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朱浩云 《收藏》2010,(12):56-59
民国时期,在吴昌硕之后,吴湖帆、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四人异军突起,成为海上画坛的风云人物。他们都以擅画山水而享誉大江南北,人称“三吴一冯”。当时,他们的画价不仅高,而且销路好,可谓出尽风头、占尽风光。然而,他们的艺术道路特别是作品在当今艺术拍卖场上的表现却是令画家和投资者回味的。  相似文献   

2.
视野     
《收藏》2012,(16):14-17
Artprice艺术市场观察:古代大师级作品的拍卖场现状与当代艺术领域内赫赫有名的作品相比,古代杰出作品在市场上更具有神秘性(宣传力度较小),但仍在全球占据着重要地位,且作品价值在两年内(2009至2011年底期间)已翻了一倍。古代艺术市场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流通在外的杰出作品数量稀少(市场干涸对价格具有杠杆作用),二是中国市场所表现出的惊人活力。古代艺术市场对拍卖公司具有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3.
闫立群 《收藏》2013,(6):26-29
张渥是元代在继承和发展人物画传统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画家。《张渥临李公麟九歌图吴睿隶书词卷》是一件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珍贵的艺术精品,现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院。作品虽为李公麟原作的摹本,但张渥在作品中融合了自己的创造,通过对屈原《九歌》这一题材的选择和艺术处理,注入了自己的理解,从而使得作品的主题思想格外突出。该作品不仅对考订张渥的年表、纠正有关记述中的疏误有所裨益,而且为我们了解张渥的艺术成就提供了一份十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杂技艺术蓬勃发展,各地杂技节目精品频出,各类杂技剧也如雨后春笋般推出。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主题性、思想性、地域性和时代性,而且融入了多种姊妹艺术,通过声光电、投影等舞美设计进行全方位包装,使得现代杂技艺术变身为综合艺术,作品越来越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  陈浩  陶辉 《收藏》2013,(2):66-67
如果问什么是青年艺术的新势力,那么照冯博一先生的话:他们已经是一群从所谓的"宏大叙事"过渡到更倾向于营造自己的话语空间,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个性和良知的人。当然这里也包含着某种自觉的批判意识和对主流文化的抵制;他们把艺术看作是做事情的前提,他们首先接受了这些前提,然后再看看这种处境之下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你能够感受到一种致力于创作本身的沉静,他们已经将自己调整到一个自由创作者的位置上,一种比较纯粹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获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八次理论作品奖银奖)四、杂技剧的创作思维具有东西方文化叠印的魅力中国杂技艺术以活跃的创新思维、勇于探索的艺术精神,创造了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屡获殊荣、具有极高艺术含量和观赏价值的作品。《时空之旅》则更是集中了中国杂技节目的经典表演,塑造出梦幻的奇异舞台,引领观众穿越中国杂技的探险历程,力破重重关阻,而带领观众进入杂技艺术  相似文献   

7.
张凯 《收藏》2009,(3):36-38
八大山人和石涛代表了中国绘画艺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们在曲折坎坷的艺术人生中,凭借高超的绘画技巧、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无畏的创造精神,锻造出了明清朝代更迭之际中国花乌画和山水画的经典风貌,影响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数百年。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作品在市场上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但目前现状却是其赝品充斥,鱼目混珠,从历史研究与当前收藏看,二人作品不仅存在着有待研究的空间,而且在收藏市场上具备无限的升值潜力。  相似文献   

8.
朱浩云 《收藏》2006,(3):149-151
海派名家陆俨少和京派大家李可染并称“南陆北李”,他们都是20世纪划时代的山水画家,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与当今画坛绝大多数画家在世时作品价格高,去世后价格一路走低,有的甚至销声匿迹的情况不同,陆俨少和李可染在世时作品就很有销路,去世后画价走势坚挺,迭创新高,充分显示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4,(4):144-145
香港苏富比2014年春季拍卖会将于4月4日至8日存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举行,拍品包括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当代文人艺术(当代水墨作品及艺珍)、20世纪中国艺术、当代亚洲艺术、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以至珠宝、钟表及洋酒等,为藏家提供了新的收藏机会。  相似文献   

