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屡见不鲜,命题人往往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命题:有关配子的计算问题、有关基因型的计算问题、有关表现型的计算问题、子代对亲代的推断问题,考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2.
例,豚鼠的黑毛(A)对白毛(a)为显性,毛粗糙(B)对毛光滑(b)是显性,根据下表中不同杂交组合情况,推知亲代基因型。 题目中已知子代表现型及其数量,反推亲代基因型的题型,题中虽有二对相对性状,但对每对相对性状来说(黑对白、粗对光),它仍然符合基因分离规律,指以首先应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即①凡是子代(F)表现型只有一种的(?)亲代(P)一定是纯合体(AA×aa、AA×AA、aa×aa);②凡是F表现型数量比为3:1的(?)P一定为杂合自交(Aa×Aa);③凡是F表现型数量比为1:1(?)P一定为测交(Aa×aa)。然后组合成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下就是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3.
自由组合规律是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主要说明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情况,是高中、中师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而解答有关自由组合规律题往往是采用逆向推导。所谓自由组合规律题逆向推导是根据亲代产生子代的表现型的种类和数目或比例来推导亲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但在生物学教材中又往往没有类似逆向推导的例题,因此学生遇到这一类题会感到困难。本文就这类题谈谈推导思路。例1:番茄的红色果(R)对黄色果(r)是显性、圆形果(O)对椭圆形果(O)是显性。这两对相…  相似文献   

4.
刘锡凯 《生物学教学》2004,29(10):51-51
1 通用求法。在涉及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推理计算时,不要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实际上,每对等位基因之间先遵循着基因的分离规律,因此把求解变为分离定律,再自由组合,以求得后代分别的基因型比和表现型比。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教学》第 6期第 8页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反推题型解法 ,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即①凡是子代 (F)表现型只有一种的 亲代 (P)一定是纯合体(AA×aa、AA×AA、aa×aa)。笔者认为 :子代 (F)的表现型只有一种的 ,亲代 (P)不一定都是纯合体。如 :四川省 1996年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试卷第66题。番茄茎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 ,现用两株紫茎植株与一株绿茎植株相互杂交 ,其结果如下 :第一组 :紫茎A×紫茎B→紫茎第二组 :紫茎B×绿茎C→紫茎第三组 :紫茎A×绿茎C→紫茎、绿茎从第二组可以推出 ,紫茎B的…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教学》2016,(22):69-70
<正>高考生物卷中有关遗传规律的题目命题形式灵活多样,要想提高遗传试题的得分率,考生需要在理解遗传规律的基础上,掌握解答遗传学各类试题的相关技巧和方法。例如,基因自由组合类遗传试题常采用"分解组合法",即将由多对基因决定的复合性状分解为单一性状,按分离定律一对一对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数学中的加法原理或乘法原理再组合。该方法在解答配子的类型、子代基因型的种类、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子代基因型出现的概率等问题中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7.
自由组合规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试题难度大,题型多,计算复杂,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a.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2n(n代表等位基因的对数)。例如: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为24。b.结合方式数:雌雄配子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结合方式为:24×23=27,即128种。c.子代表现型种数:两亲本各对性状分别相交,产生表现型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Aa×aa,子代表现型为2种;Bb×BB,子代表现型为1种;Cc×Cc,子代表现型为2种;Dd×Dd…  相似文献   

8.
根据生物上下代之间的表型来推测亲代基因型是高中遗传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多种实践,探索出一种简便的推测基因型的方法。该方法可概括为:根据亲代的表现型写出亲代基因型的基本骨架,再根据子代的表型确定亲代的基因型。现通过实例加以介绍如下: 在番茄中,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相似文献   

