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特殊儿童家长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36位年龄在2~7岁之间的特殊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特殊儿童入园接受教育的比例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残联的康复中心等机构接受教育,但也有部分家长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上普通幼儿园。家长的希望和选择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普通学校安置特殊学生的常见形式,它让大多数轻度障碍儿童能与正常儿童一起享受平等的教育。但是,毕竟这些学生受生理条件所限,让他们完全和普通学生一样也是不现实的。怎样让随班就读生在普通班里接受特殊的教育,而且又不让他们感觉自己特殊呢?经过一定的教育实践与分析,我初步摸索出了这样一些做法。给予一样的信任和尊重那天,三年级(2)班班主任外出学习,这个班的自习课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文化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接收智力上有缺陷的学生,并将其安排在普通班级学习,家长也十分愿意送孩子去普通学校,以求保证孩子的正常社会化发展。然而根据笔者在某所普通学校的班级观察来看,随班就读实践问题层出不穷,其效果差强人意。为了在随班就读中理性教育特殊儿童,保证智力障碍儿童在当前及未来能够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安置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一部分在培智学校。一部分在家庭或私立幼儿园.还有少数在普遍学校随班就读.这些孩子能否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问题越显突出,成为特教工作和普教老师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教育和学校的使命不是把这些所谓的天才儿童从普通儿童中挑出来单独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6.
全纳教育班级管理理论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光峰 《班主任》2003,(3):45-46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学校读书,不少特殊儿童还进入了普通班级,成为随班就读的学生。国际上把这些特殊儿童与其他儿童享受同样的教育叫做全纳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许多专家对全纳教育进行了研究,概括出班级教学  相似文献   

7.
谭雪莲 《文教资料》2012,(29):192-193
学前阶段是特殊孩子与普通孩子融合的重要阶段。在幼儿园里,智能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在相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同伴关系,这样的同伴关系对智能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作者通过长期的幼儿园一线观察,着力分析智能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交往行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出现使更多的特殊孩子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和正常孩子一起享受学习和同伴交往的乐趣.但是特殊学生因其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很好地融入普通孩子的环境中,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感觉到困难.目前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也难以照顾到每个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陪读人员的辅助可以使孩子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的环境中,也为学校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前提下更好地接纳特殊学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有的多动,有的自闭,有的在智力或社会性发展上相对滞后等。我们中国的老师习惯把这些孩子称为“问题儿童”。在美国幼儿园里,“问题儿童”被称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childrenwithspecialneeds)。他们会把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安排进普通班级,和“发展正常的孩子”(chil-drenwhoaretypicallydeveloping)一起接受教育。在这样的班级中任教,老师除了具有幼儿园执教资格外,还必须取得与之相关的资格。他们知道,如何在一个全纳的环境中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社交策略来提高这些孩子的社会交…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有的多动,有的自闭,有的在智力或社会性发展上相对滞后等.我们中国的老师习惯把这些孩子称为"问题儿童".在美国幼儿园里,"问题儿童"被称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他们会把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安排进普通班级,和"发展正常的孩子"(children who are typically developing)一起接受教育.在这样的班级中任教,老师除了具有幼儿园执教资格外,还必须取得与之相关的资格.他们知道,如何在一个全纳的环境中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社交策略来提高这些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订阐述了建立普通学校特殊儿童支持系统的必要性,确定普通学校特殊儿童支持系统构成要素的原则,提出了以“对普通学校儿童形成支持的人”、“教育目标”、“教育过程”、“特教制度”、“特教资源”等五个要素作为普通学校特殊儿童支持系统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2.
西方学者对全纳教育的另一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纳教育固然保障每位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有接受同等教育和过正常社区生活的权利,但是否任何特殊儿童都有能力适应和普通儿童一起的教育呢?所有特殊儿童能否都能从与普通儿童的交往中受益呢?一些西方特殊教育学者对全纳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特殊孩子的到来,让南湖小学校园更显生命的蓬勃、苍翠和坚韧。2012年,长春市朝阳区特殊教育学校的牌匾正式落户南湖小学。从此,南湖小学张开温暖的怀抱,热烈欢迎每一个生命个体——自闭症、唐氏综合症、发育迟缓、脑瘫等特殊儿童,培优、培智齐抓共进,尝试践行全纳教育,成为长春市唯一一所普特双轨并行的义务教育学校。一、普特双轨,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享受同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接受教育每个孩子都可以,但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有的白头发、视力在白天几乎是弱视,怕见光,有的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影响,患有小儿麻痹,行动自理都不能完成,还有的患有白癜风,靠药物来控制……他们有着特殊的称呼,月亮、星星的孩子,也称为特殊儿童。可谁来给他们教育的爱?他们在身心方面有一些问题,是弱势群体,应该得到特殊照顾。我国也在这些方面相继立法,特别是采用随班就读的方法,给这些特殊的月亮、星星儿童提供了平等受教育的场所。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是孩子接受传统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后续义务教育的基础。适龄的学前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由于各种原因,会有一些特殊儿童需要进行特殊教育。这一时期教育的状态,直接关系儿童后续接受教育的状况及其后续发展。主要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在分析当前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化支持保障体系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孔祥勋 《时代教育》2012,(13):123-124
特殊需求的孩子,也就是在教育或生活上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这个特殊群体的孩子们,社会一直在关注特殊孩子的发展、学习和生活,并把这群孩子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因此,怎么样好地对这群特殊孩子进行教育就成了一个关键的环节,特殊孩子的教育上,除了一些认知、动作、社会行为的教学外,我们也要去重视特殊孩子们创造力的教育,所以不管是普通学校融合班或者特殊学校的特殊孩子都要对他们的创造能力进行大致了解并进行合理的开发。这样从社会方面,还是孩子本身的发展上而言,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融合教育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由于社会对融合教育了解不足,以及特殊儿童的个体特征,在这一群体就读的过程中,学校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困境与难题。本文针对普特融合趋势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一些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日益增多,这些农民工的孩子变成今天的一个特殊群体,即留守儿童。一个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摆在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重大课题。如果能将这一问题解决,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特殊群体的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部分特殊群体的队伍日趋庞大,并且这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管理,他们主要表现为厌学、孤僻,脾气暴躁等不良行为。他们的种种行为令人担忧,要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不可忽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刘海明 《辅导员》2014,(22):18-19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很多父母离开孩子,出去打工,为此滞留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让这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如何教育这些特殊的孩子,把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发展放在首位,接下来。  相似文献   

20.
<正>因为家长同时外出或是有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的儿童叫农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需要有人照顾并且处在上小学或初中的年龄。留守儿童是现阶段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产物,是这一时代经济发展的产物。曾经有专家说,因为留守儿童的生活家庭环境对其教育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有这些孩子的学习以及成长,还有一些心理变化……为了让留守儿童可以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使其不会因为自身环境有心理扭曲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如:家庭、学校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