成一家之言”的思想境界。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各自历史观念和世界观的不同。从现代传记史学观念来看,司马迁的比较史学观念更符合现代中西史学比较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是中国史学发展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中国封建史学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中国无产阶级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实事求是地开展对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研究,无疑是中国史学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史学界清理了“左”的错误思想,重视了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研究,发表了一些评述资产阶级史学家的史学观点和成就的文章。本文则打算就资产阶级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论著,综合地探讨一下中国无产阶级史学建立前,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发展、理论、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继承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理性的魅力 ,举其重要者如 :一是关于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的理论。二是对史学史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 ,如史学遗产、对于历史本身的认识发展过程、史学的社会作用的发展过程、史学史对于历史教育的意义、探索中国史学发展规律、史学与经学及子学的关系、怎样看待史学史的古今论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问题等。三是发展史学史研究的设想 ,如研究兄弟民族史学史 ,进而把中国史学史写成全民族的史学史 ;进一步研究、撰写外国的史学史 ,如国别的、地区的史学史 ;编写出实用的教材 ,编写史学史丛书 ,编辑《中国史学论著选》,撰写全书6册的《中国史学史》等 ,都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