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媒体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崭新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这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为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提供了全新的机遇。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手机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从研究手机媒体教育平台开发为切入点,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以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对手机的使用出现了类似于成瘾的心理行为特点,其中不乏高校大学生.借助于手机成瘾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陕西省高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孤独感虽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并不显著,但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大学生因社交抚慰而造成手机成瘾有显著影响.同时,大学生手机成瘾又反之对其孤独感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手机新功能的不断推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造成对身心健康和学业的危害。手机依赖的形成既有外部的.社会的原因,又有大学生内部的,自身的原因。高校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对策进行扭转。  相似文献   

4.
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功能的日益强大,占据了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时间与精力,逐渐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未来。文章运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扬州大学的学生手机成瘾、学习倦怠、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现状,结合津巴多时间心理学相关理论和Storm A.King的网络成瘾悖论,提出三种中介效应假设,并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验证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在手机成瘾和学习倦怠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学习倦怠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手机成瘾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对这三种中介作用的进一步分析显示,(1)手机成瘾有双重危害,既会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又会影响学生对时间的认知,玩物丧志;(2)未来时间洞察力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影响学习倦怠;(3)相较于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倦怠对手机成瘾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通过提高未来时间洞察力来降低学习倦怠和通过降低学习倦怠减少手机成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飞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这就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现在的80后、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电子产品长大的,他们手机应用几乎百分百,而且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如何能与时俱进,既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又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是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题。飞信是很多大学生都使用的一种联系工具,本文就如何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飞信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6.
手机成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助长攀比之风,加重了经济负担;削弱学习动机,耗费学习时间,影响着学业、人际交往以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导致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因此,防治大学生手机成瘾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全方位关注;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段海丹  汪滢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0):108-113
为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问卷与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及PROCEESS插件和Amo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聊感与隐性逃课呈正相关,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之间起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无聊感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并且会通过手机依赖间接导致隐性逃课现象的增加.建议未来在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预防和干预中,除了改善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直接因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无聊感,还要加强对手机使用的科学管理:根据需要,既可提倡无手机课堂,也可充分发挥手机的互动功能,增强教学的交互性,以减少、消解隐性逃课行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媒体的介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手机媒体既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很多方面带来了创新和极具意义的影响,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各种挑战.所以如何扬长避短,将手机媒体有效地运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将是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将围绕这个问题,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通信技术和无线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手机已经转变为多功能媒介,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使用3G智能手机,大学生随时随地均可通过QQ、飞信、微博、微信等手机应用软件实现信息共享、情感交流等社会功能。手机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媒体或途径,它正广泛、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心理状况,等等。这既给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15,(1):180-182
手机媒体如今已成为了最时尚、最便捷的大众化媒体,新兴的手机媒体功能,一直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以邢台学院大学生为例,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式对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状况及其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通信制造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精进,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的主力军,由于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湎于虚拟的手机世界,从而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对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对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探析,并从大学生、学校、政府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下大学生手机消费已非常普遍,制造商要想赢得这份市场份额,他们该为大学生量身定做什么款式的手机呢?本文运用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大学生手机购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大学生对手机的定量评价模型,对所选择的八部手机的性能和功能参数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比较,结论显示出大学生青睐实用性强、外型时尚、价格便宜的手机,为手机制造商提供了设计和生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率的增高,由手机引发的手机成瘾问题日益严重,明显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本研究通过对2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具手机成瘾倾向的发生率是4.37%。男女生之间手机成瘾倾向的差异有显著性。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危害,并提出了戒除手机成瘾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年大学生是手机文化的主要受众和重要的创造者、传播者,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较大影响。大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在信息时代引导大学生如何与手机相处,正确对待手机文化,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思考的新课题。本文试从手机文化的工具特性和文化特质角度分析,评估手机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从而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现实状况、大学生孤独的基本特点、大学生手机使用对其孤独的影响作用,大学生孤独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采用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使用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5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技术和相关分析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发现:(1)随着手机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加入了手机用户的行列,成为"手机世代";(2)大学生的整体孤独程度较低,他们的社会孤独倾向尤其不明显;(3)手机媒体使用对降低大学生孤独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4)大学生孤独与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合理使用手机,增强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国敏 《文教资料》2012,(3):232-234
目前,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基本普及,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换代给大学生带来沟通便捷和全新体验的同时,也给高校教学管理、思想德育带来一定的冲击。目前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道德失范行为非常普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现状进行阐释,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道德失范行为,以及手机的使用对社会和个人产生道德后果,对高等教育如何行动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手机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使手机网络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新兴平台,而手机网民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新群体。其中,大学生手机用户的增长态势突出,成为手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而了解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现状,分析手机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改变,是适应3G时代发展,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热点。该研究针对此问题,采用了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调查表",对重庆市四所不同类型高校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手机网络使用率和依赖度的相关因素、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基本情况、大学生与手机网络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过度依赖手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消极影响。该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危害及其形成的众多心理原因,通过理性使用手机、加强人际交流、参加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建设等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但对手机的严重依赖也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了影响,引起教育者的普遍关注。对河北省5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大一和大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结合人格测量分析来探讨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结果显示,具有外倾、高神经质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较为严重。文章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策略,建议从政府、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来全面关注并加强手机的合理使用,防止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手机依赖的现象,对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课外活动和社交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对大学生手机过度依赖的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减少手机依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