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人们都在思考学生的表达问题,尤其是学生的有效表达。让小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有效表达相关的见解,需要进行比较科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陈友琼 《辽宁教育》2023,(23):44-46
在“读思达”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学习过程的本质就是学生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过程,通过阅读、思考和表达三个环节的完整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并且"表达"出来、"表达"精彩,兼而顾及的教学策略是问题驱动。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思考学习优秀作文的选材与语言表达,思考自主作文的选材与表达。问题驱动,把作文选材与表达有效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4.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形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而要完成这些目标,都离不开数学语言的表达。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关键要创设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同时创造更多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善于表达。  相似文献   

5.
学科逻辑是固有的、学科规律性的思考和表达,是自上而下的教师视角,常和“知识本位、教师主导、讲授法”联系在一起;认知逻辑是灵动的、学习规律性的思考和表达,是自下而上的学生视角,常和“学生主体、儿童立场、以学定教”等联系在一起。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指向学生发展,因此课堂教学既要讲究学科逻辑,又要讲究认知逻辑,最终实现学科逻辑向认知逻辑的有效转换。文章认为,问题进阶、案例式、活动化、主题化价值引领是实现学科逻辑向认知逻辑有效转换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72):101-1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表达,是促进学生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支持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数学表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应该采用鼓舞激励,树立学生数学表达的自信心;互动交流,给予学生数学表达的话语权;重视评价,提升学生数学表达的有效性等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否有序思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抓手,所以如何提高学生有序思考能力非常重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有序示范是学生有序思考的保证,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是使学生有序思考的前提,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有序的引导,让他们有序地表达。这些都是学生有序思考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姜飞 《辽宁教育》2013,(12):17-18
每一节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是否真的有效,关键取决于学生是否愿意用英语自主思考与表达,是否真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交流。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关注的热点与话题等内容,设计出不仅易于被学生接受,而且使教学信息的输入更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辅助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吴锟 《天津教育》2021,(2):113-114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且初中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很强烈,因此教师教学时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就要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表达机会。初中地理知识对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效果不高。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地理教师可以将合作教学方法应用在教学中,这样既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能满足新课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思考、交流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一、激发语言表达潜能,培养表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学课堂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比如在新授中,设置有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交流,引导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练习课中,鼓励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讲题",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复习课中,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知识梳理,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否有序思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抓手.所以如何提高学生有序思考能力非常重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有序示范是学生有序思考的保证.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是使学生有序思考的前提.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有序的引导.让他们有序地表达。这些都是学生有序思考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小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并且给学生思考的时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形成和表达自己的见解,使教学变成师生思维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据此,我们建议—— 让课外阅读思考与表达成为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常态。 课外阅读思考与表达,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作保障。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学生的阅读思考与表达真正落到实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不引领学生阅读不行,但只是泛泛地布置阅读任务,无要求、无检查也不行。教师必须追问学生的阅读效果,要有一系列确保整个阅读活动过程正常运行的程序,要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5.
[普遍现象]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我……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疑问]学生这样发言,有效在哪里?[思考]宽容学生的插嘴;融入教学的智慧;创设多重的角色;实现有效地表达。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提问、思考、交流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钱珏 《语文天地》2015,(7):37-38
"学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研讨、主动表达、主动展示、主动纠偏,等等,课堂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如何在高中语文复习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以为,问题驱动尤为关键,好的问题驱动就如同汽车引擎,能够巧妙牵引学生按图索骥,渐入佳境。一、"问题"的类型1.辅助性问题有的问题能够通过相应的基础性问题的思考,有效促进核心问题的解决,或帮助学生理清  相似文献   

18.
结构性思维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强调构建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有序思考,清晰表达。引导学生进行结构化表达,在学习活动中捕捉知识联结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结构性思维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9.
符号的运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及回顾反思,使学生学会运用符号描述和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小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并且给学生思考的时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形成和表达自己的见解,使教学变成师生思维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