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韩丽俊 《考试周刊》2013,(56):123-123
<正>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喜欢体育课,喜欢体育运动,想终身投入体育事业而报考体育专业。高考体育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输送体育院校的后备人才;进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技术、基本战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将来从事体育专业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在身体、技术、战术和思想品德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打好基础。一、加强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长期以来,体育特长生给师生的印象是违反校纪校规,例如抽烟、逃课、贪  相似文献   

2.
教师如何对体育特长生队伍,给予其最好的教育和培养,使其真正成为国家的特长人才,就成为高中体育教师当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体育特长生的目前的一些状况,探讨了高中教师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有效培养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中体育特长生是以体育项目为专业课的学生,是高中学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农村学生实现理想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这类学生只有不断地进行体育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为了更好地促进更多学生未来的发展,我国应对这类学生给予更多的重视,加强对这类学生的专业性训练。体育特长生的教育的发展对于国家体育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能为我国源源不断地提供更多运动员,进而加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4.
面对高考,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成为了特长生。但由于特长生在文化成绩及其他方面表现出的落差,逐渐失去了这种特长的升学优势。教师如何面对这一支特长生队伍,给予其最好的教育和培养,使其真正成为国家的特长人才,就成为高中教师当前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体育特长生的目前的一些状况,谈论了高中教师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有效培养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5.
刘华春 《考试周刊》2014,(40):112-113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校要特别重视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和培养。科学合理地调整体育项目布局,协调体育教学中的"学训矛盾",强化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廖胜扬 《课外阅读》2011,(5):226-226
体育自信心是个体在体育活动中对自我信任的一种态度,它表现了学生相信自己通过一定的身体练习,一定能够战胜某种困难或达到某种活动目标的情绪状态。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自信心的因素有多种,研究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自信心的对策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特长生的选拔与培养,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是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本文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新的社会形式下,农村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选拔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新闻     
《教师》2014,(15):9-9
北京:699名学生通过中招体育特长生测试 据悉,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高中阶段招收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年具有招收体育特长生资格的学校,特长生计划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5%。2014年5月15,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14年中考体育特长生全市统一测试合格名单,共有699人通过统一测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方面越来越丰富,特长生的融入就使得高中体育教学的对象更加丰富与专业。加强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是高中体育教学的关键与重点,也是高中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0.
高中体育特长生作为学校中一个很小的特殊群体,其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呈现畸形、不全面。要抓实、抓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管理,使他们朝着“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特长”的多元化方向协调发展,适应素质教育和特长发展的双重需要,使体育特长生的成才几率最大化、成才质量最优化,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且有体育专长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对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已备受重视,中学的竞技体育也越来越受重视,项目逐渐增多,体育特长生成为中学教育学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中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体育竞赛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训练,势必要与正常学业相冲突,因此怎样因材施教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教育是一个继续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现代的高中教育体系中更为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高中阶段的体育特长生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在进行体育课程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兼顾文科课程的知识点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优化教学理念、整改运动布局、协力文化课程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方面出发,实现对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黄珺 《湖南教育》2014,(7):47-49
不久前,北京市教委发布信息,称今年“小升初”体育特长生招收校减少50所,严格缩减体育特长生招收比例。此举是对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响应。教育公平是亿万家庭的共同期盼,减少特长招生,是为了不让特长当作升学的途径,这是对迈向教育公平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王学仁 《广西教育》2007,(7B):89-90
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的主渠道,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以往的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注重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忽视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采取“一刀切”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摆脱以往应试教育旧模式下的禁锢,真正实行素质教育新模式,这是我们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一些探讨。现提出自己几点肤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实际上是给体育人才提供发展空间,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对体育特长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渐提高,体育特长生可持续发展面临瓶颈。为此,学校和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体育特长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提高他们的文化课成绩,培养他们完善健康的人格,完善训练体制,注重他们的心理建设,促成体育特长生的可持续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正据《中国教育报》消息,福建省教育厅日前作出决定,从今年起终止厦门市7所小学、福州市1所初中招收特长生,允许此前批准的3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继续招收体育或艺术特长生,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范围招生,严禁以招收特长生名义举办重点班。该省要求这些学校制定详细的特长生招生方案,且必须经主管教育局审核,报所属设区市教育局批准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实施。学校应按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规定 :中等体育专业学校 ,肩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专项运动技能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和中等体育专业人才”的任务。体校如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中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如何为社会服务 ,这是摆在体校面前的头等大事。一句话 ,就是如何加强体校学生的素质教育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 ,我校根据体育中专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在全校实施了“八个一”的教育工程 ,即培养学生要有“一个好的人品、一种拼搏创新的精神、一副强健的身体、一套体育过硬的本领…  相似文献   

18.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管理与训练工作是学校大力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从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对学校的训练工作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希望以多样化的训练内容、人性化的训练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全面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今年成都市城区共有21所学校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招收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学校有: 八中、十一中、十二中、十四中、十六中、十八中、二十中、石室联合中学、列五中学、七中育才中学、树德实验中学、华西中学、西北中学、盐道街中学、师大附中、玉林中学、双庆中学。招收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学校有: 七中、八中、十一中,十二中、十六中、十八中、二十中、石室中学、列五中学、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科学选拔体育特长生及如何正确处理体育特长生的学习与训练的关系,激发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兴趣,针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特点,培养体育特长生要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注重心理素质锻炼,严格管理学生,把他们培养成符合大学升学要求的体育人才,是体育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培养特长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