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之路是一条贯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在其1 500多年的历史中,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而且也对丝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以丝路文明为背景,通过对丝路与西棍的文化解析,归纳出丝路文明对西棍的影响,从而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西棍的文化基础理论,而且有助于拓展丝绸之路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车星辰  王延龄 《武当》2007,(3):30-31
一、西北疯魔棍师承源流武林中素有东枪西棍之说,西北疯魔棍(为区别于郭长生和马英图前辈,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中央国术馆合创的“疯魔棍”,敝人行文特称本门疯魔棍为“西北疯魔棍”。特此说明)由于传承保守,择徒极严而只在甘肃兰州民间秘密流传  相似文献   

3.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甘肃"尚棍"现象为代表,运用田野调查法,对"西棍"现象的外在表现进行深入发掘,并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对本地域历史时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从地理、历史、经济、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以及物产等方面解读这一现象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流传于甘肃临夏一带的天启棍是蜚声我国武坛的"西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久远、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技击性强,久享盛誉于我国武坛.由于缺乏文字史料和系统的理论总结,在长期流传中,天启棍在其棍名、源流、内容等方面众说纷纭.文章通过查阅文献方志,整理出些许关于天启棍的发展历史,从棍名、源流、内容、风格特点及在临夏得以长期流传的原因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话说壳子棍     
壳子棍,是以最占老的方式——口传身授自清朝乾隆年把这一民族优秀的武术文化原始的、完整地在陇上占城秦安县延续了下来。因此,从壳子棍的表现形式,内容我们可以窥见古老的中华武术文化原始的面貌,尚实用不尚花架;尚攻防格斗技术,而不尚套路表现形式。 中华武术内容浩繁、博大精深。从近年挖掘整理出的传统武术来看,均以套路的形式来表现各门各派的内容。很显然,武术的套路形式是中华武术最基本、最主要的传承方式。而今天我们要淡的壳子棍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表现武术内容的,即壳子(模子)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邓晓成 《体育世界》2011,(11):64-65
武术文化的发展首先必须依赖武术的传承来实现。传承是武术文化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从现代性视阈来看,武术文化的传承关键要解决好三个结症性问题:一是中与西之间的冲突与联系,二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与联系,三是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博弈与权衡。  相似文献   

7.
流传于甘肃临夏一带的天启棍是蜚声我国武坛的西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久远、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技击性强,久享盛誉于我国武坛。临夏地处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山区,北临黄河、南濒洮河、西连藏区、东邻东乡(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大夏河横贯其间,古来交通闭塞。由于地理环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11月26日下午,由镇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宁波市武术协会、镇海区非遗中心、镇海区武术协会共同举办的南道武功武学推广交流会,在郑氏十七房举行。国内外武术专家、非遗专家和武术爱好者齐聚一堂,深挖南道武功武术文化内涵,进一步推动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南兵道八刀、短棍、武十段锦、七星拳……交流大会上,表演者们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展示出南道武功的高水准。多位武术专家学者、非遗专家和学校校长围绕“弘扬传统武术与非遗保护的意义”“青少年如何传承传统武术”“如何使非遗产品在保护的基础上,得到‘活态’传承”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羌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出了一个崭新的传承理念,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通过非物质文化保护把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纳入政府部门管理发展,指导羌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羌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蕴含的广博深远内涵的提炼有着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羌族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动作名称第一段1起势、2提践撤棍、3金鸡独立劈棍、4横扫棍、5回身扎棍、6金鸡独立背棍、7挑点棍、8插步抡劈棍、9后劈前戳棍、10左拦腰棍、11右拦腰棍、12乌龙绞柱棍、13横扫四方棍、14左右撩棍、15乌龙摆尾棍。第二段16右彭棍、17左彭棍、18乌龙绞柱棍、19左炮棍、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分析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文化自觉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关键;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学校在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中的功能等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2.
棍操     
体操棍为长约1~1.20米的木质圆棍,也可用竹竿或短绳代替(由于绳子是软的,做操时必须将绳子拉紧)。体操棍是中小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之一,通常出现在课的准备部分,也作团体操表演之用,老师按动作做法编成棍操练习。为了便于选择,分类介绍如下: 一、上肢的练习 1.举棍①横向平棍(横棍)类: 两臂前举,胸前横棍。(图1) 两臂上举,头上横棍。(图2) 两臂侧屈,肩上横棍。(图3) ②纵向平棍(纵棍)类: 两臂前举,胸前纵棍。(图4) 两臂上举,头上纵棍。(图5) 腰旁纵棍。(图6) ③竖棍类: 胸前竖棍。(图7) 肩上竖棍。(图8) 地上竖棍。(图9) 背后竖棍。(图10) ④斜棍类:  相似文献   

