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区域活动开放、自由、自主,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伙伴,并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去操作实践。那么,如何把数学内容、数学目标、数学材料有效地融进区域活动之中呢?在实践中,我紧紧抓住三个数策略,扎实有效地开展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让数学知识融入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中。  相似文献   

2.
费丽芬 《教师》2012,(15):122-122
所谓区域游戏,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师是幼儿能否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3.
陆丽萍 《考试周刊》2014,(99):188-188
《3—6岁幼儿发展指南》在说明中强调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营造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在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游戏,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营造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幼儿能在游戏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自主的探索的性质。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游戏的环境,幼儿的探索意愿更依赖于材料的提供。教师如何进行游戏环境的营造与材料的投放,才能营造相应的宽松、自主、愉悦的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4.
爱活动是幼儿的天性,寓教育于多种活动之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区域活动既是自由游戏,又是集体教育的延续,是一种游戏性、操作性、趣味性和直观形象性,在活动区域中以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形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活动与物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使幼儿轻松、愉快、自主的状态下游戏,从而获得经验。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发展源于游戏,而教育源于生活,因为这一时段的孩子主要依靠直观感受积累知识。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的活动过程。幼儿教育要力求让孩子在游戏中开心愉快地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孩子在游戏中可以拥有自己的发现、创新和探索。丰富的游戏材料、开阔的游戏场地、自由的游戏环境都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遐想和冲动,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的、自由的、自主的一种活动。幼儿是游戏活动中的主人,他们在游戏中能尽情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正>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游戏。活动气氛相对宽松,游戏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幼儿可以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选择并开展他们喜欢的游戏,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自主游戏,快乐第一。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活动的主体,我班从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坚持有机整合与合理兼容  相似文献   

8.
<正>游戏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动力,是幼儿获取各种经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科学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方式,幼儿在游戏中,与环境、材料、同伴相互作用,自由地进行各种操作与探索,满足着他们探求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促进幼儿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凸显幼儿园科学游戏的教育功能,我园积极实施苏州市"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幼儿园科学教育常态化的研究》,探索将科学游戏与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相融合,借助区域游戏宽松、和谐的环境、丰富多样的材料以及内容选择的广泛性、教师观察指导的及时有效性等特点,吸引着孩子,让幼儿园科学游戏"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9.
自主性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性、区域性的活动。这种个别化的活动方式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个体活动的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发挥孩子活动的主动性,使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进度等适合每一个孩子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让孩子按自己的速度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0.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如何更好地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就成为幼儿教师不懈的探究和追求。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我在小班开放式区域活动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中的体会。一、开放的区域设置瑞吉欧认为,开放的环境是幼儿园的第三位教师。因此,应该变封闭式的区域设置为开放式,强化  相似文献   

11.
沈静 《考试周刊》2014,(39):192-193
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为让孩子更好地"学中玩,玩中学",作者着力于区域活动游戏化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为幼儿创造游戏化区域活动环境;二是为幼儿创设游戏化区域活动内容;三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区域活动材料。  相似文献   

12.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它是一种自主的游戏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刚开始创设区域活动,我们把其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令孩子没有自主的空间,多数孩子都是按家长设计的路线成长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尽量给孩子自由和尊重,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在活动中给孩子自由和尊重每一天孩子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学习活动是正常的教学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每次的学习活动大多是要求孩子坐在自己的小椅子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民间游戏?它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具有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内容广泛等特点,能激发幼儿的浓厚兴趣,深受幼儿的喜爱。什么是区域活动?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这两者之间都是服务于幼儿,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将民间游戏在区域活  相似文献   

15.
<正>游戏活动是孩子一日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没有游戏,就没有孩子童真的笑容,孩子们也不知不觉在一次次的游戏中成长。他们在游戏中模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观察、在游戏中探索。我们有必要为孩子创设游戏的环境,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制作游戏的材料,放开手,鼓励孩子自己探索、交流、分享,总结游戏的经验。一、创设环境,丰富材料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与直接经验,"有材料陪伴"的学习是幼儿学习的特点,在各个区域中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结构的、可操作性强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自主探索、大胆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以小组或个别活动的形式展开,幼儿处于主体地位来决定时间、空间和材料的运用,活动的目的在于活动本身,其主要成分为游戏,幼儿在获得游戏的体验中发展。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获得情感的体验,这是幼儿园课程的  相似文献   

17.
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而这一过程要让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得到展现,就要让孩子在游戏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真正地成为游戏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2岁~3岁正是上托班的年龄,这时正好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如果一味地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会存在不少弊端。而具有开放性的区域活动是一种孩子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它宽松的氛围、丰富的操作材料、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孩子发展的不同需要。在区域活动中,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断尝试,从而获得经验并感受快乐。  相似文献   

19.
蔡荔 《成才之路》2014,(20):94-9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科学小操作、小活动有了兴趣,才能主动投入活动。教师该如何来培养幼儿科学活动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呢?通过以班级特色活动进行探索,是一个好形式。根据幼儿园的课题内容,再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与生活经验,将班级的特色活动的活动内容定为—初探区域游戏中的科技小操作活动。通过区域游戏的形式来设计多样化的科技小操作活动,培养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让幼儿进行有价值地探索,就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动起来,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材料投放的位置以及顺序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将影响到幼儿参与科技小操作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中对活动的目标定位来发展幼儿的科技小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通过分层创设环境,有选择的来投放材料。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自由以及让他们去积极主动地感知、发现的权利。要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将自己感知到的事物现象、特征以及是通过怎样操作、发现、推理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大胆地进行科技小操作活动。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2岁~3岁正是上托班的年龄,这时正好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如果一味地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存在着不少弊端。而具有开放性的区域活动是一种孩子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它宽松的氛围、丰富的操作材料、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孩子发展的不同需要。在区域活动中,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断尝试,从而获得经验并感受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