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除了跑会议、领导活动的时政记者外,多数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每天都在为缺乏新闻线索而犯愁。有的整天坐在办公室等电话.有的眼巴巴地等着主任分派任务.有的等着“捡漏”——时政记者跑不过来的动态活动.有的外报找观点本地找例子.有的一筹莫展……新闻线索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记者要想寻找到好的新闻线索,写出好的新闻稿件,就需要平时做到处处留心,深入基层,沉下身子跑新闻,同时还要静下心来分辩杂音,从纷杂的信息中找真实、找角度、找亮点。  相似文献   

3.
“养”新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耕 《新闻前哨》2003,(5):29-29
在新闻实践中,虽然时效性一直是记者和媒体十分推重的,但常常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由于种种原因,暂时不便报道。对于这些新闻线索,给予一段时间的关注、等待或者有意识地导引却是最好的办法,这个过程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养”新闻。 一、“养”新闻是为了增大新闻价值 在采访活动中,我们所遇到的事件性或非事件性新闻基本上是渐进的或者动态的,但有少部分却是相对静止和孤立的,有些有价值的线索虽然有过发展和推进,但后来却因为某种原因出现停止。对于这些静止、孤立或停止的线索,有的是因为暂时找不到报道的由头,有的则需要记者去主动培养。  相似文献   

4.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新闻线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新闻线索的获取,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同样一个新闻线索,有的记者如获至宝,有的记者却无动于衷,甚至视而不见,这反映了不同记者的感觉器官对周围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应该说,新闻线索的价值判断是衡量记者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新闻线索的价值判断准确,才能将有价值的新闻“吃干榨尽”,否则...  相似文献   

6.
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个地方,有的记者能采访到许多有价值的新闻,有的记者却一点新闻线索也找不到;平常一件事,有的记者从中能抓出引人注目的新闻,有的明明重大新闻就在眼前,反视而不见。对此,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去年的一次采访,感受尤其深刻。  相似文献   

7.
当记者的最怕没有新闻线索,没有新闻线索就会无新闻可写。新闻线索可以说是记者的饭碗和新闻之源,独家线索、信源,是记者更重要的竞争力。谁最先掌握了新闻线索,谁就掌握了写新闻的主动权。因此,在跑线记者中,也就有了“贫”“富”之分,这里的“贫”“富”不是指收入,而是指新闻线索的多少。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时政记者,一名专职舆论监督记者没有所谓的"口子",如何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成了关键。我们常常看到新手记者面对"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坐在办公室里空有一肚子抱负,抓耳挠腮等不来线索。事实上,好的线索一定不是"等"来的,而是有一整套发现、发掘的方法。笔者结合自己采写的三篇(组)稿件,浅谈如何获取好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9.
姜鹏飞 《新闻前哨》2007,(12):49-50
当记者的最怕没有新闻线索,没有新闻线索就会无新闻可写。新闻线索可以说是记者的饭碗和新闻之源,独家线索、信源,是记者更重要的竞争力。谁最先掌握了新闻线索,谁就掌握了写新闻的主动权。因此,在跑线记者中,也就有了“贫”“富”之分,这里的“贫”“富”不是指收入,而是指新闻线索的多少。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介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找新闻线索?笔者认为,网络论坛、博客、网页、贴吧等已成为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当然,寻找好的新闻线索还要求记者,一要善抓社会热点;二要善辨信息真伪。  相似文献   

11.
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时政活动的电视报道始终都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始终在向社会民众开展宣传发挥着巨大作用。现在一些时政报道,特别是会议报道、领导视察、调研动态等不受观众欢迎,是因为记者没有把最有价值、群众最关心、最新鲜的内容表达出来,一些观众最需要的新闻信息往往混杂在会场、人像、名单、讲话中。时政报道是通过报道政务及重大活动来表述、传达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和精神,传达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其内容关系全局,关系国计民生,因此,对于媒体来说,时政活动不但必须报道,而且一定要报道好。记者要善于平视。时政报…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温州都市报》担任时政要闻部记者10多年,摸索发现广告中蕴含着丰富的新闻线索,如果用心去挖掘,就能采写出大量新闻甚至精品。作者结合多年新闻实践道出从培训、服务类广告,以及讣告、公告中寻找、发现新闻线索的诀窍,颇具实用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王媛媛 《报刊之友》2013,(3):129-131
跑口记者如何跑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跑口记者,不但要擅“跑”,更要善“刨”。文章从跑口记者找准自我定位、新闻是跑出来的、“刨”字上见真功夫三个方面论述,首先让跑口记者认清实行新闻跑口制度的好处,进而揭示如何经营自己跑口单位以及怎样才能最大可能的发现新闻线索、报道更多的新闻,最终实现整合所有资源,为跑口记者所用。  相似文献   

14.
记者对新闻的发现往往是从发现新闻报道的新闻线索开始的,记者采访报道活动的第一步就是掌握大量的新闻线索。新闻线索能给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和采访的方向,记者能否及时了解掌握新闻线索,判断新闻线索的价值,迅速确定新闻选题,是记者采写报道的关键。那么,记者应如何甄别新闻线索呢?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读者看报纸,可能不会想那么多,比如哪条是教育新闻,哪条足时政新闻,哪条是社会新闻……而对于我们记者来说,新闻有着严格的分类,记者也因为跑的战线不同,有着“时政记者”、“产经记者”等各类头衔之称。  相似文献   

16.
有感而发     
有感而发杨玉辰当新闻线索贫乏时有些记者、通讯员,常常为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而伤脑筋。对此,已故总理周恩来曾有过一针见血的回答。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记者陆治向周恩来同志请教为何新闻线索贫乏,写不出为广大读者欢迎的稿子时,周恩来说:"当你新闻线索实在...  相似文献   

17.
在抓新闻上,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爱跑新闻发布会,爱抓大事要事,抓政治新闻;有的人爱“找领导,听汇报”,从领导的意图中找新闻;有的爱抓经济新闻,工作新闻等。上述这些是必要的,作为记者是应该抓好的,但是作为以写新闻为主的记者来说,应该把抓新闻始终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不要忽视生活中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的活动都会产生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记者采访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些活动各个层面进行观察与研究,发现不同事实的新闻价值。为了便于让记者熟悉采访领域的活动特点.一般地市级电视台都会按照不同领域对记者进行分线采访的安排,即有的负责时政报道、有的负责农业报道、有的负责工交报道、有的负责文化新闻和社会新闻报道。我曾经在七台;  相似文献   

19.
89医院的新闻报道工作如同潍坊的风筝飞得越来越高。如果说新闻干事和报道员是天空飞翔的风筝,那么张修海政委就是风筝上的线。张政委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对报道工作的爱。报道员的“智多星”张修海当政委后,很重视新闻报道工作,他发现报道员整日都忙于跑科室找新闻线索,结果收效甚微。怎样才能解决报道员不盲目地跑科室,又掌握基层的新闻线索呢?这个问题在他脑海里转悠了好几天,终于发现每周五的院周会是最好的“新闻线索收集会”。参加院周会的都是各科室的主任、副主任、护士长,他们来自基层、对基层的新闻线索最清楚。从此每周…  相似文献   

20.
党报的线索     
寻找新闻线索是记者从事采写工作的第一步.对一篇优秀稿件来说,找到一务好线索预示着成功了一半.1999年笔者刚参加工作时,苦于找不到适合本报的线索,晚上做梦都在想线索.后来,我找出近期半年的大众日报,逐天研读政教版和经济版的头条稿件,每篇都写读后感,同时勤往县乡跑,终于改变了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