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梓菲 《新体育》2012,(11):44-45
F1作为世界顶级赛车联赛,从未放弃过进军中国市场的努力,除了在上海和珠海举办分站赛外,他们还在努力地寻找F1界的中国面孔。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青年才俊马青骅成为了站在历史舞台上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2.
F1上海站比赛转瞬即逝,除了车王舒马赫的“车”失前蹄留下点小小的遗憾外,F1上海站比赛相当圆满。当赛车的轰鸣和耀眼的明星渐渐远去,中国为数不多的F1车迷们意犹未尽地过了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而那些纯属赶时髦看热闹的人们一掷千金后不知有没有后悔当时的冲动。究竟值不值?这也是赛事主办方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F1这项被称为“烧钱的运动”带给了中国和上海什么,这个高度国际化商业化的赛事又让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蒋桂伦 《新体育》2006,(10):29-30
全世界最繁忙的F1赛道是哪条?F1圈内人士给出的答案几乎都是西班牙巴塞罗那近郊的加泰罗尼亚赛道。原因只有一个:它除了承办F1比赛.还在平时供车队自由用于测试。从冬季到赛季间歇期.这里都可以听到赛车马达的轰鸣声。曾有加泰罗尼亚赛道的管理人员来中国上赛道交流商业管理经验时透露他们的赛道一年365天只有12天是空闲的.这还包括圣诞节等假期。而且.加泰罗尼亚赛道还是全世界仅有的三条同时承办F1和MOTOGP的赛道之一(另两条是马来西亚雪邦和中国上海)。  相似文献   

4.
F4中的F是FLOWER的意思,用来形容言承旭、周渝民这类花儿一样的男人还算贴切,但用来比喻孙继海、李铁、李玮峰、曲波这样的男人就太阴柔了。但我们还是执着地给他们贴上了F4的标签,因为对于现阶段极度疲软的中国足球而言,他们是我们唯一的骄傲。尽管因为曲波的赴英受阻,F4变成了F3,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们用尽溢美之词,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创造历史的中国球员。曼城与埃弗顿的一场二流英超比赛,被我们视作“中国德比”;孙继海或者李铁,被我们美化为英超大腕们的克星,从而支撑起我们原本脆弱的足球脊梁。但不管我们怎么自鸣得意,不管我们如何热炒  相似文献   

5.
2004年的中国的体育,不再以国内或是国际的概念划分。奥运金牌数已证明了我们是奥运金牌强国。我们的体育也开始真正意义的年轻,并且和国际接轨。姚明和刘翔是个体的代表,他们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们是国际化年轻人的代言;F1这一年也呼啸在国际大都市上海,中国网球公开赛和NB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F1在中国车迷当中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尤其是当上海成为F1全年赛季中的一个比赛点时,更是给无数痴迷于这项运动的车迷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看F1比赛的机会。在当前绝大部分的年轻车迷中,他们之所以会喜爱F1,甚至说认识F1都是因为在上赛季退役的车王——迈克尔·舒马赫。毫无疑问,舒马赫绝对是拥有最多车迷支持的F1车手,他可以得到车王的称号,除了在赛道上取得骄人的成绩外,还跟他拥有众多支持有关。当一个传奇人物渐渐走下历史的舞台之后,人们就在讨论谁将成为他的接班人。有人说是阿隆索,也有人说是莱科宁,但在本赛季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选手引起了车迷的关注,他就是英国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  相似文献   

7.
F1发烧友一定知道燃料在车队的成功中充当重要角色。然而,F1赛场上还有一种“燃料”与比赛的其他成功要素同样重要,那就是车手日常所吃的食物。进食在F1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日常饮食与体能一样和技能有着重要联系。当然,良好的饮食和适宜的体重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中各有特别的要求。最明显的对比亦是F1车手和相扑运动员。对于他们来说,虽然在饮食上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但饮食对取得最佳成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1车手的体重普遍在65公斤左右、上下浮动不大。他们的肌肉发达,健康清晰,一般来说不会有多余脂肪,而日本相扑手的体重能达到260公斤甚至更多,他们宠大身体的很大部分部是结实的脂肪,这是比赛中应付对手所需要的,这两种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技能发挥决定了他们的饮食和锻炼。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需求决定他们的进餐要求,一份精心搭配的食谱是他们发挥技术和力量并充分展示自  相似文献   

8.
唐建军 《体育科研》2011,32(6):80-83
《F1速报》是目前我国最有影响力的赛车运动专业杂志,文章对《F1速报》关于F1中国大奖赛的专题报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速报》从创刊至今的7年多时间当中,对F1中国大奖赛的报道无论是从报道力度、报道规模、报道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报道的后续影响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以《F1速报》为代表的赛车类专业体育媒体的迅速发展,对F1运动在中国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5、中、朝航模友谊赛——朝鲜的F1项目曾达世界一流水平:1975年和1977年F1世锦赛F1B冠军;1977年F1A、B团体冠军;1985年F1世锦赛获得两银三铜,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以增进友谊、交流经验、促进两国航模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宗旨,应中国航空运动协会邀请,朝鲜航模队于1986年5月21~29日访华。当时,全国F1锦标赛和中、朝自由飞行航模友谊赛同时在陕西蒲城举行。客队并没有把他们的主力队员都派出,11名运动员中只有4人参加过世锦赛,其他都是新手,而中国队由1985年全国比赛每项前三名的运动员组成。比赛结果,朝鲜队获FIB团体第一名,中国队获第二名。个人名次是:中国队张铁成(津)获第一名,刘承铭(陕)、焦立富(津)分获第四、六名;朝鲜队车柄根、金昌昱分获第二、三名,朴勇福获第五名。F1A和F1C团体项目都是中国第一,朝鲜第二;F1A个人前三名是中国张英杰(冀)、周耀东(桂)、马全义(辽);朝鲜队金成  相似文献   

