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吴王不听大臣们劝告的情况下,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终于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相似文献   

2.
<螳螂捕蝉>是北京版语文六年级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选自汉代刘向<说苑·正谏>,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一意孤行决定攻打楚国,一位年轻的舍人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委婉劝谏吴王,不要"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使吴王打消了进攻楚国的念头.  相似文献   

3.
正《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下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储备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劝阻吴王,说服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文章以对话为主,叙事生动传神,突出前因后果的照应。如果说吴王攻楚是因,那么少年智劝是果;如果说少年智劝是因,那么吴王取消攻楚又是结果。文章前后勾连,一线贯通,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故事”,告诫吴王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是一篇生动活泼且启人思考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故事”,告诫吴王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是一篇生动活泼且启人思考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胡修新 《辅导员》2013,(16):91-91
<正>《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的内容,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成功地促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诵读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时,我以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为起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的内容。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把书"读薄"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作业。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也是教师、学生家长评价学生学习的一种依据。一、作业有利于课堂巩固,激发思维碰撞《螳螂捕蝉》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故事中套着故事,是一篇学生爱读并能从中受到启发的好文章。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螳螂捕蝉》教学片断师:少年讲的故事让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怎么理解?吴王究竟悟出了什么?生:"恍然大悟"的意思是一下子明白了。吴王一下子明白过来:我要攻打楚国,情形与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差不多,身后都有隐伏的祸患。生:吴王明白了,自己就像  相似文献   

9.
正一、说说主要人物和大概内容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一文,谁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生:吴王和少年。师:对。这两个人谁为主?生:少年。师:我把"少年"写得高一些。现在黑板上有三个词:少年、吴王和螳螂捕蝉。谁能用上这三个词,把课文的大概内容给大家讲一下呢?  相似文献   

10.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执教《螳螂捕蝉》时,为追求有效教学.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对教学内容作了取舍和富于创造性的重组.将教学设计为三大板块进行.这些板块既是相对独立的故事“细件”.又是一个个富于张力的讨论话题.  相似文献   

11.
《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吴王不听大臣们劝告的情况下,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终于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本文文字浅显,情节生动,孩子们很喜欢读。但在阅读中,孩子们不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吴王听了少年的话,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那些大臣们又会是怎么劝说吴王的呢?他们为什么没能劝阻住吴王呢?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正是教师可借以开发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立足点。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换位思考,引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使师生之间、生本之…  相似文献   

12.
董玉梅 《小学校长》2006,(2):40-40,38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写了一位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机智、勇敢地劝阻吴王伐楚的事,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教学时,我着重抓住了少年智劝吴王之“智”,激活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放射出学生智慧的光彩。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是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祸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课文在改编时遵循了保留原意、格式不变的原则,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课文对话的形式单一,都是××问,××答,提示语缺乏一定的修饰或限制。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因学而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时,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初看课题"螳螂捕蝉",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想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八字成语,想必课文就是讲这则寓言故事的。读完全文后,我们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故事中有故事,它先由历史故事引出"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再由寓言故事又回到"吴王攻楚"这个历史故事,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像这类型的课文学生在中年段就接触过,如《争论的故事》《天鹅的故事》。那么到了六年级了,这类型的课文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细致入微地解读文本,才能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作者的思想,把握文本的内涵,合理有效地使用文本。下面,我以《螳螂捕蝉》一文为例,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螳螂捕蝉》是一篇极富哲理性的寓言故事,文章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  相似文献   

16.
在前不久的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螳螂捕蝉》一课,觉得受益匪浅。下面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片段:师:你觉得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生:我认为吴王是个独断专行的人。当他要攻打楚国时,有大臣提出不同的意见,他就固执地说,谁敢劝阻他,就处死谁。师:那吴王是个坏人喽?生:(思索片刻)我认为吴王也有他的优点。师:什么优点?生:他听了少年讲“螳螂捕蝉”的故事之后,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说明他跟廉颇一样能知错就改。师:(微笑)你能对学过的人物进行比较,这个方法好。生:吴王还有其他优点。师:(饶有兴趣)说给大家听听。生:他对少年说:“你早晨跑…  相似文献   

17.
[案例]《螳螂捕蝉》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第二天上朝,他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并阐释了其中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来演一演吴王上朝的情景。演之前先好好练一练,想一想吴王会怎么说,  相似文献   

18.
读完《螳螂捕蝉》后,我想:吴王之所以放弃了攻打楚国,不仅是因为那个门客很聪明,更重要的是,当他听到吴王说“敢有谏者死”时并没有冒死相谏,而是讲了树上的三种小动物——蝉、螳螂、黄雀的故事使吴王放弃了攻楚的打算。  相似文献   

19.
王红霞 《生活教育》2011,(20):46-47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教师要珍视细节,把握细节,让细节绽放光彩,让课堂呈现精彩。一、在疑义困惑处点拨,把细节做细如:在讲授《螳螂捕蝉》一文时,课文接近尾声处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时,班中一位顽皮的孩子举手问道:"老师,吴王不  相似文献   

20.
正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进行书面表达的指导,也能结合文本渗透口语交际的训练。教学《螳螂捕蝉》一课,在理解人物形象、感悟故事寓意的同时,可引导学生体会少年"说"的巧妙,从中学会说话。师:同学们,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发现,少年和大臣们说的其实是一个意思。但吴王的反应却大不一样。听了大臣们的话,吴王的反应是——生:下了死命令,谁再劝阻就处死谁。师:但听了少年的话,吴王却说——生: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