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以黄芪、枸杞为原料,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工艺制备得到黄芪枸杞保健颗粒。以出膏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以制粒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成型工艺。最终确认最佳制备工艺:加10倍量的水,浸泡50分钟,煎煮90分钟,提取3次,提取液浓缩为相对密度1.2的浸膏,药辅比1:1.3加入辅料(淀粉:蔗糖=1:5)制粒,干燥,整粒,即得。该制备工艺可行、合理,为黄芪枸杞保健颗粒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芍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对其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对芍药首先采用水提工艺进行提取,并考察浸膏的浓缩干燥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颗粒剂的辅料配比进行优化;最后按照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进行质量检查.结果:芍药水提取实验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h;选择辅料为糖粉和糊精,稠浸膏:糖粉:糊精比例为3:3:1,并以90%乙醇为润湿剂,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干燥温度为60℃,所制得颗粒荆经检查符合相关要求.结论:所制得的芍药颗粒荆比较适合当前生产要求,质量检查方法方便且易于操作、产品合格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强脑素滴丸制备的各种影响因素,确立其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滴丸的制备工艺。结果:优化工艺条件是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3、PEG6000:PEG4000为1:1、滴速为20d/min、制冷温度为10℃、药液温度为80℃、管口温度为40℃、滴距为6cm。结论:该工艺制得的滴丸成型性好,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玛咖多糖胶囊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玛咖多糖,sevage法去蛋白,得玛咖多糖稠膏。分别考察微晶纤维素用量、烘干温度、硬脂酸镁用量,优化玛咖多糖胶囊制备工艺。测定玛咖多糖胶囊水分含量、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和多糖含量。结果:玛咖多糖颗粒得率高、成型性好;玛咖多糖胶囊水分含量、装量差异及崩解时限符合药典规定,多糖含量为(285.57±2.73)mg。结论:微晶纤维素添加量40%,烘干温度60℃,硬脂酸镁用量1%,制备的玛咖多糖颗粒成型性好、得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光果甘草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和总酚提取工艺,为其细胞培养或高产细胞株筛选时成分检测提供参考.方法:以光果甘草愈伤组织干粉为材料,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方法,考察液料比、乙醇浓度、温度和时间对其总黄酮和总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工艺优化所得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为50:1、乙醇浓度60%、温度50℃、时间60 min;总酚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为50:1,乙醇浓度60%、温度70℃、时间25 min.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细胞培养或高产株筛选时中总黄酮和总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声波提取法对凤尾草总黄酮的优化作用,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技术,以凤尾草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浓度及料液比5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每个因素设计4个水平,优选凤尾草超声波提取法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次数4次,乙醇浓度80%,料液比为1∶15。结论:该项研究可为凤尾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竹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用醇提法提取竹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竹叶为试材,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实验条件为料液比1:20,60%的乙醇,60℃提取4h,竹叶中黄酮的含量为7.88mg.g-1。  相似文献   

8.
水提醇沉法制备商南泉茗茶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优化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商南泉茗茶中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根据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以及乙醇浓度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情况,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商南泉茗茶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商南泉茗茶茶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最佳浸提条件为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80℃,液料比为30:1,乙醇浓度为100%;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的多糖提取率可达4.15%。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甲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探索其对提高甲硝唑水溶性、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其包合工艺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包合温度49℃,包合时间1.85 h,β-环糊精-甲硝唑摩尔比1.4:1,包合物的包合率为72.54%.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得的甲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物理化学性质较为稳定,能够明显提高甲硝唑的水溶性,选用的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了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薄荷中黄酮类化合物优化工艺.方法:采取L16(45)正交优化实验,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薄荷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min.在该条件下薄荷总黄酮的提取率为2.28%.结论:该方法工艺简单、提取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MENG Xiang-ran;ZHOU Yue-xin;GUO Xiao-ying(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 Liaoning, 123000;School of Metallurgy Engineering,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nxi, Liaoning, 117005;Haish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Shijiazhuang, Hebei, 050200, China)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学术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定位上有明显区别,导致专业群建设的形成基础、标志和建设内容有较大差异。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着专业设置落后于产业发展需求、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符、社会需求专业与学生和学生家长认同专业不符、实践教学设施及内涵建设任务艰巨等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要强化专业发展定位、特色和内涵建设,围绕产业链、职业岗位群、职业平台基础课程构建专业群,加强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校企合作等改革,使院校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具有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3.
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大发展,是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为此,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文件精神,针对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基础平台;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大学生创业环境体系;加强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中大学生创业自身准备;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大学生创业"双赢"模式;最终实现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CDIO理念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背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专业基础、创新创业、团队实践和应用转化等四个方向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评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研究,为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于生金  陈聪  栾淑  闫高波 《科教导刊》2019,(12):124-125
本文在分析"项目+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以实践课程"认识实习"为例,探讨教师"项目导入"结合学生"角色扮演"教学创设过程中的教学案例设计及实施,将教师的主导性教学转变为"学工结合"的学生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能够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又能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绝佳的平台。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众说纷纭,因此探索能够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钢矩形坯生产的含硼钢,在铸坯及轧材产生了皮下角内裂缺陷。通过对炼钢工艺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查找出了影响皮下角内裂的影响因素有化学成分、过热度、拉速、冷却制度及设备状态等。经过对设备和工艺调整和改进后,大幅减少该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19.
人口老龄化是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辽宁省在跨入老龄化社会后,呈现出新情况、新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根据辽宁省省情,选择适宜的养老模式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实现影像间自动配准的关键在于快速提取足够数量且精度高的匹配点。提取特征点的方法主要有基于特征和基于灰度两种。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sift算法提取特征点,从粗略的提取特征点,再通过四步对已提取的特征点进行提纯,最后利用精度较高的匹配点进行计算影像间的变换参数,实现配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