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思”这个词其实并不新鲜,我们可以追溯到很远的过去。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何谓“省”?“省”即道德、人格、学问诸方面的内省与反思。不过,与那些带有学科教育专业色彩的命题相比,“三省吾身”,更多地具有道德教化的色彩,其所蕴舍的反思性品格并未很好地在教育、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语境中得以阐释,也就是说,“三省吾身”作为道德规训已为人们熟知,但它本身所蕴舍的现代教育学内涵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日:每天。③三省吾身:三,指下文说到的三个方面,即“为人谋”“与朋友交”和“传”;省,即反省;吾身,即自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谋:谋划办事。忠:指尽心尽力。交:交  相似文献   

3.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对人要诚信,不敷衍;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多学习,求取新知识,不能停歇。孔子的这番话值得我们每个人作为修身立志的座右铭。新时期的少先队辅导员更应“三省吾身”,那就是:一省学习是否有进步,二省工作是否有创新,三省是否共享了快乐。  相似文献   

4.
武进 《中国教师》2007,(2):61-62
孔子重德,他说:“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孝悌、爱众、亲仁”置于“学文”之上。他在德育上的启迪自觉、注重行动的理念,以及扎根实际、引导自律的方法是很值得继承的。下面仅对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三省吾身”与“推己及人”进行思考与引申,以期对中学德育有所启示。一、“三省吾身”——道德反思法道德反思法就是通过发言、交谈、书面等形式对自我道德认识与行为进行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促使自身道德水平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德育方法。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相似文献   

5.
“君子日三省乎己”说的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经常反省自己。克服缺点,修正错误,日臻完美。“省乎己”实质就是反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从事的工作不仅具有创造性而且具有动态性,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对象,所采取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有不同,既要体现与时俱进。又要体现与人俱进。默守陈规,抱着老经验不放是行不通的,必须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超越自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关键要做到三点:  相似文献   

6.
曾子有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一名教师,我把它稍微修改一下:"吾日三省吾教:为生谋而不尽乎?与同学交而不信乎?授不省乎?"意思就是:教师每天需要再三反思自己的教学,为学生谋划教学是否尽力?与同学交往是否守信?传授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强调要在无人监督时不仅不能放松,而要更加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非常地谨慎小心,强调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哲人有这样的比喻:道德像月亮,只有在黑夜里才更能显出它的光亮。而慎独,就是道德之光。那么,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当中如何让慎独之光闪烁呢?  相似文献   

8.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站在世纪之初的起跑线上,我不由得走进内心深处,以《三省吾身》为题,来对自己“愿做一个特立而不独行的语文教师,记住学生,并让学生记住”的灵魂作一次深刻的盘问。一省吾身: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二省吾身:有没有追求课堂的诗意?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站在世纪之初的起跑线上,我不由得走进内心深处,以《三省吾身》为题,来对自己“愿做一个特立而不独行的语文教师,记住学生,并让学…  相似文献   

9.
从规训到引导:试论传统道德教化过程的现代性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道德教化以规训作为基本特征,从规训到引导是传统道德教化的现代性转向。反思规训在现代性历程中的此消彼长,提出道德教化的核心乃是个体的理性自觉,寻求超越传统规训理路的教化路径,主张把个体道德生活的基础牢牢地置于个体的道德理性自觉,在引导与激励的教化过程中培养个体“自尊自重之精神、担当责任之观念、独立自营之能力、判断是非之智识”四种基本品质。  相似文献   

10.
二、主动求学的少年时代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那是“号角一声,中华崛起”的辛亥风云年月。陈宝桢、韩梅夫妇盼子日后能效曾子:“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遂为长子取名“省身”。心意可鉴。陈省身童年得长辈爱护,顺其自然成长。父亲游宦在外,很难顾及子女教育。祖母和未出嫁的姑姑是陈省身的国文启蒙老师。有一年,父亲回家过春节带回一套《笔算数学》课本,教他简单的加减乘除。父亲走了,他仍被这套课本所迷,继续自学并做了大量习题。9岁那年,这个“只念过一天初小”的孩子,却以优异的算术成绩考入秀州中学高小一年级读书。  相似文献   

