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斯蒂芬·金《尸骨袋》的惊悚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蒂芬·金是享誉世界的惊悚小说大师,他在恐怖小说创作走入低谷时期出现,凭着无与伦比的创作天赋,将恐怖小说再次推向高潮。他的小说《尸骨袋》,用线索、梦境、悬疑、幻象和灵异鬼怪编织了一个人鬼共处的可怕世界。他从平淡的生活描述入手,魔术般地使读者从打开小说之始,便和书中的主人公一起踏上了阴森恐怖的探索之旅,由此这部小说取得了特殊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斯蒂芬·金是享誉世界的惊悚小说大师,他在恐怖小说创作走入低谷时期出现,凭着无与伦比的创作天赋,将恐怖小说再次推向高潮。他的小说《尸骨袋》,用线索、梦境、悬疑、幻象和灵异鬼怪编织了一个人鬼共处的可怕世界。他从平淡的生活描述入手,魔术般地使读者从打开小说之始,便和书中的主人公一起踏上了阴森恐怖的探索之旅,由此这部小说取得了特殊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他一生命运多舛,英年早逝。生前不为美国文学界承认,无论其私生活、还是其作品都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死后却在欧洲获得殊荣。他的文学创作涉猎广泛,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领域都颇有建树,更是开创了恐怖小说题材的先河。他的恐怖小说情节离奇、结局荒诞。爱伦.坡的小说创作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创作心里,揭示其小说背后隐藏的弑父情结。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写作不断在探索和实践,也不断在颠覆和消解。人的“异化”、丑陋和恐怖是他的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从“乡土化”到对丑陋和恐怖的展览标志着莫言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恐怖小说是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从创作背景和创作手法上分析,发现埃德加·爱伦·坡小说其巨大魅力源于恐怖与美丽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当代文坛,通俗小说因其娱乐性与大众性成为拥有庞大读者群的文学形式。近年来恐怖小说异军突起,成为美国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斯蒂芬·金开创的社会恐怖小说一直主导着美国恐怖小说的发展方向。他擅长运用各种恐怖元素进行创作,如在独特的环境、人物和视觉化效果等方面制造恐怖效应,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反映并审视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对其小说中独特恐怖元素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在创作达到高峰以后艺术激情出现了徘徊和犹疑,他感觉到了他所主张的神即自然、美在生命的观点与新时期文学主张不相适合,他感到创作上和文化选择上左右为难.沈从文对自己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和小说世界有所改造.在他的小说作品中开始了尝试结合其他的文化以改造他崇尚的传统文化,尝试在小说的人物和故事中体现变革的力量,他的后期小说创作视角从率真、自然的湘西世界开始转向关注变化中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8.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著名的恐怖小说之一,是其创作理论的集中体现,他用细腻的笔触渲染了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氛。为了达到恐怖效果他在遣词造句等方面都别具匠心,使小说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为其要达到的特定效果服务。从词汇、句子、修辞格及叙事角度等层面对该小说进行文体分析是探索其恐怖效果创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饮誉世界文坛的文学大师爱伦·坡,在其短暂而多舛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文学理论批评,并对后人产生深刻而明显的影响,其文学意义和艺术价值不容小觑.而目前对于爱伦·坡小说的评论多集中在恐怖小说和推理小说上,往往忽视了占据重要部分的幽默小说.从叙事风格、创作主题及现实意义三个角度分析爱伦·坡的幽默小说,指出这些对于全面理解爱伦·坡的创作观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苟锦毅 《家教世界》2012,(10):89-90
埃德加.爱伦.坡是恐怖文学界的大师。他的代表作《厄舍古屋的倒塌》被视为世界恐怖文学的经典,而其作品的特色是无处不在的恐怖元素。通过对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进行解读,揭示其恐怖根源。本文分别从哥特因素、艺术技巧及读者潜在的恐怖心理来分析爱伦坡的代表作《厄舍古屋的倒塌》,以期找到其恐怖根源。与传统的的哥特小说不同,坡开创了心理分析的先河,将恐怖意境根植于读者心中,并运用多种写作技巧达到使读者震惊,实现其作品预设的效果。虽然坡的恐怖元素的深层含义往往被他所处时代的读者所忽视,但却被他的后继者所模仿、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再一次掀起译介美国恐怖小说作家爱伦·坡作品的热潮.几乎与此同步,中国当代恐怖小说的创作也逐渐升温.本文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分析二者在主题、题材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关系及其流变,探讨我们和爱伦·坡再次相遇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境遇,既对深化爱伦·坡的研究,也为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恐怖小说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是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他一生贫困、坎坷又遭非议,充满了悲剧的色彩。