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2,(10):143-144
中国商周时期青铜纹饰艺术精美而神秘,一直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研究和学习的宝贵典范。试从现代艺术构成的角度,通过对商周青铜纹饰的秩序与层次、纹饰的渐变以及纹饰的虚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古代青铜纹饰里的空间表现。这不仅对青铜艺术有了更新的认识,而且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空间。  相似文献   

2.
鄂州铜镜纹饰题材丰富,形象生动,造型方法灵活多变,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该文对现代设计中鄂州铜镜纹饰应用的理念、手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应用启示,给现代设计中优秀传统纹饰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究徽州木雕门窗纹饰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方式。通过采集、整理和归纳徽州木雕门窗的题材内容,分析徽州木雕门窗纹饰特色,提炼其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对典型徽州木雕门窗纹饰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与服饰设计的美学契合点,探讨徽州木雕门窗纹饰在现代服饰中形态设计与色彩转化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徽迹》系列服饰设计的创新实践,为徽州木雕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插画艺术与现代数码插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竹 《文教资料》2009,(15):64-65
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插画与当代插画所代表的时代,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先从传统插画的技法表现、发展现状及自身特点阐述了其代表的"传统时代".接着从当代数码插画的线装,发展趋势及在现代设计之中的影响分析了其代表的"数码时代";从表现手法、风格、艺术领域等方面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对现代数码插画将作出不断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人们对这个领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达到对艺术孜孜的追求,推动插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疆维吾尔族纹饰有其自己的造型与颜色特点、审美取向.像这样的民族艺术形式可以与为设计师提供创意的源泉,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感和民族传统意味设计元素.尝试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利用现代图形创意手法对新疆维吾尔族纹饰进行创新,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并增强设计作品的感染力,新疆维吾尔族纹饰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创新手法不是简单的挪用,应结合现代设计手段对其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图徽艺术的起源说起,通过图徽艺术的发展历程来引领全文,通过举例来说明图徽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论述了中国传统图徽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从多方面反映了图徽是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地传承和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现代艺术设计在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的同时更具有民族性和特色性。由于我国的设计产业并没有经历过大的变革或者改进,所以大多数中国的设计师的设计产品中的设计元素多倾向于西方的设计思想,缺少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促进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不断推陈出新,需要在学习借鉴现代流行元素的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新的发展设计方向。在现代室内陈设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为中国的室内装饰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更可以从侧面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从溯源、传承、创新三方面对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陈设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薛勇 《华章》2011,(12)
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许多新的材质和技法在绘画中应用,从而在传统的审美基础上新的艺术形式得到开拓和表现.文章从材质的绘画中的表现力、材质特性的感受与体验以及综合绘画的探索与实验三方面对综合绘画中材质语言进行了探究,以供广大绘画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代影视动画设计艺术对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方面,中国传统设计艺术中的渊源文化还是有很多内容可以进行挖掘和创新的。本文从以上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应用与创新方面,进行一定的探索。影视动画方面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现代影视动画设计艺术中如何从中国的传统设计元素中找到创作语言,并以此塑造新的影视动画语言形式,展现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符号及艺术符号入手,对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中的主要元素与符号和艺术符号的关系,以及将它们进一步符号化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论述了运用中国传统艺术符号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力图将中国传统的艺术符号进一步符号化,为中国现代的室内设计提供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的思考方向,使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更具民族性、文化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11.
揭示汉字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演变,必然要区分“汉字”、“汉字艺术”、“汉字艺术设计”这三种不同的又具有紧密联系的文化产物,了解作为汉字艺术设计的载体一汉字的来源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汉字艺术一书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汉字艺术设计形成的意义,才能把握它的发展轨迹,才能发展它的新创意,新审美。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有深远的影响。艺术创新源自传统。从混沌理论的视角看,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创新有重要的影响;是推进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一个要因;也是把中国特色现代艺术设计推向世界的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艺术最为突出的特色在于它的"参与性",即吸引欣赏者亲身"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去,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戏曲艺术,也正是"参与性"给戏曲艺术带来了持久性艺术魅力.影视艺术在剥夺了欣赏者的"参与"权利之后,随着网络电影的出现,"参与性"传统又重新恢复,21世纪的艺术不仅可望重新恢复持久性的艺术魅力,也可望带来艺术的全面繁荣.而"参与性"之所以能产生持久性艺术魅力,是因为它蕴涵了"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14.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先于审美或与审美同存;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一定地区民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折射,集中体现了该地区、该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导向;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材料的原生性、多样性,工艺的地区性、延续性使其风格迥别于其它工厂化商品性工艺美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阐述了在传统设计思想范畴内工艺技术作为设计创意最基本实施条件的关键作用,并沿此主线进一步研究分析中国设计传统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重要阶段的基本技术特征,阐述工艺技术与设计创意的基本关系,认为工艺技术是推进、主导数千年中国传统造物——设计演进历史的基本动能,中国古代设计历史中发生的重大设计事物,都是经由工艺技术的发明、改良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不唯中国,全世界曾经发生的主流文明形态的工艺手段和技术条件,从来都是人类社会造物造美行为最重要的介质和载体。由此得出本文的重要结论:如人造物的外在形态是内在结构的延伸、装饰行为是使用行为的补充、视觉效果是实用功能的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虽然文化上一脉相承,但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不同阶段,社会规范意识与文化发展都出现了差别。笔者通过儒家文化与家风相关内容设计问卷和采取采访学者等调研方式,分析了两岸家风和对儒家文化的认知与认同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儒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家风"认知的指引和对当代家长"家风"教育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艺术是一种创造的活动,创造是艺术的生命和本质。在现代阐释学的视野下,一成不变的传统的“原意”其实是不存在的,不同历史时代的艺术创造构成了艺术传统的链条。把传统看成是历史和阐释主体的参与物,使创造获得更自由的施展空间。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把艺术创造置于现代阐释学的视野下,以思辨的态度对待传统与创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8.
贵州苗族服饰可分为十二型八十一式,可谓类型复杂而多样。各种类型的服饰采用寓意、比喻、象征或谐音的手法以物寄情,使其不仅具有历史文化记载特征,而且还承载了"万物有灵"的宗教文化特征和人生"轨仪"的文化属性。贵州苗族服饰无论其款式、色彩、纹饰及装饰品和穿着方法的多变,皆是衣不在衣而在意,纹不在纹而在文。  相似文献   

19.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之间,有着种种的历史渊源。从表面来看,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工艺美术学科不能涵盖整个发展的现代造型艺术,而更名为艺术设计学科,工艺美术变成艺术设计下设的一个专业方向。但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顺延交替或者是涵盖包含的关系,它们彼此之间各不相同,既有交叉又相对独立。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两者之间不可替代,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要重新审视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弘扬民族文化,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以来,中西方开始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建筑领域文化交流来看,中国的园林艺术、家具、瓷器等造型工艺对西方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所谓"中国艺术风格"。但是近现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化积淀与现代化进程的冲突,在建筑文化的中西方双向交流过程中越来越呈现出非对称特性,越来越多带有西方现代风格的建筑在中国拔地而起。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洋房子"首先从"教堂"开始,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制约,导致近现代以来中方建筑的思维"追随"西方建筑文化的理念,西方建筑文化仅仅接受、吸收和融合了中方建筑文化历史中的"园林""、亭台楼阁"等精致建筑文化这一极小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