10.
或许有人会说,中国赛车的顶峰是F1。那里有最刺激的比赛、最完美的运作以及最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确,F1的进入,直接刺激了中国赛车的快速发展。但作为一个舶来品,F1始终有着中国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基础无法跨越的鸿沟,中国赛车更需要的是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1.
一部《流星花园》让四个花样年华的台湾男孩儿声名鹊起,一时间,“F4”俨然成了高大、英俊的代名词。如果按这个标准,卢卫中、安家杰、谢国臣、张翔这四位在排坛驰骋数载、功勋等身的名将也可称得上是中国排坛的“F4”。其实,称他们为“F4”不算是夸赞,甚至还有些委屈。因为,“F4”有的只是青春帅气,而他们不仅俊雅而高大,眉宇间还透着成熟男人的韵味,单就这份成熟就足以令象“F4”这些阳光男孩们望其项背。对卢卫中、安家杰、谢国臣和张翔而言,虽然正值而立之年,或初为人夫,或初为人父,依然是意气风发,然而在排球场上,他们却早以被冠之以…  相似文献   

12.
4月15日至17日,F1赛车的马达轰鸣再次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响起,又一个F1中国赛的七年之约也将由此开启。经历了一个五味杂陈的“七年之痒”,继续留在中国的F1赛事使出更多招数吸引中国观众,2011年F1中国赛的冠军奖杯更是设计成一个东方韵味十足的“中国鼎”造型。  相似文献   

13.
200 4年 ,F1首次登陆中国 ,3天的赛事共有 2 6万观众 ,仅决赛一场就达 1 5万人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单场比赛。另外 ,门票收入 3个亿 ,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票房收入最高的单场体育比赛。F1还为上海及周边地区酒店、旅游等相关产业创造了近 3亿美元的收入。成功的商业运作无疑是F1在中国迅速取得成功的原因。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副主席郁知非所代表的F1中国推广商拿出昂贵的电视转播权 ,换取了中国最大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 2 0 0个小时的节目时间 ,使那些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也能感到赛车的火热魅力。 (B)(本刊据新华网 …  相似文献   

14.
秩志 《新体育》2005,(8):34-34
位于中国500强企业之首的中国石油斥巨资赞助2005中国越野锦标赛(CCCR锦标赛)的新闻传出后,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老大难道要做一次“大头”?记者在第一时间走访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总经理蔺爱国,一身儒雅气的蔺总侃侃而谈。中国石油曾经拒绝了F1,不是因为它数以亿计人民币的门槛,而是不愿意让“CHINAPETRO”淹没在F1的广告海洋中。赞助F1的门槛很高,但广告的直接效果呢?人们记住了法拉利、迈凯伦,记住了舒马赫、库特哈德,但有多少人记住了他们背后的赞助商呢?赞助商还需要花更多的资金,用广告告诉公众:“我…  相似文献   

15.
不管从珠海还是从上海,F1这道“狂飙”肯定都要决心弃“海”上岸,“舶”进中国了,而这时,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对待这事儿的表情都是一片皆大欢喜。客人欢喜当然是因为钱,因为他们是商人,高速发展的中国是一个有钱可赚的好去处,来了当然高兴;而主人的高兴据说也是因为钱,说是F1有一个巨大的“聚金效应”,一旦揽入怀中,大把大把的金钱就将滚滚而来,所以没理由不高兴。做事心中高兴当然好,但我还是有个问题被搞胡涂了:既然买卖双方都一脸乐观地坚信自己会赚钱,那么该有谁给他们赔钱呢?据说,中国人的乐观是源于几年…  相似文献   

16.
F1作为世界三大赛事之一, 是当今规模和影响巨大的全球性体育赛事,对旅游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9月开始,上海将承办F1世界锦标赛2004-2010年中国大奖赛.至此,F1及其独特的文化将逐渐走进中国,并为人们所熟悉;F1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也将带动上海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本研究在阐述F1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从城市旅游的视角分析F1赛事对上海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发展的策略,为推动上海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F1驶近中国     
国际汽联于2003年6月26日宣布:2004年10月10日将在上海举办F1比赛中的一站。短短两年时间里,F1与中国,与上海的距离迅速缩小,正在向我们飞速驶近。F1锦标赛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赛事,它绝对算得上是体育运动中的贵族,因为它太昂贵了,从头到脚珠光宝气,如果说F1的每一根汗毛都是真金打造也丝毫不过分。F1的体育市场号称当今  相似文献   

18.
徐莉 《新体育》2004,(11):14-15
小石子,到处可见!然而,寻常的石子,根本不能适应F1赛车高速的要求!于是,为了小小的一颗石子,众多技术人员紧急出动了,去全国各地千方百计地找,最后盘算下来,他们竟跑了大半个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于去年6月25日在巴黎会议上,确定了2004年17站大奖赛的举行日期。中国和巴林第一次进入F1大家庭。人们将关注2004年9月26日在上海进行的中国站这个F1“处女秀”的赛事。由于这是首次中国站的赛事,那就顺着“F1邮票”,进入F1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完美陌生人     
江晨 《当代体育》2007,(17):37-37
<正>有一种人不从事足球运动,却与足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你是球痴,还是球盲,对他们的名字都会如雷贯耳。他们真的是最有名的陌生人。迈克尔·舒马赫身份:前F1车王从这个赛季开始,F1车迷要习惯没有舒马赫的日子,就像篮球场突然失去乔丹、绿茵场突然失去齐达内一样,感觉怪怪的。时间可以冲淡许多,莱科宁和阿隆索的对决同样吸引人,还出了一个黑人天才车手汉密尔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