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教材编写建议5.渗透数学文化,体现人文精神”指出:“在教材编写中,应将数学的文化价值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中,采取多种形式,如与具体数学内容相结合或单独设置栏目做专题介绍;也可以列出课外阅读的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源,以便学生自己查阅、收集整理.”事实上,在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已经较好地落实了这些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不仅从基本理念上重视"数学文化"的价值.而且从课程目标、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方面都对"数学文化"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应将数学的文化价值渗透在各部分的内容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需要.然而,从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来看,中学"数学文化"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海实施"二期"课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编写中建议: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这些表述中不难看出,《标准》所定义的数学文化概念更多的体现了数学文化的观念性成分,这可以看作是对数学文化的狭义理解.  相似文献   

4.
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是数学文化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的提出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曾多次强调:"数学文化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求将"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渗透在每个模块和专题中".本文就苏教版必修5的"数列"这一章的教学,谈谈如何渗透数学文化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5.
教材特色化与核心素养培育是当今时代赋予数学教材编写的重任.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初中数学教材中勾股定理内容编写特点进行研究,发现10个版本教材既有诸多共性,又各具特色.针对教材不足,建议完善过程性内容,增强数学核心素养落实的有效性;适当增加论证思路的种类,进一步凸显数学教材编写特色;挖掘多元文化素材,适度扩大数学史的内容范围.  相似文献   

6.
数学史,数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数学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1].因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近年来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教材编写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将数学的文化价值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中[2].当前,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版本教科书中,不仅在选修系列中设立了“数学史”选讲专题,而且在必修模块的各个章节中也安排了一定的数学史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不应该只看到教材上的内容,应该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积极发掘数学与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过程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并将这些数学文化渗透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同时要求"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相关材料"。苏教版、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这三种教材对数学背景知识和数学史的编写就各有特色,了解不同教材的编排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教材,进而汲取各种版本教材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  相似文献   

9.
1.为什么要理解教材.1.1理解教材首先要怀敬畏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关于"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料."可见"课标"是上位的,是管住"教材"的.而"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顺序是反复考量的,语言是字斟句酌的,例题是反复打磨的,习题是精挑细选的."所以,数学教学时,面对教材我们应该有起码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考试评价等方面的官方文本,对其进行分析很有必要。通过对"数学史"、"数学文化"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的相关阐述与要求进行分析,初步明确了数学史在课标中的定位,并提出了课标在渗透数学史方面的修改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学文化及其教育价值逐渐引起国内外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2] 实施建议的第三部分中也提到:"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全部教材中".近年来,"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数学文化"也已经成为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Klein提出:"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的指南",数学家们曾经遇到的数学问题,在如今的实际教学中也会遇到[3].徐利治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12.
以中韩两国的主流教材(即中国人教A版、韩国未来N版)为例,以文本研究法为主要方法,采用材料容量、学习领域、材料背景、编写体例、呈现方式等指标,定量对比分析人教A版与未来N版两种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呈现形式及其效果,努力建构数学教科书中"阅读材料"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韩国未来N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容量是中国人教A版教材的1.6倍,两种教材都是代数领域的阅读材料所占比重最大,但在材料背景、编写体例、呈现方式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借鉴韩国未来N版教材"彰显数学文化力"的编写特色,我国高中教学课程标准应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与数学文化有机结合的媒介,树立"体现数学文化力"的"阅读材料"编写理念,加强"阅读材料"的丰富性、整合性。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对“数学文化”有如下解读:“在教材编写中,应将数学的文化价值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中,采取多种形式.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结合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内中等职校数学教材存在局限性.职校学生实际状况决定数学教材有待重新编订.中职数学教材编写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材编写原则;要做到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编写的内容要因专业而异;突出数学陈述性内容的编排,弱化逻辑性推理过程;教材编订要遵循前瞻性原则.数学教材编写时,要囊括专业课数学知识内容,做到"连点成线、连块成面";以实际应用题为导向,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教材编写思想;编入教材内容的数学知识层次、结构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针对职业院校高等数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提高学生兴趣;让基础数学为专业课服务;编写适用不同专业的教材以及增加数学建模和数学软件内容;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等措施,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各种版本的新教材都着力落实数学文化教育的要求,不仅在数学知识的编写中有机渗透了文化内容,还专门开辟了栏目予以体现。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北师大版教材、苏教版教材和西南师大版教材中都不约而同地设置了“你知道吗”栏目。  相似文献   

17.
实数是初中数学的传统内容,但是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对“实数”内容的安排顺序进行了新的整合,编写思路和教学要求也有较大的变化.下面对这种变化及其在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谈一些想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1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实数”的编写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书(简称"新教参")是教师教学的范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其功能发挥在于编写的创新.新教参编写应按两叙述形式前后进行,先采用顺叙形式(新教参的"教学建议"部分)帮助教师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以把握教学,后采用倒叙形式(新教参的"教学思考"部分)帮助教师反思教材编写意图以形成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文化",在<数学>(苏教版)教材中是以"你知道吗"这种形式来表述的.目前,小学数学文化按照表现形式主要归纳为三种常见的类型,即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和数学作文.同时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其中.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忽视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和创新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加强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大力渗透是变革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可以形成全新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2011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写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体现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数学价值观的培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更是强调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命题中建议应围绕数学内容主线,融入数学文化,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紧接着,在 2017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高考考试大纲中,更是体现将数学文化作为考试内容的一部分,进一步将数学文化研究推向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为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在考试题中渗透数学文化已变得刻不容缓。因此,对渗透数学文化的高考数学试题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显著特点及数目、分值的变化趋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期引起广大教育者对数学文化的重视,并给出相关教学建议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