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赵尚 《传媒》2007,(4):72-73
新春伊始,电视上各类选秀节目依然火爆荧屏,在这些节目当中,北京卫视的"外国人中华才艺大赛"独树一帜.这档节目,近些年来已成为首都地区仅次于除夕夜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大年初一的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第三大春节晚会节目.  相似文献   

2.
2007年除夕,吕艺超将可以坐在自己家的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了.这对于他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此前连续4年的除夕夜,他都是在央视的春节晚会现场忙碌度过的.  相似文献   

3.
郑媛 《现代传播》2002,(4):135-136
《除夕夜》紧紧围绕春节晚会这一中心展开 ,主题鲜明 ,情感至真 ,是一部极为成功的专题文艺节目。其成功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料翔实丰富节目大量引用了春节联欢晚会相关的一些资料画面 ,从资料的全面程度我们不难看出编创人员工作的辛苦和态度的认真。在第一集介绍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史时 ,画面展现的是我国于 195 5年录制完成的最早的一台春节联欢晚会 ,虽然由于种种技术原因 ,人们未能如期在除夕夜的电视机前欣赏到这台晚会 ,而是在春节过完半年后才在电影中看到 ,但这毕竟是我国第一台专门为春节而录制的联欢晚会 ,它也…  相似文献   

4.
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后,春晚成为了中国人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现在,中央电视台春晚已经办了28届,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尽管仍倍受关注.但是已经不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唯一的“文化大餐”。观众对于央视春节晚会的批评、建议也在增多,  相似文献   

5.
春节联欢晚会宜短而精文布"春兰杯"春节晚会节目评选揭晓,为1995年电视春节联欢晚会划上了句号.众多的节目受到了亿万观众的欢迎和赞许,这是观众对精心组织、精心制作节目的编导和精采表演节目的演员们的谢忱和敬意。连年都看春节晚会,对每年的晚会既满意,又感...  相似文献   

6.
2012年除夕夜,中央电视台给观众献上了一场欢乐、亲和、时尚的春节晚会,数字化的技术手段、高标准的文化追求使观众耳目一新,成为30年“春晚”新的里程碑.更令人惊喜的是,当人们还沉浸在“春晚”的热烈氛围之中,并期望有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理解时,大年初一晚上,中央电视台播出了5集纪录片《春晚》,一连五天,一天一集,一集50分钟,将2012年这场春节晚会的幕后故事生动地呈现给观众,其中还穿插了30年来历届春节晚会的难忘记忆,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拉近了观众与春晚创作人员、演职人员的距离,观众如同与其一同经历了这台晚会诞生的艰苦历程,使观众在回味中加深了理解,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新分享这台晚会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7.
作为全球十几亿华人除夕宴席上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早已成为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关于春节晚会的话题总是炒得沸沸扬扬。今年讨论最多的是春节晚会的植入式广告。  相似文献   

8.
数字舞美中的技术之美——以2012年央视“春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央视春节晚会舞台美术设计炫目奇幻,是"春晚"的最大亮点,吸引了观众、业内专家及媒体的关注。央视春节晚会作为大型综艺晚会的典型代表,由于其特殊性,使"春晚"的舞美也成为大型综艺晚会中最独特的类型。四个多小时的时长,大密集度的节目穿插,几十个不同类型的  相似文献   

9.
陆高峰 《出版参考》2004,(10):43-44
2005年春节晚会是央视砺志图存、改革求新的第一年。然而,央视提出各省市电视台统一上报春晚节目的要求后,竟无一家积极响应。在前两个月里,春晚筹备组面对的只是以个人名义送来的零星几部作品。以至改革后的2005年春节晚会出现了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有关部门不得不专门下达措辞激烈的“征召令”,方才使央视春节晚会节目干涸的“旱情”有所缓解。据8月17日央视向媒体发布的晚会筹备的最新进展表明,目前已有29家省级广电部门成立了春晚工作小组,并已有多个优秀节目选送央视春晚筹备小组。  相似文献   

