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客家民俗文化产业是依托客家民俗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将客家民俗转化为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及民俗文化相关产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集合。客家民俗文化产业可划分为物质层面的民俗消费、行为层面的民俗表达和精神层面的民俗建构三个层次。当前客家民俗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业态较为单一。发展客家民俗文化产业,应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资源观、跳出民俗主义的窠臼、处理好主位与客位的关系、在符合民俗文化发展规律的范围内对民俗进行"发明";针对客家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具体对策建议:一是提炼客家民俗符号,以民俗传播促产业发展;二是文化+科技,提升客家民俗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挖客家民俗文化内涵,经营客家民俗文化IP。  相似文献   

2.
赣南客家民俗摄影与影像文献记录研究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以及对社会实践的依赖性。通过摄影手段让深层的地域文化尽可能丰富地反映在其民俗摄影中,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昨天,并帮助我们留住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拓展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广度,挖掘民风民俗的深度。为"一带一路"的实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不仅对丰富和完善赣南客家民俗影像纪录起到文献价值的作用,对中国客家文化的丰富和完善,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客家是在岭南地区居住有上千年历史的一个重要民系,因其独特的环境和生活习俗为油画的民俗性创作提供了相应的资源,本文通过对客家文化艺术发展的分析,就油画创作中怎样在客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油画作为载体,以客家文化为美术题材,创作具有特有的客家地方民俗文化的油画作品,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客家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受到沿途迁徙地的影响,又与其它地区、其它民族的交往中形成的多样而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民俗文化经典.宁化牌子锣鼓是客家民俗文化重要的代表之一,又是客家民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社会基层,渗透于宗教信仰、寿庆习俗和民间游艺等客家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挖掘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对本区域文化身份的确认和民族地域音乐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客家民俗作为一种特色资源的民间文化,它承载了厚重的客家历史。民俗文化是乡间社会环境影响下的社会个体和群体创造的,它深刻地反映了客家女性婚姻思想的内在实质。客家山歌、哭嫁歌、宗法意识等民俗视阈反映了客家女性婚姻思想,客家民俗与客家女性生存地位有着重要的深层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6.
民俗摄影中的民族服饰拍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摄影以记录民俗事象为题材,对民俗文化进行拍摄记录、搜集整理,以独特的记录手段和视角展示民俗生活的丰富多彩。民俗文化中的服饰民俗以其艳丽的色彩、特殊的形制吸引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注意。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民族服饰拍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我国56个民族,服饰千差万别,有的色彩绚丽,有的以刺绣纹样最美,有的胜在形制奇妙,应针对不同的特色进行拍摄,要注重服饰作为文化符号载体同穿着服饰的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客家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有着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试从客家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内容与评价以及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节日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综合性文化现象,具有全息性质。节日民俗对宋词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节日文化触发了宋词创作的契机;2.民俗物象扩大了宋词创作的题材内容;3.节日民俗文化推进了宋词创作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龙南县关西新围是一座典型的赣南客家围屋,这座围屋是赣南客家方围的杰出代表,它集建筑、美学与风水于一体,在这座围屋里充满了客家风水文化。本文对赣南客家围屋和客家风水文化的概况进行介绍,从关西新围入手,分析关西新围的建筑特点与关西新围建筑过程中的民俗活动,找到新围与客家文化的结合点,从关西新围中去探询赣南客家风水文化,从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赣南客家风水文化。  相似文献   

10.
福州挡水檐的装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其透析出来的符号形式、审美风尚、世俗追求与福州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潜质同构的关系,形成以装饰为特征的综合文化现象。因此,对福州挡水檐装饰的具象特征研究,存在其更本质的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等因素是构成其装饰形式、题材的完整逻辑维度,映射出福州人民客观生活的、主观内在的、叙事抒情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1.
客家民间文学是客家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研究。客家民间文学内涵丰富多彩,它一经诞生就与客家劳动人民结下不解之缘。通过研究可以知道客家民间文学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又是如何指导与支配客家人的生存与生活方式的,从而深刻领会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人文精神的密切关系和对它研究所具有的较强社会功利性。  相似文献   

12.
李彦 《惠州学院学报》2007,27(1):125-128
客家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民系。其特征是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区域, 共同的语言、文化。客家音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了客家人的审美追求。作为音乐艺术它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支系。由于客家人对客家文化的崇尚及客家族系较多聚居偏僻和交通不够便利的山区, 故而使较多原生民间音乐得以保留。加强客家音乐研究就是对客家音乐的保护和发展, 也是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蒲风的诗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不但内容上如实反映了客家农人的血泪心酸,语言、结构上也借鉴于客家山歌;同时,客家人民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其诗歌中也有突出表现。蒲风诗歌可以说是生动的客家文化民俗风情史,是世人认识、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珍贵文本。  相似文献   

14.
贺州客家竹板歌,是流传于贺州市客家地区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说唱曲艺,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源于古代中原,与南方各土著民族交流、融合,经过长期演变、发展,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鲜明的地方特色.贺州客家竹板歌,明显整合了瑶、壮和其他汉族支系的民歌元素,曲调优美动听,别具一格.传承、发展、保护客家竹板歌,符合人民的精神需求,也是党和政府大力建设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浅谈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山歌是客家优秀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文化日益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模式主要有家族的传唱传承、民间艺人的演唱传承、专家学者的研究传承,可通过建立全民参与的保护机制,对客家山歌加以创新保护、对客家山歌文化载体的保护、鼓励山歌走向市场等途径,对客家山歌文化实行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客家是我国中原汉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以操客家方言为其主要特征。客家民系和客家话的形成与南方客居地土著居民直接相关。中原汉人则向南方带去了当时较发达的中原汉文化。客家人文丰富,社会传统经久不衰,民居风俗代代相传。深入挖掘和弘扬客家人文精华,对建立现代中国和谐社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台湾的客家人,多为从粤东梅州迁徙而至。历史以来两岸客家族群一直保持不同形式的互动。从移民初期的民间信仰互动,到清代中后期直至民国时期的以宗族为单元的寻根问祖成为两岸互动的重要形式;1980年代以来,两岸民间活动则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历史以来两岸客家人的互动交流印证了两岸客家人同根同源的史实。当前在两岸交流上应该加强原乡客家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加快民间交流互动的力度,不断推进两岸关系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州的越秀山多年来活跃着客家山歌的表演活动,形成了广州的一大人文景观。客家山歌本是产生于乡村的民歌艺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进入大都市,存在于都市中的客家山歌既保持了传统的自娱性和民众性特质,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他娱性、时尚性特征以及新时代的特点。它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身处异地的客家人的文化归属和故乡情结。  相似文献   

19.
哭家歌,作为客家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研究,人们甚至忽视了它的存在。千百年来,客家哭嫁歌与客家妇女相随相伴,结下深厚情结。相对于其它地区,客家哭嫁歌更有它的深层表达与特殊的涵义。客家哭嫁歌是映射客家社会万象的一面特殊镜子,它是研究客家妇女社会属性的一种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