他的恐怖小说内容独特,手法新奇,以死亡、凶杀为主题,以幻想、怪诞为特点。在其塑造的恐怖小说中,他把人性中最丑陋、阴暗、残忍和阴蔽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主要分析爱伦.坡恐怖小说形成的原因。一、家世的影响;二、受时代和颓废派的影响;三、受当时报刊杂志的影响;四、受他自己创作理论的影响;五、受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六、受亲人死亡的影响;七、受自己性格嗜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总是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和酣畅淋漓的阅读快乐,这与他对小说从形式到内容的独具匠心不无联系.在短篇惊悚恐怖小说《一桶白葡萄酒》中,爱伦·坡选取了独特的叙述视角,通过谋杀者之口,讲述了一桩蓄谋已久的报复事件.为了营造压抑恐怖的气氛,爱伦·坡在小说中运用了一系列的象征元素,为小说的故事情节蒙上了浓浓的神秘气息,将小说的整个氛围推向了极致,充分体现了其一贯秉持的“效果论”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4.
《厄舍府的倒塌》是爱伦·坡恐怖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很好地体现了坡恐怖小说的创作特色。本文将从美学入手分析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恐怖之美,指出作者的审美观是继承了伊曼努尔·康德美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邢台学院学报》2017,(3):117-121
恐怖小说在中国真正发展起来至今已有30年左右,在发展的同时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具有了与其他文化不同的审美。而其根本是具有"审丑"风格的类型小说,"他者"的存在性,让恐怖小说的"审丑"具有别样的特色。探讨恐怖小说的"他者"审丑,可以审视当前文化的审美走向,对于揭示"审丑"规律和"审丑"内容有极大的帮助。对当代恐怖小说在创作作品时应该如何将审丑的内涵扩大有一定的启示。并对当今市场上良莠不齐的恐怖小说进行一个合理的归类和整理,以期让中国当代恐怖小说朝着一个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恐怖小说的创作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到2005年,一度出现了恐怖小说创作、出版前所未有的热潮。但面对着这一类型化小说创作过度繁盛,一系列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也逐渐暴露出来。面对解决诸种困境的出路,恐怖小说本土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起来。在响应本土化号召下产生的恐怖小说《暗穴》,为中国恐怖小说本土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具体操作手法。  相似文献   

17.
以埃德加·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为切入点,论及其恐怖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认为在作品主题上,爱伦·坡把目光投向了对死亡与恐怖的书写,致力于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阴暗面;在艺术风格上,他强调作品统一的整体效果,通过怪异、骇人的情节来制造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感.  相似文献   

18.
爱伦坡在继承传统哥特式小说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拓展了哥特式文学样式的表现空间,将传统哥特式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哥特式小说及其风格的基础上,从题材选择、哥特场景的构筑和恐怖气氛的营造等方面来研究爱伦坡恐怖小说对传统哥特小说的继承和发展,以便于更好的认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恐怖小说大王”的李西闽的小说中常常充斥着焦虑与恐惧。他的小说根植于本土传统,从人性出发,写出了现代人对生活的焦虑感和恐惧感,深入剖析了人的精神世界。以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为参照,李西闽恐怖小说中“焦虑的梦”直接源于童年经验,而这种焦虑与恐惧是中国社会当下信仰缺失与鬼文化影响的延续,其小说中无法消除的恐惧感正是恐怖小说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评爱伦·坡的《一桶白葡萄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伦·坡是第一个对短篇小说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并按照自己的理论进行创作的作家,是他的努力使短篇小说趋于成熟.坡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一桶白葡萄酒>不论从词汇、句法还是叙述角度等方面都经过了缜密的思考与安排,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他的小说一贯的主题,即恐怖与复仇.整部小说从一开始到结束都笼罩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之中,这说明坡是一个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小说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