9.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分离规律一起构成了二大遗传规律。分离规律是针对一对基因性状的,在正确理解掌握分离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数学中的组合思想把非等位基因控制的不同性状组合到了一块就构成了自由组合规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运用教材中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渗透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去理解自由组合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当具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时,如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将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遗传.这时若用分解组合法巧解遗传题就会使计算简便、迅速,不需要画遗传图解,而且答案准确无误.现通过实例介绍如下:在蕃茄中,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求亲本为AaBb×aaBb的后代中能产生多少种基因型和表现型?子代中基因型AaBB出现的几率是多少?子代中紫茎缺刻叶出现的几率是多少?第一步分解:将AaBb×aaBb分解成为两个一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即Aa×aa和Bb×Bb.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典型例题分析说明细胞分裂异常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根据异常细胞分裂图像判断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变异的类型;根据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某种异常配子判断与其同时产生的另外几个配子的基因组成;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及子代的异常性染色体组成判断亲代的性染色体异常分离情况。  相似文献   

12.
谭家学 《新高考》2009,(12):52-5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准确把握它们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相似文献   

13.
<正> 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一章,既是重点部分,也是难点内容,在历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根据子代的表现型要求写出亲代基因型的题目多次出现。解答此类题型,许多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我们将其解法总结如下。这类题目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已知亲代、子代的  相似文献   

14.
孟德尔在得出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时候,是以配子为基础的,所以所有关于下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也可以用配子的概率求解,这种计算方法简便、实用.首先我们要求解亲本雌雄配子的概率,然后根据要求判断所求子代的基因型,最后用相应的配子的概率乘积即得到子代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探究性实验设计思路的探讨,概括出探究性实验"由可见推不可见"的核心设计理念。由于基因型的不可见、表现型的可见以及基因型决定表现型这些符合实验设计的特征,决定了遗传推断与实验设计的统一关系。在分析、概括常染色体和性(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在亲代与子代个体间基因型和表现型存在的必然关联后,结合探究实验的设计理念,可以较好地解决遗传推断的问题。本文最后通过对2011年全国各省市部分高考生物遗传题的举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实验设计理念在分析遗传推断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遗传变异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每年必考的内容。综合分析近三年各省市高考题,高考重点考查学生对遗传知识的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技巧,具体有以下主要内容:①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如根据亲代表现型(基因型)求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②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和基因工程。⑧生物变异与育种、遗传系谱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17.
田晓英 《中学文科》2009,(14):140-141
作用一:根据生物体外在的性状表现判断生物性别判断方法:要想通过子代幼体的表现型看出子代性别,则亲本需满足的条件为:性纯合体(XX、ZZ)为隐性性状;性杂合体(XY、ZW)为显性性状.此时亲子代间表现型的特点‘为:子代雌性个体为显性性状,与亲代雄性个体表现型相同.子代雄性个体为隐性性状,表现型与亲代雌性个体相同.  相似文献   

18.
分离组合法,抓住了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要分离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这一规律的实质,避免了F2代基因型的重复,易看出各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形如数学中的因式合成,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因该方法忽略了F1产生的配子及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故初学者不易理解,但只要勤学...  相似文献   

19.
谭雪青 《科学教育》2006,12(4):35-37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自由组合到配子中的定律。该定律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由于该定律涉及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常使学生解题时思维混乱,错误百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能让学生容易记忆且易于巧妙运用的方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探讨。1自由组合定律的巧记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在教授自由组合定律前,必须让学生牢记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遗传几率。以豌豆籽粒黄色Y与绿色y的性状遗传为例说明:(1)YY×yy F1→表现型100%黄基因型100%Yy(2)Yy×Yy …  相似文献   

20.
在三大遗传规律中的基因分离规律是规律之本·也是解各种变化多端遗传题的关键。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归纳、抽象、综合·并配制出六把“钥匙”·试着打开各种遗传题的门锁。六把“钥匙”使遗传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使每个学生获得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配制过程希望学生从子代的表现型往基因型思考,然后推出亲代基因型组合的六种可能性(倒推法)。配制过程是教师在精心设问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讨论的形式自辨、互辨,我称这个过程为群疑过程,从而使所有学生会配制出这六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