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运动生物力学的观点和方法,探讨了跳远起跳动作的机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起跳动作技术发力的形式和特点,结合有关理论,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
跳远起跳阶段技术复杂,起跳腿和摆动腿的脚踝动作在训练和教学中重视这些远端关节动作的技术特点和作用,将有助于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以及人体结构力学等知识对其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期望能为训练和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训练实践经验,从力学角度时跳远起跳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总结了跳远起跳技术的一般规律,讨论并指导起跳技术在田经教学与专项训练中的正确技术动作,以便促进跳远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胡益峰 《考试周刊》2012,(75):111-112
跳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在助跑结束后.还要完成起跳、腾空和落地等一系列动作。起跳技术虽然重要.但必须以正确的助跑技术为先决条件,没有正确的助跑技术.是不可能进行正确的起跳的。作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和训练实践.对助跑技术与影响因素及练习方法进行了研究。供一线初中体育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5.
跳跃是《幼儿因教育纲要》中规定的体育教学内容。跳跃动作包括预备、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阶段,其中起跳和落地动作是教学重点。在跳跃活动中,幼儿因错误的落地动作而摔交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师不仅要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起跳方法,还要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落地方法,以保证幼儿跳跃运动的效果,发展幼儿跳跃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跳远起跳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柱 《天中学刊》2005,20(5):54-55
跳远起跳阶段的技术固然复杂,但着板时制动点的稳定性,起跳腿落地时踝膝关节锁紧的程度,摆动动作的效果以及肌肉用力的顺序等因素最为重要,运动员在训练中把握这些因素将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专家访谈、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讨初学者如何正确合理、系统有效地进行陈式太极拳的训练。笔者认为,应以桩法为基础训练的方法之一,通过主要典型动作练习、发力动作的单式练习、套路的分组分段和整套练习,逐步掌握陈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和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由于武术套路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 ,使语言在其教学、训练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 :大脑思维的先导作用、动作发力的择时作用、运动节奏的控制作用 .实践证明 ,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的特殊作用 ,能更有效地提高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运动生物力学对"单跳后空翻接蝶步"动作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助跑、起跳蹬伸、腾空后翻、落地四个阶段的运动特点,根据其表现的运动规律,为以后的训练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的体育课教学中,跳远运动所需设备简易,观赏性强,深受广大高中生的喜爱,而起跳技术是跳远运动的核心所在,也是跳远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将从步点的丈量、助跑技术和心理训练三方面来探讨高中体育课中跳远起跳技术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跳远技术教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跳远技术教学的特点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跳远技术教学中技术练习途径、教学实施控制、学生学习方式3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现代跳远教学规律,为跳远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跳箱练习和半程跳远练习是跳远训练的重要练习方法,对跳远运动员技术的形成和专项力量训练非常有意义。通过图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半程跳远、跳箱和跳远起跳技术从运动学角度对膝关节进行分析,得出跳箱练习与其它两者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跳远成绩的决定因素由体能等特征所决定,而构成体能的因素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训练多以运动素质为基本内容.速度、最大力量、专项爆发力是跳远的典型素质.提高这些典型素质和改善ATP、CP功能系统,才有可能提高跳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教学实验法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高职田径跳远普修课教学中引入了“分层次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把培养学生兴趣、终身受益、全面提高跳远普修课的教学效果作为目标。通过实验,验证了分层次教学在高职跳远普修课程中的可行性及其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跳远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静力学原理对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杆上一瞬时的反弓身动作技术进行了研究. 作者认为:要做到运动员身体从杆上越过,而人体重心则从杆下通过,必须加大运动员过杆一瞬间的反弓身弧形弯曲度,并得出:如果( R - yc) > 0 ,则人体重心就可以处在横杆之下;如果( R - yc) < 0 ,则人体重心就会处在横杆之上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杆上反弓身孤形弯曲度动作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16.
依据运动心理学原理 ,将表象训练运用于跳远的助跑起跳教学中 ,进行实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表象训练能使学生在跳远过程中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助跑起跳成功率以及跳远成绩有明显提高 ,是改善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运动生理学控制论的观点为依据,提出在跳远教学中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基础,结合默念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对我院67名体育系学生的随堂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以及改进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采用献法,对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诸多因素中腾起初速度与腾起角是影响跳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助跑水平速度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统计法,对同一级别男子三级跳远起跳(第一跳)和跳远起跳技术的力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生物力学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冲击阶段,跳远运动员起跳着板瞬间至进入屈膝缓冲瞬间,跳远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且呈现出较大差异;反射蹬伸阶段,跳远的反射蹬伸峰值较大,因此跳远的腾起角较大.从动力学参数来看,跳远起跳更侧重于“用力跳”,三级跳远第一跳则更侧重于“快速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