10.
周安庆 《收藏界》2013,(10):86-91
2010年9月,"白云忆故里—黄君璧书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举办,我有幸较全面地目睹了现代"渡海三家"之一、著名国画家黄君璧的艺术风貌。结合这些年来对于艺术市场的研究,笔者现就黄君璧的国画艺术及其作品市场行情作一个基本评述,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1.
沈华友 《收藏界》2016,(4):73-74
宋瓷追求的是一种生活品味,一茶、一盏、一香器无不精巧玲珑,釉色、造型无不叹为观止,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观,就是当代艺术大师也望其项背。宋人其实是用最简单的方、圆、素、朴、拙来表现质感和单纯。烧一件单色釉瓷器,用最简单的造型,最常见的青色来表现其美。其作品胜过当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佳作,"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就是宋人的至美追求。他们的艺术创意完全摆脱了唐耀眼的花花绿绿和绚丽多彩的热烈氛围,在  相似文献   

12.
展讯     
《收藏》2014,(2):16-17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高其佩指画特展 此为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的指画专题展览.精选高其佩58件指画作品及其弟子的11件作品,旨在反映高其佩指画艺术的特点和影响,让观众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增进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尤其是指画这种特殊绘画形式的认识和研究。故宫博物院同时制作了相关视频,介绍指画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和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便是作品的空白"。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无不讲究空白艺术。维纳斯的塑像之所以成为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是与其断臂的缺陷空白分不开的。其断臂给无数的艺术家.作品欣赏者产生了许多美好的想像和巧妙的构思。为何空白艺术有如此的艺术魅力呢?  相似文献   

14.
老赵 《收藏界》2010,(5):34-39
印象派油画作品的交易向来被国际上看作艺术的保险投资,也最能反映艺术市场基本走向。买入印象派作品的第一次热潮是在1973年至1975年间:即在所谓"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印象派作品下跌了54%,而在此之前曾于1965至1971年价格上涨了117%。第二次购入热潮更为疯狂。1982年至1990年之间印象派作品价格上涨了602%,而接下来3年55%的下跌幅度则大大刺激了艺术投机行为。从2005年起至2008年印象派作品价格恢复了1989年至1990年间价格水平的两倍。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将会对国际艺术品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印象派绘画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地位如何?印象派绘画与中国传统艺术又有什么关系?本文通过业内人士的分析,向我们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启贤 《收藏》2013,(22):72
艺术衍生品作为新生活新经济正渐行渐近,无论是文艺青年们还是中年老范,都已发现曾经熟知的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呈现在丝巾、茶壶、餐盘、抱枕上了,这也给他们带来一丝亲切。这种亲切每日都会随着生活的流动无意识的散漫开来,让岁月的精神与文化的激励伴随,荡涤社会的浮躁,在与艺术和大师的对话中,生活因此多一份专注和宁静。  相似文献   

16.
岳岩 《收藏》2008,(9):22-22
2008年3月.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新媒体艺术;5月.北京CIGE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展厅二层划出400平方米的展区.重点推介来自国内外13位知名艺术家的多媒体艺术作品;6月.中国美术馆汇集国际知名新媒体艺术家与艺术机构,迎来全球艺术盛宴“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在展览期间还多次举办讲座.并收藏了来自克罗地亚的玛格达里纳·派德琳女士的作品《名字成了字母组合游戏》。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3,(16):4
艺术的出生平凡得惊人。记录日出,画出野兽,制作生火道具。文学、绘画、艺术品的萌芽都是因为人们生活上的需要,在当时人类不知道他们创造了艺术,更不会想到千年之后能够荣登高雅的殿堂。所以,艺术的使命从来都不是放进高堂深院的博物馆,供人膜拜和瞻仰。艺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体验、关联、拥有和分享。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上,来自全国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杂技团,带来了一个个倾力打造的艺术精品。透过作品仔细观察其中变化的脉络,或许我们从中可以找出未来的发展之路。 发展方向: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9.
展讯     
《收藏》2013,(4):160-161
从表现主义到波普艺术——维尔纳·贝格作品展2013年1月5日至31日北京上海由奥地利驻华大使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及舒茨艺术典藏共同主办的奥地利著名画家维尔纳·贝格的画展"从表现主义到波普艺术",2013年1月5日至14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2013年1月19日至31日转至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行。维尔纳的作品采取近处取景的手法,不论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作品主题都直逼面布边沿,甚至有跳出画框的视觉效果,还利用圆形布局使画作达到安静、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1,(6):144-144
谢天成,祖籍广东信宜。196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82年至1994年间随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学习绘画艺术。独创竖立泼墨山水和人物技法。1 995年定居美国洛杉矶,应邀在美国各美术院校讲授"中国绘画六法论"。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国际美术大展,曾获美国国会颁发的杰出艺术成就奖,作品在美国影响巨大。众多国家元首都收藏了他的画作,并对他的艺术成就大加赞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