11.
断想之一:如何理解反思?一个术语被频繁使用之后,人们往往容易忘却对这个术语原意的追问。“反思”与“反省”或“内省”意思最近,都含有自我省察之意。《论语》中有曾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大概就是中国知识分子骨子里的“反思”精神的发端。黑格尔认为,反思是统一体分裂为对立面的二重性活动。反思的主体和对象在这儿合二为一了,换句话说,就是作为统一体的“我”,一方面在做事,另一方面又扮演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冷静地观察、分析、批判、总结。教学反思的主体和对象就是从事教学活动的“我…  相似文献   

12.
《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强调要在无人监督时不仅不能放松,而要更加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非常谨慎小心,强调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坚持慎独,去除哗众取宠之心,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一个样,不容许任何邪恶的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道德品质纯洁高尚。所以,哲人有这样的比方:道德像月亮,只有在黑夜里才更能显出它的光亮。而慎独,就是道德月亮。那么,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当中,如何让慎独这轮道德月亮发出亮光呢?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中,曾子“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受其启发,我开始引导、组织孩子们进行“每日三问”。一问:今天,我努力了吗?二问:今天,我有收获吗?三问:今天,我快乐吗?而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三问”,是因为我一直都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样的一种人:一个能不断努力与超越的人;一个能创造自身生命价值的人;一个能享受生命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万事开头难活动之初总是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我们班的“每日三问”活动也是如此。刚开始,孩子们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把“每日三问”进行到底,可是,当最初的激情退去,孩子们便…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名词的"教育规训"意为教育领域中的规范、规定、规则、制度、体制、驯诫、驯示、训导、训语等;作为动词的"教育规训"是指上述内容对人的"肉体驯顺"与"精神控制".教育规训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理论界展开对它的批判与反思,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理性地认清制度化教育的实质及特点,而且可以通过超越制度化教育的弊端而重构生命化、人本化教育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王志红 《甘肃教育》2009,(12):22-2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三省”中,曾子一步步完善了自己的人格。身为教师,我们不妨学学曾子“日三省吾身”的精神,“三省”吾课,尤其是在完成初步的教案后,不妨回过头来再三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阐述规训与交往的理论基石即现代道德教育中“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基础上,从规训与交往的视角反思了现代的道德教育,认为现代的道德教育,正以“压迫”、“奴役”甚至是“暴力”的手段对学生的消极自由进行着“规训”,以“启发”、“诱导”、“灌输”等手段对学生的积极自由进行着不平等的交往,但大学校园的亚文化,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却是在自由自主地阅读、上网等各种不同的交往途径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王有鹏 《生活教育》2010,(12):42-43
《论语·学而》中有曾子的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名言是曾子以学生的身份强调应该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反省自己的"忠"、"信"、"习"。学生自然需要"三省吾身",而作为肩负教书育人崇高使命的教师,也应该"三省吾身"。  相似文献   

18.
学会反省     
古有“日三省吾身”的说法,令有“在反思中进步”的结论,可见“反思”与“省悟”的重要性。正如这篇文章里所阐述的那样——只有学会反省,才能在反省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储冬生 《中国教师》2005,(12):27-29
“教学反思”是这几年被不断强调和凸显的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古人说,“每日三省吾身”,强调的就是内省。但仅仅知道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教师教学反思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我觉得不少老师的教学反思都存在“自欺”或“自虐”这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都源于肤浅、源于急功近利、源于为“反思而反思”,都源于对于教学反思缺乏最起码的认识。下面我就截取几个片段,说说我对于教学反思的认识。反思之一:是什么带来了教师的转变?有一段时间学校要求我们上好每一节…  相似文献   

20.
王有升 《教育学报》2005,1(2):71-75,95
同现代社会的其他制度建制一样,现代学校的体制特征最深刻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层体制,二是微观规训体制。在现代学校的体制建构与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与张力,它往往成为改革所可能达到的内在“限度”。我们今天所要进行的学校改革需要对这种“体制建构”进行明确系统的认识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