13.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品,它如其他文化一样具备"物质"、"非物质"和"时空"3种文化态式,坚持此种文化态式并辔前驱是传统武术传承和发展之根本。依据文化生态学、文化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理研究认为,功能创新、植根社会是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传承力,要提高该传承力,应理清"母题",层级传承,文化创意才能为当下传统武术的盛兴开辟广袤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街道小巷或其他场合中,暴力分子可能会随手拿起板凳、长棍、匕首、铁锹或酒瓶等等武器向我们进攻,进行人体伤害或索取财物。此时应当沉着冷静,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短棍进行反击。短棍形体如扫把、拖把或雨伞等等,是较容易找到的防身或见义勇为的武器。短棍主要技法有:劈、扫、撞、挑、点、撩和戳等等。在短棍使用中,如果结合拳法、腿法和摔法,达到人棍合一的境界,将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短棍制敌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结合情况介绍几种短棍防板凳制敌的技法。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科学》2017,(3):32-37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师徒"传承和"师生"传承的演变为研究对象,研究武术文化传承机制的变迁。认为:以"师徒传承"为主体的宗族和血缘关系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主体形式;社会变迁改变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承的主体结构开始向契约关系转化;武术文化主体传承方式的演变促使文化构成的结构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传承方式的改变促使武德和武礼等民间礼俗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和淡化;"师生"传承代替"师徒"传承后,促使现代武术文化教育呈现"批量标准量化生产模式"和"打"、"练"分离的内容体系;现代"师生"传承的理性认知代替了"师徒"传承的感性体认;"师生"传承的多元动机组合冲淡了传统"师徒"传承的价值认同。研究进一步认为,传统与现代各有利弊,有必要实现两种模式的融合与创新;深入发掘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仪式化认同是实现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有效途径;传统武术文化的哲学思想和理论是对现代武术"过度竞技化"倾向的有力调和。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师之规范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内容,虽然古已有之,但在今天的武术文化传承中并未给予高度的关注与深入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师之规范及其传承价值进行研究与审视,旨在补充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师之规范的研究内容,从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内容。研究认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师之规范包括:择徒之规范--慎,具体表现为:慎之又慎;待徒之规范--亲,具体表现为:见面、亲近、亲爱;授徒之规范--严,具体表现为:严格、严谨、严厉以及威严。在今天传统武术文化师之规范的传承中我们应选择性地扬弃和创新性地转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古代武术文献《手臂录》中有关棍法的论述,探讨古代枪棍技法的渊源.研究认为:尽管《手臂录》是一部主要论述枪法的武术著作,但是文中却有较多关于棍术的记载.《手臂录》认真剖析了明代枪棍技法混淆的现象,尤其是对于少林枪棍技法合一进行了论证,认为区分枪棍技法是习练枪棍的首要,枪法习练有六品之说,并和棍技法之用有着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冯丹 《精武》2012,(25):79-81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以宜人的气候,秀丽的风景,多样的民族风情而著称。受到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布广泛,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类型。如苗族的赛马、射努、打花棍、踩鼓舞,布依族的秋千、丢花包、背锣球,土家族的打磨秋、斗角、摆手舞等等,这些体育项目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少数民族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智慧的创造,饱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作为一个多民族文化聚集的省份,一方面贵州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上具有巨大潜力;经济文化的相对闭塞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存完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丰富多彩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都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平台。然而,另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经济发展落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流失也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1年9月,中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落户贵州。这次盛会的成功举办对贵州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结合第九届民族运动会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研究分析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优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认为;只有在构建良好的少数民族传承与发展机制的基础上,依托经济发展,加强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积极培养创新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人才,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区建设,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社会优势,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其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19.
曹广超 《精武》2007,(3):12-13
齐眉棍又称门旗棍,是洪拳拳系中古老而著名的棍法。因棍之长度与练习者眉齐,故名。又因它身兼劈、扎、拦、砸、云、挑、格、挂、抡、扫、戳、崩、绞、点、拨、插、转、滚、扣、横、分、击、架、托等二十四法,故又有“二十四棍”之称。它以顺势持棍、调把换势、梢把兼用、长短兼施、刚柔相济而著称,更有灵猛泼辣、密集如雨、气势恢弘的演练风格。此棍可单练,又可对练。本拳门人常因不会此棍而不被认作传人,更有其它拳种武师因得不到此棍而引以为憾。本地又流传有“西关的梢子东关的棍”,东关棍即指此棍。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生态观追求的是文化多样性,是一种文化多元的价值取向.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社会转型的演进,使民族传统体育在价值领域、文化领域甚至生存领域等诸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进一步使其传承根基受到严重的威胁.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科学性、实施与健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战略和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生态性是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首要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