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海琳 《广西教育》2009,(22):50-51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的问题,即重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学习,轻直接经验获取;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这些问题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很累、很难。因此,  相似文献   

2.
应试教育下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应试教育下的英语学习,也基本上是一种接受性学习,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背记书本知识,重知识轻能力,重答案轻思考,重结果轻过程,严重违背了英语学习的实践性与人文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思品课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主体性教学,使学生在主动的自我学习中,达到辨析明理、自我内化的目的。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性教学意识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常常出现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独立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4.
应试教育下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应试教育下的英语学习,也基本上是一种接受性学习,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背记书本知识,重知识轻能力,重答案轻思考,重结果轻过程,  相似文献   

5.
王晓丽 《考试周刊》2014,(98):149-149
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某些学校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学生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改变生物学科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中学生物教学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冯秀珍 《考试周刊》2013,(43):109-109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学生和老师的步伐不协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尝试引进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中心地位,围绕学生讲授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导致研究性学习学科化和学习功能的过分窄化。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教师观念陈旧普遍进行“去问题教学”;课堂教学重传授轻探索,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学校课程、学校活动的内容及范围的局限。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转变“师道尊严”的教师权威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质疑气氛;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英语词汇教学普遍存在重句法、轻词汇,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文化,重主导、轻主体,重课堂、轻课外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同时重视语音基本功训练和构词规律教学、词汇意义教学,并做好课外辅导.  相似文献   

9.
田艳 《西藏教育》2011,(3):21-22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不自然”。教师往往将公式、定理等知识灌输给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教学时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适性思考方法的概括;学生学习方法单一,机械模仿多,独立思考少,数学思维层次不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利。  相似文献   

10.
时下,不少英语老师授试卷评讲课重知识轻能力、重批评轻激励、重题目轻系统、重优生轻全体。笔者针对这些弊端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探讨、实践,提出高效英语试卷评讲课的应然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其挖掘出有价值的问题;涵育学生的进取意识,帮助他们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架构;将评讲、订正、反馈与巩固等工作有效落到实处,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1问题提出 我国数学教学具有如下特点:重知识目标,轻育人目标;重旧知识引入,轻实际问题引入;重知识理解,轻实际应用;重方法技巧,轻过程展示;重强化训练,轻自主探究;重教师讲解,轻学生主体参与等;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学生投入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1]选择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就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概念给予进一步的界定;而高中阶段面临高考的压力,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体参与学习过程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我们在研究中以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就数学课程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参与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祖单 《英语教师》2023,(1):115-117+122
从教学模式中的“三重三轻”现象入手,剖析现阶段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强化课堂内外文化知识渗透及合理融入中国元素三个方面提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指出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提升学生的语言兴趣,打开其学习思路,锻炼其文化思辨能力等重要作用,应成为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一、把握生物新课标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问题表现为:重选拔。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重笔试,轻口试:重量评。轻质评;重结果,轻过程。新课程要求我们把握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还要从思想品质、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特长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因此,我构建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评价操作等略,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为重要。而创新精神需要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与问题情境是分不开的。另,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重机械的灌输,轻教学情境的设置;学习中问题的拥有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去情境”、“去问题”教学.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问题意识薄弱、难以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进而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租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对此进行了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作业设计重灌输轻探究,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前置作业是在学生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先学",具有低起点、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指导性的特点,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张木忠 《考试周刊》2014,(46):189-189
<正>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创造性等)为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提倡自主学习,课改内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造个性。然而,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不足,表现为重"灌输",轻"启发、引导",更轻学法指导;重"记忆"轻"思维";重"单一口授",轻"多种教学方法并用";重"研究教材",轻"研究学生";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教育重校内轻校外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  相似文献   

18.
通过案例,阐述项目化学习流程的四个阶段与相关教材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培养项目目标意识,一方面开动高阶思维,融入学科知识,避免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的陷阱,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学习档案袋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袋评价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弥补了纸笔考试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情感、策略及化意识等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合作学习和自我发展。本结合英语教学实践,对档案袋评价的定义、特征、类型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学习档案袋评价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鹏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6):119-121
“档案袋评价”弥补了传统考试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能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情感、策略及文化意识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合作学习和自我发展。本文结合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实践,对档案袋评价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其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