10.
电视春节晚会面向广泛的电视受众,有着明显的主题意旨和创作意图,如何加强创新意识,自由发挥电视春晚节目独自的韵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春晚节目要寻求它的新突破,就需要树起更多为社会服务、为观众服务的意识,要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意识与要求。在此基础上,需要看到,作为春节晚会,它的灵活的艺术的“可见的形式”与对受众社会学内涵的关注,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因此,敞开心灵,构筑电视文艺新的公共空间,使晚会灌注生命的真感动,和现实、和世界、和表现对象产生最亲密的触摸与情感融合,成为电视春晚节目创新的母题和活的源泉所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中国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晚会的丰富性、娱乐性、快节奏,大信息量以及时空的延伸性充分满足了这种精神需求。以1983年春节晚会的成功为标志,我国的电视晚会进入真正的全盛时代。特别是在重大节目期间,几乎每个电视台都要举办自己的晚会,春节前后有的电视台多达近10场,而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这样的重头节目更是引起全国瞩目.收视受众数以亿计。电视晚会的优势远远超过舞台演出的局限性,同时又保留了舞台艺术的精华,使其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文艺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曾祥敏 《青年记者》2015,(10):69-70
农历羊年除夕刚过,尽管央视春晚和各大卫视春晚依然卯足了劲儿力争影响力和收视率,尽管央视春晚单个节目第二日仍然能成为谈资,但真正能够成为现象级的“现象”被新媒体抢足了风头。“微信送红包”无疑是今春开年红得发紫的活动,它不仅成为传统媒体增强与用户互动的手段,更在除夕夜替代各地禁放的烟花爆竹而成为朋友圈拜年社交的重要活动。有关数据表明,除夕夜当晚春晚摇红包总共摇出5亿元,用户收发红包10.1亿次。1之所以提到这个热点现象,乃因它反映了当前传媒业发展纷繁复杂的万象中几个最本质的重点:用户为中心、互  相似文献   

13.
作为辞旧迎新的一种娱乐形式,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节目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初创时的新鲜引人,继之的渐人套路、平淡无奇以至令观众失望而骂,今日已经走人了平稳发展之途。对于要办春节晚会节目的问题,看来已经形成共识。但这共识的得来,在制作者  相似文献   

14.
作为辞旧迎新的一种娱乐形式,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节目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初创时的新鲜引人,继之的渐入套路、平淡无奇以至令观众失望而骂,今日已经走入了平稳发展之途。对于要办春节晚会节目的问题,看来已经形成共识。但这共识的得来,在制作者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2,(12):172-173
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是每年春节的重头戏,万众瞩目。近几年,央视秉承"开门办春晚"的宗旨,把春晚逐渐打造成一个全民共享的平台,只要是深受百姓欢迎的优秀选手和节目,都有机会登上春晚的舞台,为广大观众在除夕夜带来快乐。近年来,国内各大卫视选秀类节目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众多歌手脱颖而出,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欢迎和追捧。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我要上春晚》栏目,不断加大综艺节目创新力度,联手全国各大地方卫视顶尖选秀娱乐节目,通过《我要上春晚》年终特别栏目——《直通春晚》将优秀选手汇聚央视舞台,展开  相似文献   

16.
对于2005年春节晚会,批评的声音明显少于往年。一方面在常有尖锐之声的网络媒体关于春节晚会的讨论中,网友的评论出现了不少积极评价。对于《千手观音》这个少有的精品节目,出现众口一词的赞扬。另一方面态度向来苛刻的国内主流媒体也出现少有的积极评价。同时中央电视台的电话访问和实时收视调查数据显示的评价,也比去年获得提升。从这三方面看,可见2005年春节晚会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7.
小品的衰落     
小品的衰落杨润阁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有小品出现,大约始于1984年陈佩斯主演的“考演员”。由于这个节目别开生面,妙趣横生,使晚会大为增色,从此小品便成为晚会不可或缺的台柱,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苑新葩。然而,最近两年,小品衰落了,即使把1995、19...  相似文献   

18.
邢彦辉 《当代传播》2007,(6):132-133
春节晚会已经成为老百姓的一道"年夜大餐",近几年观众对一些电视台春节晚会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在下降,本文通过探讨电视台春节晚会的运营机制,给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成功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萧山电视台自1997年创办综艺栏目《欢乐今宵》,至今已经举办了140多期节目,从1999年开始连续5年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通过举办春节晚会和综艺栏目,我们在举办地方艺节目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有了一些体会。我认为要办好地方台艺节目,主要是要把握好“土、小、新”三个字。  相似文献   

20.
你得有个家     
要问谁是中国现在最出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恐怕十有八九的人会说:《实话实说》的崔永元。九九兔年春节晚会上,崔永元这个才被人们知道一年多,又颇像绕口令般不太好念的名字,却和中国大牌小品明星赵本山、宋丹丹一样响亮。这三位联袂演出的节目是春节晚会上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崔永元也因此成为全国观众心目中的明星。有人会说,有《实话实说》,才有崔永元,这话不假,但如果少了崔永元,《实话实说》又会是什么样呢?在《实话实说》开办初期,曾有几位主持人轮流上阵,他们也都身手不凡,可观众和导演看来,还是崔永元更合适,换了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