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从《周易》的重要论述“一阴一阳之谓道”阐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对待关系。《周易》强调阴阳是对待的统一(与矛盾是对立的统一的涵义存在着根本性差异)。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指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者缺一不可,不能以一个来否定另一个。进入21世纪,道德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将越来越明显。道德与科学的关系的探讨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易”之阴阳乃辨证关系, 坤 (或阴) 与乾 (或阳) 相互依存。目前学术界对 《周易》有两种看法:传统的以之为儒家经典之道,陈鼓应则认为它主要表达了道家思想,似乎有各执一偏之嫌。本文对 《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 提出阴性的坤道哲学是其重要部分并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意象思想起源于<周易>,<易经>是儒、道文化的源头.道教典籍<道德真经>中"道"的体系与<易经>中"道"的体系是完全一致的;不论是对"道"的表述,还是对炼丹过程和内丹功法的阐释均用意象表达.文人画意象造型观来源于传统的道家哲学思想、道教理论学说.自然之道引申到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就是绘画之道;文人画的绘画之道就是意象造型.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说明,我国当前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正确体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这对于我们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周易>重视人的道德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道德"一词首先出现在<周易>中.<周易·说卦>:"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尽性以命."这里不仅提出天地万物有阴有阳、有柔有刚、不断变化,各有其道、各有其德、各有其理、各有其性、各有其命,而且点明作<易>的目的主要是穷究其理性与命."道德"二字连用始于此.  相似文献   

6.
"易简",是<易传>所揭示的<周易>哲学之重要特征.文章分析了"易简"之道的内涵及其体现,并将<周易>置于历史发展进程之中,探讨其成因,指出了<易传>提出此命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冰 《培训与研究》2003,20(3):58-60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密不可分。二者紧密结合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以德治国为依法治国提供伦理道德基础,法制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道德的指引。依法治国为以德治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表支持,以德治国是法治国家总框架下的重要治国措施。德法合治必须统一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春秋繁露>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论述应该是自春秋战国以来最为系统、最为详尽的.通过宇宙观、世界观的建构,通过对阴、阳,五行及其与天、人关系的充分论证,董仲舒第一次把阴阳五行予以了哲学的提升.阴、阳之转移,有互不相同的基本轨迹.因此,阴、阳之位次也不相同.通常状态下,阴与阳不可能同时在一个时空点上俱在、并出.所以,阴阳不得俱出.阴阳之间,阴是阳之助,阳是岁之主.阳绝对尊于、高于,优越于阴.天道总以阴为权、以阳为经,并显经而隐权、先经而后权.但阴阳之间存在着一种"合别""中和"的关系.阴阳只有在中之居处才具有属于自己的开始和终结."中"是天下万物的真正归宿, "和"是天地世界所生所成的真实本然.  相似文献   

9.
"法治"、"德治"如鸟之双翼 记者:江泽民同志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请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什么样的关系? 焦国成:我认为,"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整个治国方略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一刚一柔,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具有内在统一性,这主要表现在:承担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主体是统一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法律与道德在内涵和功能上能相互融通互补,一方面道德理性能够为法律提供合理的根据,另一方法治也可以成为德治的圭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内在统一既体现了一种化宿命,也体现了洞悉这种化宿命和历史必然性的人们的主体精神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正>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源的重要概念和范畴,阐明了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太极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传·系辞》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为阴、阳二仪。阴阳相互依存,"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此消彼长,"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阴阳相互转化,"阳之极即阴之始,阴之极即阳之始"。受太极阴阳之道的启发,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追求师与生、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和谐共生的状态,把握好教学中虚与实、多与寡、开与合、动与静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许博渊 《教育》2011,(34):59
人们对同一件事情或同一种行为看法各不相同,这种情况常常被说成"见仁见智"。这是一种简略的说法,稍微完整的说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还不是原话。原话出自《周易》,是这样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意思是这样:(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和阳互相转化的规律叫做道,(天)发挥此道创造万物就是善,(地)顺承此道孕育万物就是性。(但人们对道的  相似文献   

13.
<周易>以<说卦传>为理论纲领,<说卦传>的思想理路是使<周易>"经传统一"的逻辑始点.<说卦传>承诺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其以"中和贯通"的思想理路和"说卦和中"的理论架构,使<周易>的历史与逻辑、形式与内容、思维方式与概念范畴实现了理论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我国进一步开放改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道德建设的目标、内容、基本要求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公民法律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一个公民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树立,源于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和培养,这就要求在经济常识的教学中,把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课程资源,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是"05方案"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认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理论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等文件,对二者结合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在教育实践中寻找二者的结合点是有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郭沂 《科技文萃》2005,(2):67-69
关于<周易>和近现代科学的关系,长期以来学者们的意见颇不统一.像杨振宁先生这样明确地称<周易>对"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的,却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用制度管住权力,用法律捍卫权利,司法是正义的最后防线,法律权威高于其他权威。以德治国是治国理政的方式或手段之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依法治国需要道德建设先行,依法治国的运行需要道德支撑,法治的完善离不开道德的补充。另一方面,法治对德治具有规范和促进作用,道德建设法制化是德治焕发生命力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可以相互结合,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不能相提并论。如过分强调以德治国必然影响依法治国的主体地位,"一体多元"结构的法治秩序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与道德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宋明理学家论性,或秉于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的人性理论;或源于《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或源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船山论性,以《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命题为基础,吸收、改造了《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的命题,提出了“继善成性”、“习与性成”、“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理论,形成了独具理论特色的人性学说。  相似文献   

20.
一、老子道德的内蕴 (一)道德之道 道,原本没有,曰“无”;道生、而有,曰“有”,是谓“有生于无”。“道之物”,(下文拟称“道物”)(21、25),其物,人的感官可感,曰“有”,或又曰“阳”。“道物”禀性自然。其禀性,人的感官不可感,只能靠欲(意识)认识,故曰“无”,或又曰“阴”。道之生,曰:可感的道物与不可感的道自然禀性一体而生,是谓“有无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