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热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为了将师爱倾注给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用博爱之心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对学生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时时注意给学生以微笑,给学生以师爱.  相似文献   

2.
<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爱是工程师手中的画笔。一个缺少爱的工程师永远都勾勒不出恢弘的建筑。在教育前线,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人民教师又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学生成长方面,班主任对学生心灵的呵护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多年来,我一直在用爱来教育学生,用爱来引导学生,用爱来呵护学生。一、仁爱之心塑造学生健康心理性格仁者,爱人。作为人民教师,爱生之心不可或缺。升入初中的学生面临着各个方面的调整,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难免会出  相似文献   

3.
苗承秀 《甘肃教育》2014,(17):24-24
正所谓"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说的就是教师唯有用自己高尚的灵魂才能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这是心灵与心灵的共鸣,是爱与被爱的回应。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一、要有严而有度的民主之心在现实的教育中,有的教师将成绩好的学生视为"掌上明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另眼相看,如此种种缺乏公正的爱,在滋润了少数学生的同时,却伤害了更多的心灵。"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  相似文献   

4.
师爱是教师的灵魂,是一种崇高的爱。教师之爱要有原则性。教师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5.
用爱心去教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本职工作之心。当今时代要教好学生得讲究方式和技巧,这么多技巧都要从教师本身的内心深处发出来的,简单说起来就要有“爱生”之源,在我们乡村小学里实施“爱生”之源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真正的爱是“智慧的爱”,是恰到好处的爱,是能够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的爱。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我感到,像因材料施教一样,爱也应该“因生给爱”,由此本人在十几年教学工作当中归结出来以下十法:  相似文献   

6.
爱如夏花     
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份事业,便选择了琐碎平凡的人生;选择了班主任这一苦中之最,便选择了朝迎晨夕晚沐晚霞的疲累.然而,正如一句广告词中所说:我选择、我喜欢!也正因为如此,"让爱做主!以宽容之心,照亮学生心灵之灯;以赏识之情,开启学生智慧之窗;以聆听之智,呵护学生童真之趣;以温柔之鞭,放飞学生理想之翅……"已成为我今生不变的爱生格言.  相似文献   

7.
孟华 《甘肃教育》2008,(23):15-15
教师只有把生命之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全部献给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用自己赤诚的心赢得学生的心,用自己真挚的爱换取学生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爱,这才是真正的教师。——题记  相似文献   

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有赤诚之心,学生会以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从而对教师产生亲切之情,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坚持以德治教,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思想,是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所在。本从专业课教师应具有的德育品质,即爱生之心,育生之德,导生之行,教生之能四个方面,讨论了教师德育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杨桂荣 《宁夏教育》2010,(12):73-73
教育的主题永远是爱。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更应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爱不仅是关怀、担心,也是对每个学生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着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包容无知和缺憾。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要用爱心作教育,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充满爱和宽容之心的班主任才具有智慧的底蕴。  相似文献   

11.
吕群芳 《班主任》2006,(5):24-26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有一句话让我深思:"爱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使你爱的人爱你."我联想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爱学生,可是,学生并不见得能体会到教师的爱,更不见得理解教师的爱,这是师爱的悲哀.  相似文献   

12.
师爱是人类超凡脱俗的大爱,凝结着师者最高尚的情感,是教师灵魂的精髓.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教师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多一些关心、信任、宽容、尊重、理解、关爱和帮助等.而后进生、问题学生或者特殊学生,是长期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对他们的引导也并非能够立竿见影,这就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和关心.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我们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铸造伟大的师魂.  相似文献   

13.
理解师爱     
李岭 《河北教育》2008,(12):48-48
教育是爱的艺术。洛克说,学生最渴望的是教师的爱.爱是心与心的沟通与认同,是心与心的升华:师爱是无私的,教师要把爱洒向所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呢?"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不仅要以"才"取胜,启迪智慧,而且更要以"德"取"信",规范行为,以"爱"取"心",净化情感。爱,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师爱无痕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撞击学生灵魂的力量,是唤醒学生理智的催化剂,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林红英 《青海教育》2011,(11):48-48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爱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人文情怀,以人为本是学生发展之根本。每位学生都有被肯定、被重视、被激励的期待、愿望和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18.
爱是教育的灵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更离不开教师的爱,只有奉献爱心,用"心"施爱,才是实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孙艳丽 《课外阅读》2011,(7):117-117
民众有门神们也是守护神,教师就是学生的守护神,教师守护学生的本真,做真人,行真事,教师以仁慈之心呵护学生的成长,教师守护学生的灵魂之门还守护好学生的智慧之门,做到这些,就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了。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说:“有仁德之人,善于爱人”。教育是一种以心灵影响心灵的过程,只有品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怀仁爱之心,推仁爱之举,一切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教育才会成功;一个对学生缺乏爱的教师,他的收获将是零。在十多年的教书育人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爱是开启教育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师德的灵魂是用爱铸就而成的。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